【速看】医保卡借给别人开过药,对你影响大

【速看】医保卡借给别人开过药,对你影响大

医保卡。

一个只要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职工,基本人手一张的卡片。

它的作用,很简单也很直接,买药看病都要用到它。

很多人,不仅自己用,还会慷慨的借给家人朋友用。但他们殊不知这样一个看似没所谓的举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保单。

其实前段时间【流感下的北京青年】这篇文章里,就曾有过暗示:

【速看】医保卡借给别人开过药,对你影响大

和身份证一样,医保卡也是一个特有的身份证明,只要你用医保卡就诊,上面就会有相应的就诊记录记在你的名下。

而医保卡外借,最大的风险就是发生在核保和理赔环节。

要知道,保险公司对医保卡外借的容忍度非常低。

核保还好说,大不了不买了,可理赔呢?保险公司会有专门的核赔人员进行审核,而审核过程中,一定会根据医保的医疗记录作为理赔参考。

而大多数被保人朋友,其实身体健康,但医疗记录又记录在案,真正发生理赔时,很容易和保险公司就此发生扯皮情况,拿不到自己应得的赔偿。

因此,医保卡真的真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外借。道理都懂,可是如果已经外借过,那怎么办呢?


考虑到医保卡外借通常有这样两种情况:

1、医保卡外借导致的开药记录;

2、医保卡外借导致的医疗记录.

  • (一)医保卡外借导致的开药记录

其实之所以医保卡外借,会造成核保和理赔上的负面影响,根本原因在于能够查到相关记录这一点。那么医保卡借出只是单纯的开药,到底会不会有影响呢?

关于核保:

医保卡的买药记录,通常只能查询到买药的地点、时间和金额,没有具体药品名称,进而就不会将相关的疾病“定罪”于你,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此就去钻这个空子。

因为不排除一些权限足够高的内部人员,是可以受保险公司委托查到个人购药的全部内容的。

因此如果只是代开一些治疗感冒发烧这样小毛病的药,保险公司大多不会去较真。

但如果是长期开一些治疗慢性病的药品,如高血压、糖尿病,就需要证明自己足够健康,不然保险公司有可能拒保。

关于理赔:

要知道保险公司的每个理赔案件都有严格的流程,要经过完整的督导、检查流程,对于拒赔案件都是慎之又慎。

但如果被保人发生理赔,而保险公司在核对开药记录时,发现刚好被保人以往的开药记录和所患疾病相对应,自己又无法拿出投保前的体检报告证明清白,即使当时通过了健康告知,那么保险公司也可能认为你没有如实告知,进而拒赔。

  • (二)医保卡外借导致的医疗记录

开药尚且会被记录在册,门诊、住院更是会被记录在自己的医保账户下了。而且这些偏偏还是保险公司会紧盯的部分。对于核保的影响大小,要分情况判断。

若是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小痛,正常人都会遇到,因此这样的记录无关紧要;

但如果是甲肝、乙肝等病症,这个记录一旦归到自己名下,并触碰了健康告知,那就要注意了。

倒是不一定会被拒保,建议这种情况可以如实提交自己近期的体检报告,并且告知医保卡外借的情况。只要结果正常,通常是有很大的几率正常承保的。

最糟糕的情况是就医记录有慢性疾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记录。

因为这几种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药品控制调节到正常水平的,即使你提供体检报告,也不大好使了。因为保险公司不能断定你到底本身就正常,还是靠药物维持的正常,因此拒保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只能建议你同时多投保几家公司,碰碰运气,只要够虔诚尽力证明自己,也不排除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承保结果。


写在最后:

聪明的朋友可能想到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要过了两年不可抗辩期,保险公司没有提出异议的话,那么将来不得以健康告知等缘由拒赔。

虽然这个条款是利好于被保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医保卡外不外借没关系。

因为如果有人想钻两年不可抗辩的空子,它便成了一个变相鼓励恶意骗保的条款,保险公司自然没这么傻。

出于保护公司利益的前提,可能会加强核保流程,甚至提高保费等作为应对,因此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投保人自己。

无论如何,医保卡外借都是需要明令禁止的行为,别让一时的方便或利益给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速看】医保卡借给别人开过药,对你影响大

关于医保卡外借了对自己的影响,今天就先跟大家聊到这

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有想咨询的产品,欢迎咨询给小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