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出版社舉辦《給教師的建議》出版38周年閱讀分享會


10月20日下午,教育科學出版社在京舉辦紀念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週年暨《給教師的建議》出版38週年閱讀分享會。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國比較教育學會蘇霍姆林斯基研究會會長肖甦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教育部“國培計劃”學科專家、特級教師趙景瑞,出版方代表以及由一線教師、教研員、學生等組成的讀者代表共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教育科學出版社舉辦《給教師的建議》出版38週年閱讀分享會



《給教師的建議》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於1980年首次出版,該書選擇了蘇霍姆林斯基原著《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他的其他著作裡挑選了符合我國國情和教師閱讀需要的精彩條目改編而成。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在豐富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所思所想所悟,為中小學教師提煉出100條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建議。這些建議立足於解決中小學教師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既條縷清晰、分析到位,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該書出版近40年來,累計發行超過200萬冊,創下我國教育理論圖書出版的奇蹟。教育科學出版社綜合編輯部主任祖晶,作為蘇霍姆林斯基系列圖書的出版策劃人,講述了《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教育經典著作的出版歷程和重要影響。

肖甦教授帶領大家走進蘇霍姆林斯基“活的教育學”, 從“鮮活的人”、“鮮活理論和實踐鮮活” “教育的活水常讀常新” “鮮活的生命力超越時空”四方面解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她說,培養鮮活的人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學就是人學”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學的命題。教育要關注人,要關注人的和諧發展,要關注和諧的人。閱讀《給教師的建議》,對於處在不同職業階段的教師來說,會有不同的體會,讓人常讀常新、常讀常悟。幾十年過去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備受推崇,著作被譯為59種文字,總髮行量超過400萬冊,充分體現了其教育思想的價值。

教育科學出版社舉辦《給教師的建議》出版38週年閱讀分享會



劉飛校長結合自身的從教經歷講述了他是如何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初為人師時關注“術”,《給教師的建議》中的100條建議,就像100根“救命稻草”,每當遇到問題時,閱讀它都有啟發和收穫;做管理者後關注“法”,學習蘇霍姆林斯基關於怎麼做校長的方法,重視“聽課”和“評課”,在尊重規律的同時,把握時代變化,達到“知行合一”,簡單做教育;從教30年,感悟“道”。在思考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時,再次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明白教育是從人化到化人的過程,應該努力追求用“人”的方式,思考在教育的過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天性,尊重了教師的人性。他認為教師在關注最新教學理論的同時,更應該關注作為經典傳世的蘇霍姆林斯基系列作品,認真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會讓人受益良多。

已經75歲的趙景瑞老師從蘇霍姆林斯基關於“知識”的建議和“智力”的建議出發,就“用知的轉化力”和“創新思維力”進行了分享。他認為,“知識”是為了運用。“用”不是倒出昨天的知識,不是死記應試,而是用在今天的實際需要,解釋現實的現象;用在獲取明天的知識,發現新的知識。當下教育的薄弱環節正是老師不知道該如何啟發學生的思維,僅要求學生的回答要符合老師的答案。教師應該啟發引導,讓知識變成思維的利器。

專家精彩發言後,北京海淀區培星小學的陳納老師、北京海淀區第三實驗小學的金鑫老師、北京八十中學管莊分校常青藤校區的李雪彤老師、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研修中心的語文教研員肖莉老師、陝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學的高小虎老師作為一線教師代表分享了他們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深刻體會,引來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而後,現場觀眾又與專家進行了熱烈的互動。

在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週年之際,為鼓勵教師進行專業閱讀,教育科學出版社還在線上發起了“紀念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週年!蘇氏經典百校閱讀活動”,活動得到了廣大中小學的積極響應,共有200多所學校參與了活動。活動現場,教育科學出版社副社長鄭豪傑代表活動主辦方向參與“紀念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週年,蘇氏經典百校閱讀活動”的學校代表劉飛校長贈送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


教育科學出版社舉辦《給教師的建議》出版38週年閱讀分享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