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宋朝是一個典型的“重文輕武”的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都知道宋朝的經濟非常發達,都城的老百姓幾乎人人都經商,要麼集市擺攤要麼靠著手工業謀取生計,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得以見得當時的人們生活繁華程度,但其實這幅名畫,實質目的並不是為了證明北宋多麼有錢,而是多麼腐敗!

這幅畫表現的其實是富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宋朝其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精彩,只不過過於華麗的懷錶矇蔽了大多數人的雙眼,在經濟極度繁華的同時,天枰也會傾斜另一端,導致國家實力跟不上,軍事實力非常低下。

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不過宋朝能堅持過百年,實在是不容易。我們首先來看看宋朝當時有多少敵人,首先面臨的大問題就是已經建國百年的遼國,這個國家雖然制度仿照了中原王朝,但是人家擁有自己的農耕制度,和我們不同,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簡單維持自己的生活,所以遼國百姓都很團結,因此這個國家也擁有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還有蒙古、西夏、金朝,這些國家雖然作戰非常勇猛,但是其實沒什麼用,總體實力是比較弱的,如果讓他們打長期戰爭,他們根本吃不消,原因是他們沒有後勤保障,雖說是馬背上打打殺殺,機動性較強,可進攻次數有限,缺點慢慢就會暴露出來,還有他們根本不適應自然災害,如果有一場暴雪降臨,遊牧民族立馬就會被重創。

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比如在唐朝初期,李靖受到命令要去攻打突厥,可是還沒等動手呢,北方草原卻先下了一場暴雪,老天都在幫他取得勝利,一場大雪讓突厥部隊從狼變成了羊,這場戰爭毫無疑問讓唐朝獲得了勝利。

其實每次中原王朝攻打遊牧民族時,幾乎都是傾城全力去攻打,這樣的打擊是他們承受不住的,單單人數就要超他們好幾倍,就算他們再怎麼利用地理優勢,也只能是無力抵抗,如果不是傾盡全力,誰贏誰輸還真不好說,畢竟遊牧民族是驍勇善戰的。

所以,在北宋初期,統治者認為遼國才是自己的心頭大患,畢竟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和宋朝實力可以匹敵,如果要進行長時間戰鬥,他們也能堅持下來,所以北宋派了好幾次大將,想要消耗遼國實力,雖然沒有獲得什麼大勝,卻也殲滅了很多遼國精銳。

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早在趙匡胤剛剛建立王朝的時候,其實他也看到了遼國的實力,但是他此時並沒有實力跟人家打,自己家裡的事情還沒有搞定呢,還怎麼攻打外邊的敵人,而且他還有一個政策,就是宋朝很多精銳其實都放在了都城這,邊境的戰鬥力弱小的不堪一擊,這也是宋朝軍隊戰鬥能力弱的原因之一,你把兵都安在自己家裡,外邊的敵人怎麼搞定?

不過趙匡胤在率軍打仗方面卻比趙光義高很多。他懂得如何保存實力,如何給敵人突然襲擊,即便這場戰爭戰敗,也能不丟主力部隊,下次只要吸取教訓,積極練兵,還能有一戰之力。

於是他在一天夜裡,突然召集群臣說,他想遷都。

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本來宋朝的都城是在開封,不過趙匡胤發現,這裡地理位置太不好了,周邊都是非常平曠的空地,要是守的話根本堅持不下來,此時趙匡胤就非常有眼識,知道這裡的位置根本不行,所以如果之後爆發戰爭,都城直接就陷入了危機,所以這個都城必須得遷走,那麼到底遷到哪呢?

趙匡胤其實早就想好了,遷都洛陽城。剛剛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底下大臣們都不解,甚至驚訝,趙光義也覺得這樣不妥,如果遷都,原本都城的大臣們和心腹都要付之一炬,原本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可能都要白費。

遷都洛陽,最主要是為了鞏固西北的夏州,此地是一個後患,如果不解決掉,王朝很有可能就會覆滅,加強這裡的控制,以此來對抗遼國,夏州其實名義上是宋朝,但是隻不過是為了吞併西夏的政權來的。

此皇帝夜觀天象,說:遷都!多年後,皇族800餘人全部跳海自盡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項決定被擱置,西夏政權竟然死灰復燃,聯合了遼國西北叛亂,西夏的實力迅速上漲。

到了北宋末期,金軍打到了都城,如果當初趙光義遷都到洛陽,或許結局將會不一樣,畢竟西軍精銳比較多,而且懂得在山地中作戰,比較靈活,這樣的發揮總比在開封要好的多。

崖山海一戰,宋軍潰敗,皇族八百餘人全都跳海自盡,宋朝徹底滅亡。

如果當時趙匡胤遷都了,這一切也許不會發生,不過說這些已經有點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