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 You Say Me|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父母?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父母?因为我们做不到,也不应该这样做!是时候让我们揭开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接触到那让我们所有人都得大自在的生命真相。


在绘本《独生小孩》发布会上,一位读者问我:

我是独生小孩,我父母非常非常依恋我,我该怎么办?

我没有打算回答如何安排出时间去“常回家看看”,如何利用视频聊天、微信朋友圈等高科技手段时时刻刻让父母觉得你就在他们身边;我也不打算传授一些让老父母更会忍耐,更懂体谅的心理学方法。

我先讲三个故事。

故事一

女儿发现父亲有了一位干儿子

我有一友在加拿大,过得风生水起,生活惬意。有一天,她的父亲(居住在国内)跟她说:我腿痛,缺钙,要吃药。

加拿大的补钙保健品世界闻名,朋友立刻购买了很好的补品说寄回国,父亲却坚决拒绝,说要几万块买国内的一种神药。这前前后后几年要了好几十万,等朋友回国,发现那些神药真的买了,但老人家并没有吃,而是一长排一长排整整齐齐码在家里,很多连包装都没有打开,已经过期了。

朋友说,老人不是腿痛想吃药,而是卖药的小伙子对老人关怀体贴,殷勤备至,甚至还拜了老人做干爹,原话说“你干哥哥真是不错”。儿女做不到的,卖药的人做到了;儿子给不了的陪伴,卖药给到了;儿女不耐烦听的“想当年”的人生往事,卖药的认真听了,一边听还一边赞叹。

所以,这几十万,不是药费,而是心理按摩费,儿女功能替代费。这样算下来,几年来几十万,价格也算合理。朋友对此很是无奈,却也只能苦笑。

故事二

一位父亲从未和孩子别离

有一位父亲,孩子已经结婚生子,还非常孝顺地跟他生活在一起。

这位父亲,工作上非常有能力,挣了很多钱;生活上也没有不良嗜好,不烟不酒,脾气又好,连对儿子的同学都是客客气气的。

这位父亲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当孩子没有考入重点高中的时候,他花费了一笔不小的钱,把孩子办了进去。当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又动用了关系和钱财,帮孩子进入了一所大学,还在那个城市买了一所房子,全家搬了过去。

当孩子大学刚刚毕业,同学们挤在人才市场的时候,他已经为孩子谋得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当孩子的工作不如意的时候,他还会去单位找领导协调……当孩子刚刚工作收入不多的时候,他又为孩子在那个城市买了一所房子,自己也搬了过去。当孩子年龄渐长,他也已经退休了了,又为孩子张罗着找对象和结婚,照顾孙子。当孩子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他又忙着去调节和处理。

父亲在儿子心目中一直伟大而且无私,儿子在父亲面前,恭顺而且孝敬,他不但常回家看看,而且还知道父亲的所有爱好,所有心思,他能够变着花样讨父亲欢心。

讲完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想问一句,这样父慈子孝的家庭,你羡慕吗?你愿意做里面的父亲还是儿子?在你当父母的时候,你是希望孩子是“翅膀硬了飞走了”,还是“翅膀软软的永远依偎着你呢?”

故事三

一对父母的海岛生活

不过,我却羡慕我的朋友年妈家的老人。

一般的老人退休后,要么给儿女发挥余热照看小孩,要么打麻将跳广场舞,还有去老年大学练书法学电脑弹钢琴的——但不管做什么,很少有不眼巴巴盼望着忙碌的子女回家的,很少不眼含热泪听那首《常回家看看》的。

年妈的爸爸妈妈,年逾七十,生活得让年轻人也羡慕几分。他们冬天会去三亚附近的小镇租个房子,从淘宝上买天南地北各种物品;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夏天的时候他们回东北老家,屋子旁边就是森林。他们一年到头都享受着最适宜的温度,最美丽的风景,最美好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两位老人家在海岛上惬意旅居时,年妈年爸年年三个,则在美国的一个小镇进行着长达两个月的奢侈的度假生活。年年像点菜一样报了当地各种主题的夏令营,年爸专注钓鱼,年妈则专注练瑜伽、阅读、学习国外的教育——他们一家是我们公认的最会休息,也最会学习,最会工作的人。

我几乎是流着羡慕的口水,跟女儿说,我老了,打算过年妈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女儿回答我:你不用等老了,你随时都应该过你想过的生活。我也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但是,为什么我们当下的生活,都是以亏欠、惭愧、内疚为主题呢?老一辈惭愧自己没有给孩子最好的名校,最周到的照顾;年轻一辈要强迫自己,才能显得“感恩”,“我为什么不能像对待我的孩子那样对待我的父母呢?“——这简直成了一个永恒的折磨人的问题。

为什么做不到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父母?这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相聚到别离的关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相聚;孩子大了,我们别离。一段别离关系无法用相聚关系的原则来要求。

容我一层一层地谈。

首先,我们要看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聚少离多的。

有时候,我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家庭。

我发现,几乎很少有物种像我们人类一样,要用到2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等待孩子独立生活。

即便如此,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依然是聚少离多。

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出生的那一刻,是我们和孩子的第一次相聚。从那一天开始,和孩子之间,其实更多的是别离。

就算父母和孩子都在家里,也不会每时每刻相聚,这是最小最小的别离;父母每天要去上班,孩子则要去上幼儿园和学校,这是小别离;大人们要出差,孩子也会去上夏令营,这是中等的别离;等到孩子上寄宿学校,或者去外地上大学,那就是一年才相聚几次的大别离;孩子成家了,出国了,搬出了父母的家,在外面自己安居了,这是人生阶段中的特大别离;而最后,则是有关生命的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别离,那是永久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别离。

我们必须得承认别离是人生最大的主题,如果不承认,我们就得为那些不合生命规律的相聚而努力,那会让老父母活得可怜巴巴,年轻父母活得很内疚惭愧。

第二,既然知道别离是我们关系的主题,那么我们要让孩子为别离做准备。我们要把生活从拼爹模式,转换成拼孩模式。

我们目前对家庭教育的要求,主要是拼爹——年轻人在一起,不是讲自己有什么梦想,在做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比较家庭的优劣,比较起跑线、拐弯道,比较父母的能力。

而父母呢,为了孩子不在“拼爹”环节失败,拼命为孩子挣下拼爹的资本,房子、车子、票子。父母要为孩子制定发展的方向,要尽可能地为孩子铺路搭桥,保驾护航。可惜的是,这拼爹模式的核心,不是指向别离,而是指向依赖。

我们必须选择拼孩模式,则就要在有限的和孩子相聚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独立,找到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过着自己的生活。于父母而言,可以这样说,“相聚是为了更好的别离”。

孩子为别离做准备,是迈向独立,迈向有幸福生活能力的过程。凡是利于孩子迈向独立的事情,我们都该做;凡是让孩子更加依赖我们的事情,我们要少做。甚至,我们要抱着“父母起不了多大作用”“父母不起拦路虎作用就好了”的心态,让孩子去探索自我,去获得内在发展的动机。

第二,既然知道别离是我们关系的主题,那么我们要让自己为别离做准备。我们自己要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而不应该把这个责任赖到孩子头上。

我们恐怕要警惕“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做”那种看上去高尚奉献,实际上自私残酷的爱。

为了孩子,愿意舍去舒适的房子去就读某著名学校,甚至跨城市搬家;为了孩子,愿意牺牲自己的爱好、娱乐,陪孩子读书;为了孩子,愿意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为了孩子,要使出洪荒之力去移民;为了孩子,把自己变得不是温暖接纳的父亲母亲,而是理性精明大讲原则的“项目经理”。

在上帝眼中,生命都是平等的,一个人不应该为另外一个人牺牲,哪怕那是自己的孩子。你要知道,在你父母眼中,你也是一个孩子啊!

让自己为别离做准备,还意味着我们要习惯没有孩子的生活。解决方案不是我们如何锻炼自己更加坚强,更加忍耐,更加会体谅孩子,而是我们要为自己造一个梦想,为自己实现梦想。

“当你摆脱了金钱和时间的束缚,当你不用为孩子负责,为单位负责,为工作负责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拥有的是什么?”

请你现在就为你的梦想做准备。

我曾经在澳洲的乡村公路上遇到非常拉风的哈雷车队,当那些车手脱下头盔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那年轻矫健的身姿上面,竟然是银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我也曾经在格兰屏的山谷之间,羡慕地旁观银发族的爵士舞会,那一夜的狂欢,居然是保护野鸟筹款晚会。

当一个人恣意地为自己而活,为梦想而活的时候,他很少会想到自己要被别人牵挂、感恩,也很少会因为别人不来照顾自己,而感到伤怀。

今年夏天,我和丸子爸爸带着丸子去国外玩了40天。我们本来应该很内疚的。丸子的爷爷和外公都去世了,我们应该多陪陪奶奶和外婆。

有意思的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丸子奶奶约上了丸子外婆一起去老家山里玩了两个月,每天做农活、摘蔬果,爬山散步谈天说地——“原来不操心别人,也不被别人操心的生活这么爽!”两个老太太相约明年还要这样玩一次。

谢谢我的两个爱奉献的妈妈,懂得了自己玩得开心就是对子女的爱。这就是别离状态中,独立的价值。

别离的智慧,是人生的必修课。

同生共死,那是文学作品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别离”的智慧。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别离,是离开之后,仍然幸福。就像我们真正地爱一个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别离了,你是希望他痛苦地度过余生呢,还是希望他找到新的幸福呢?

其实,我们不仅要为父母孩子之间的别离做准备,还要为夫妻之间的别离做准备,还要为名校、好老师这样的别离做准备——那就是离开了种种看上去很重要的外部条件,我们依然拥有让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

Say You Say Me|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父母?


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最好的告别》,这是一本撕去温情脉脉仁义道德面纱的书。这也是影响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的书。

在这本书里,不探讨政府是否应该无条件重金去延长每个国民的寿命,也不探讨子女如何能够更加懂得感恩,如何更加孝顺。这里只探讨的是,在老年生活的最后几年,甚至是最后几个月,如何能过得有尊严,有价值感,如何能享受生命的美好,如何能说快乐而平和地告别,而不是浑身插满管子给子女留下债务和内疚。

我本以为这是探讨临终关怀的医疗书,想不到是谈论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的书。

我们通过对人生最后时光地思考,能够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相聚时人与人发生的美好的化学作用,更在于我们与名利亲情爱情友情别离时独自的意义,寻找真正自我的意义。

让我们撕去相聚、感恩那些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直面别离、独立这些生命真相。让我们为终将到来的小别离和大别离做准备,让我们因为各自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得大自在,我以为这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生命教育。

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三川玲:在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在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还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TEdxKids智库专家。同时,她还是9岁女孩小丸子眼中那个有肥肥双下巴、爱做饭,从来不打不骂孩子的妈妈。与白滔滔合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