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大型風電發電基地,斥資1200億,建成後就閒置!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由於在初期過分追求經濟的增長,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直到近年來,環境問題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國家也採取了眾多補救措施。

經濟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就是兩類:環境汙染和資源問題。其中的資源問題主要就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許多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過度,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不僅產生了大量的汙染問題,還對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威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提出了發展清潔能源這一措施,發展清潔能源雖然優勢明顯,但在近年來的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酒泉的千億風電基地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我國的甘肅酒泉地區由於氣候和地勢的原因,其風力資源十分豐富,且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在這裡開發風力資源不經能夠在帶來能源的同時促進經濟的發展,經過層層篩選,它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千萬級風電發電基地的選址,為建設這個工程更是花費1200億。可就是這個看起來前景一片大好的工程卻在如今出現了大量的閒置狀況,究竟是何原因使得這個大型工程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情形呢。


如今我國電力資源一般都採取當地發當地用的方式,長距離輸電會造成損耗同時對輸電線路的需求比較高,但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酒泉的電力資源無法完全消化。

酒泉風力基地由於規模大,產出的電力資源也相應的比較多,但是我國的西部地區人口相對於東部地區較少,而且經濟發展狀況相對落後,這樣就直接導致了電力需求較少,遠遠低於了基地提供的電力資源量,供需不協調勢必會帶來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二期工程的建設,在本地的電力需求比較少的情況下,當地並沒有重新規劃工程,而是繼續建設二期工程,由於二期工程的建設會進一步增加資源供給,於是當地決定將電輸送到湘贛鄂地區,但是來自甘肅的電力資源在這些地方碰了壁。


湖南和湖北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水力資源,他們不需要額外的清潔能源,而江西由於離甘肅距離遠,長距離運輸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就這樣三省均沒有接受甘肅的風電。當地用不完,外地不接受,如此尷尬的情況使得設備閒置便成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原本預計的一項偉大工程卻在種種原因下變成了如今閒置浪費的狀況,不免引人唏噓。凡事都有兩面性,大型工程雖然可以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它帶來的挑戰也是不容小覷,技術與計劃雙雙跟上才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