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二字不同義、不分家,懂「德」字內涵,修道養德

《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問”、“學”、“讓”才能算是有“德”。“德”就是做人的品行、操守。

《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注:“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裡已包含有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我們現代人,一看到“德”字,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道德”,而且毫無疑問的,“道德”就是代表好人,不好的,便叫他“缺德”。

其實,把這兩個字聯繫在一起,是漢魏以後,漸漸變成口語的習慣,尤其是從唐代開始,把《老子》一書稱作《道德經》。因此,道德便成為人格行為最普通、又是最高的標準了。但是,根據傳統的五經文化,又有另一種解釋,“德者,得也”。這是指已經達到某一種行為目的,便叫德。

“德"從“道”而來,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載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載體也就是道的外在作用,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瞭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道德”二字不同義、不分家,懂“德”字內涵,修道養德

根據《尚書·皋陶謨》篇中的定義,共有九德——九種行為的標準:“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簡而廉”:平易近人,又堅持原則。

“剛而塞”:做事主動堅決,又有節制。

“強而義”:能力強,又能協調好關係。

“亂而敬”:處事公平而持重。

“擾而毅”:耐心隨順,又極其果敢。

“直而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寬而慄”:行事謹慎,如履薄冰。(權力大,出不得一點差錯)

“柔而立”:辦事方式柔和,立場堅定。

“愿而恭”:與人為善,從人心願,又嚴肅負責。

在《尚書·洪範》篇中,另外說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在《周禮·地官》篇中,又有講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另外有關“德”字,在魏晉以後,因為佛教、佛學的普及,提倡“佈施”,教導人們必須將自己所有,盡心施放恩惠,給予眾生,這樣才有修行的功績基礎。由此採用《書經》上一個同義詞,叫做“功德”。後代人們有時講到“德”字,就慣性地與“功德”一詞連在一起,所以附帶說明,以便大家瞭解。

我們瞭解到上古傳統文化對於“德”字的內涵以後,把它歸納起來,再加簡化一點來講,“道”字是指體,“德”字是指用。所謂用,是指人們由生理、心理上所發出的種種行為的作用。研究《大學》一書,尤其是最重要的認識。不然,到了“明德”和“明明德”關頭,就很容易模糊、混淆不清了。

因為古文以簡化為要,到了現在,中國人的教育,不從文字學入手,搞得自己不懂自己的文化,反而認為古人真該死,自己的傳統文化真糟糕。

(南懷瑾)

“道德”二字不同義、不分家,懂“德”字內涵,修道養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