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應不應該從中學課本里移除?

_________冷顏丶


  

  每年總是有一些“磚家”“叫獸”提出一些驚人的觀點。每年因為教材的變更,也總會引起民眾的熱議。

  中學教材要與時俱進,一些篇目做些改動是完全必要的。不過,究竟怎麼改動,其中大有講究。

  像在歷史教材中,將一些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蹟省略,還是可以理解。畢竟歷史的涵蓋面極為廣泛,文學只是其中一個門類,並且還是很冷門的一個門類。

  可是,在語文教材中,有關古代名人名篇的分量不但不應該刪除、省略,反而應該加大權重。

  尤其是像諸葛亮這種彪炳史冊,在歷史、民間都擁有極高口碑的人物,更應該有體現。

  在古代人物中,諸葛亮是公認的忠良之臣,是忠君愛國的楷模,是憂心為國的典範。即便他的生平事蹟略有瑕疵——就如一些人提到的,諸葛亮忠於的是蜀漢,而不是漢獻帝那個漢;還有諸葛亮屢次興兵,使得蜀國國力疲憊等等。

  但是,諸葛亮一生瑕不掩瑜。早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諸葛亮就廣受讚譽,並且還會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持續光輝下去。

  無論是哪一個時代,都需要像諸葛亮這樣一心為國,忠貞無私的人。

  至於《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代表作,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已然流傳千古,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國有個成語,叫做天狗吠日。雖然有一兩人叫囂,卻無損於諸葛亮的偉大。


葉之秋


近期,有關刪除《出師表》的提議甚囂塵上,一經提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原諒筆者用語比較尖銳!



1、是誰提出這種觀點的?

這個教授名為胡覺照,大學主修歷史,他自稱研究三國曆史已經十五年有餘,在他心中的諸葛亮是完全另一個樣子,他認為諸葛亮是將野心藏的很深罷了,他是個非常有心機之人。

胡覺照發表了文章《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他指出諸葛亮非要北伐,正是自己想要當皇帝,並且諸葛亮後期也曾幹過排除異己的事情。基於以上原因,他認為應該刪除諸葛亮的《出師表》。



2、這種另類的觀點是真正的“胡說”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眾所周知,諸葛亮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為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因為其不忘初心,不忘知遇之恩,是因為其忠心耿耿、不求私利,《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堅韌忠君精神的最好的表白。諸葛亮一生殫精竭慮,開疆擴土,要想在劉備死後奪權,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已叮囑可以自取,劉備死後大權在握,何必等若干年後奪權呢。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一篇《出師表》,感染了多少仁人志士。即便諸葛亮本人有爭議,但其《出師表》這篇文章自古就是歷史經典,可謂千古名篇,如此優秀的經典不收錄,難道要收錄胡說教授的大作?



3、觀點的提出,註定是一場鬧劇

有些所謂的教授專家就是這樣,語不驚人死不休,用另類的觀點博取眼球,這是他們常做的事。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拿歷史上公認的名人作為攻擊對象,以主觀的揣度來汙衊甚至侮辱先賢,這樣做並不高明,相反有點下流!



相信,博取眼球的時間會很短暫,這種短命的觀點只會貽笑大方,也給胡說教授自己貼上恥辱的標籤。大家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致力公平,一貫直言,你若認同,歡迎關注,品讀更多!


文軒閣


答:

我認為應該,因為《出師表》讓湖北襄陽恨了1800年。

你看,諸葛亮的叔父、老師、朋友、老婆、親戚、朋友都在襄陽……諸葛亮一輩子都待在襄陽,死了更葬在襄陽。

襄陽對諸葛亮這麼重要,諸葛亮竟然不提襄陽,《出師表》、《諸葛亮傳》都不提襄陽……你讓襄陽情何以堪??

可是諸葛亮偏偏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一句話,讓湖北襄陽恨了1800年。

移出教科書吧,別讓湖北襄陽再恨諸葛亮、恨《出師表》了吧!


斷鷹攀崖


《出師表》應不應該從中學課本里移除?

無論誰提出這移除出師表都是正確的,單說諸葛亮這個人所提出的三分天下就是錯的,一個國家弄得四分五裂好什麼好?為什麼不能像劉伯溫一樣呢?協助朱元璋一統天下,少多少殺戳,本就已完蛋的漢朝已腐敗無能,還想借屍還魂,編出個皇叔來分劽國家,弄個小地方來劉備自封做皇帝,諸葛亮弄個丞相做做,但是苦了老百姓,做戰爭的然料,寫什麼出師表,直接勸劉備會合曹操,平定東吳一統天下,腐敗無能的漢朝為什麼不可以推翻呢?那漢朝的天下又從何來,也是前朝無能無德。

自古天下有德者自居,有德者主沉浮,掌天下,無德者滾蛋去,總的思路不正確,在小圈子裡做得再好也是徒勞的,人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才是大智若愚,他反對諸葛亮勞而無功的北伐,他的舉措讓國家提前得到統一。

諸葛亮有才這是肯定的,出師表也別出心裁,他的出師表寫得再好,也是他認為的策略,未必是正能量的東西,明知不能為而為之,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難道不知道以卵擊石的道理,曹丕四大主帥只派司馬懿一支就把他堵死了,不自量力,窮兵黷武,分劽國家就不正確,這樣人的作品再好都得移除。



9紫氣東來


學《出師表》,說是學忠良。諸葛確實忠良麼?

諸葛說“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指的哪個漢室?漢獻帝是正統,是助禪位但健在的漢獻帝復位?還是助擅自稱帝的劉備一脈還於舊都?助獻帝是對劉備不忠,助劉備是對正統的獻帝不忠。

諸葛稱相父,讓劉禪叫自己爸爸,經過劉備同意了麼?歷史上有哪個忠臣讓皇帝叫爸爸的?


柿正紅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時代在進步,很多事物日新月異,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其他國家文化的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很多事物都有了全新的視覺,也就有了全新的看法!

對於中學語文課本應不應該刪除《出師表》這個問題,小哥看法如下!

首先表明觀點:支持課本保留《出師表》!



近幾年,在教育界,討論最多的,就是語文課文內容的事情,一方面要減壓,也就預示著不能加入多的內容進入,一方面,又要緊跟時代步伐,需要加入一些現代優秀文章!這就是非常難為情的抉擇了,畢竟我國文化燦爛,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豈能是幾本書可以記載得了的!

所以有些人就提議,刪除魯迅的一些文章,更有人通過很多野史,來證明魯迅先生的人品,進而牽涉到他的作品,認為魯迅先生被稱為我國近代文學的鼻祖言過其實!

其實只要是認真做學問的人,對於魯迅先生的作品都是非常敬佩的,魯迅先生一生以革新民族靈魂為己任,在救國救民的道路上堅持不懈,不僅自己親自創作作品激發國人革新意識,更是翻譯了很多外國作品,讓國人透過這些作品,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這就猶如監獄的囚犯透過窗戶看到外面世界的星辰一般,告別腐朽,告別怯懦,勇敢去追逐光明和自由!

所以說,課本要刪除魯迅先生的部分文章可以,但是請不要牽扯到魯迅先生的個人問題!

為什麼要講魯迅先生呢?因為刪除魯迅先生的文章和刪除《出師表》的形式是一樣的!就是刪除舊的內容,加入新的內容!

所以在這裡,我們要評判一下《出師表》的文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文學價值!

《出師表》為什麼能夠流傳千古呢?因為作者通過一封奏表,向國君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君的感恩,對於國家的期盼,對於人民生活的願望!

整篇文章,簡潔明瞭,節奏鮮明,用詞準確,敘述語氣懇切,長短句前後呼應,寫作手法是散文類型,文章整篇佈局嚴謹,過渡自然,雖無華麗辭藻,但是字字珠璣,文字中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氣,讀來朗朗上口,流暢平順!

作者先通過國事危急,讓後主時刻明白自身的重任,再通過桓,靈行徑,提示後主以史為鑑,後反覆喻令自謀,警示後主斷絕昏庸,全文觀點鮮明,言辭懇切,語言質樸,讀來令人神清氣爽,激情彭拜!



現實價值!

《出師表》一文,諸葛亮通過多方面舉例,一方面體現自己的忠心,一方面又表達了自己對於後主的厚望,更多的,是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對於恢復漢室的堅持不懈,對於天下統一,建立人民安居樂業的人生理想,並且對於國家假設,管理體制完善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出師表》更有很大的軍事意義。諸葛亮知道後主昏庸,難免聽信奸佞讒言,影響此次軍事行動,所以他一方面告誡後主廣開言路,親賢能,遠奸佞,一邊舉薦管理人才,同時表明自己對先主的感激和對於興復漢室的決心,讓君臣一心!

在思想教育方面,《出師表》更是讓人感嘆落淚,字重千斤!忠於君,忠於國,忠於夥伴,忠於兄弟,忠於妻子,忠於自己……所以在現代社會,忠義是一種非常高尚的品德,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踐行!

《出師表》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很多國家都對這部作品非常推崇,我國著名演員王洛勇曾經在美國百老匯朗誦了英文版的《出師表》,聲情並茂的演繹,讓大家無不動容,被諸葛亮的忠心所感動,小哥當初看了這個視頻,也是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總結:

《出師表》無論是文學價值還是現實意義,都是非常優秀的一部作品,這類作品的意義遠超一些現代名家的散文詩詞小說作品,所以小哥強烈建議中學課本保留《出師表》,如果這樣優秀的作品都不能被保留,那麼我們還能看什麼讀什麼呢?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深圳小哥帶你看深圳


首先,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其次,如今世道有人想出名的都瘋了,為了出名它才不管是遺臭萬年的秦檜,還是留芳百世的岳飛。為了出名,它可以冒天下之大不諱,去詆譭歷史名人和偉人,以博得別人的眼球,達到出名的目的。我想胡教授就是這類人吧。

第三,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千古名書,哪能由得他指手劃腳從教科書中刪去。不可以移除,因為諸葛亮是道德的楷模。

最後,看看網友們的此事的看法:

1 拿歷史上名人做攻擊汙衊對象,一則出名快,二則沒成本,一般不會引發官司,比汙衊當前名人合算。

2 哎,現在的教授入門門檻都這麼低嗎?

3 諸葛亮,中國忠誠的代表人物都移出中國教材,該把哪位忠誠放入教材?試問在這位教授在你眼中,什麼樣的人才叫忠誠?諸葛亮對劉禪不算忠或者說是愚忠這種觀點,讓你作為諸葛亮,你該怎麼做才算忠?把劉禪換下了,換個皇帝上去?又或者直接廢了劉禪,諸葛亮自己當皇帝?還是說諸葛亮離開蜀國去其他國家,然後派兵來滅掉蜀國?或者直接回家種田去了,天下的事情就讓無能的人來統治吧,不管百姓死活。在封建社會有多人願意把皇位禪讓給別人?不讓你去換這叫亂臣,這叫造反,有能力不去為國家服務,這叫自私,不愛國的表現,去忠於國家,這叫愚忠,我都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叫忠?忠的意義何在?

4 我讀了這麼久的出師表,咋就沒讀出你這感覺呢?教授果然是教授啊!

5 出師表,滕王閣序,我最喜歡的兩篇古文,講真當時讀書沒覺得多好,到了大學真的覺得千古佳文。尤其滕王閣序,真的太佩服了!

6 不知道這樣的問題為啥要問。忠孝節義的典範難道不值得流芳千古?呵呵!是不是要在課本出某某小鮮肉怎麼怎麼滴?前面還聽說把魯迅的文章去除?呵呵!


遊戲大咖王


不能移除的原因,也不是因為他是道德的楷模。這篇文章文辭優美,感人肺腑,激人奮進,引人共鳴。是我們民族人性閃光的代表作品,這是根本原因。其他都不是。

沒有這篇文章的激勵,岳飛,于謙一大批民族的脊樑都不會有,我們的民族是不可能傳承下來的。

能寫一篇文章留傳1000年的作者,屈指可數。


加州陽光233455597


諸葛亮的《出師表》存在於中學語文教材中已經有幾十年歷史,其思想意義、歷史價值和文學水平,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遺存中絕對屬於上品。要求精讀並背誦全文,對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古典文學涵養,毫無疑問具有極大幫助。如果從《詩經》以來所有古典散文名篇中遴選出一百篇,《出師表》絕對入選。如果縮小範圍選出五十篇,我想它也應該佔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歷代書法名家以《出師表》為內容的作品有許多傳世之作,尤以岳飛手書《出師表》堪稱一絕。當年我的語文老師,一位典型的老夫子。有一幕教學場景記憶猶新。那天他帶著親自描摹的岳飛《出師表》拓本走進教室,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領著我們誦讀,那副無比陶醉、如飲甘霖的神態,至今歷歷在目。

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有些已經忘記了,有些還留有支離破碎的印象,有些哪怕過了四十多年,仍然鐫刻在腦海中。對我來說,《出師表》是我記得最深的幾篇課文之一。


東叔0708


不應該,也不能,出師表是蜀漢滅魏以匡君輔國的意志,這正是現在社會缺少的重要東西,讓孩子從小學習忠貞禮節,孝義廉恥,有什麼錯?難道要把孩子都培養成曹操那種趁國家破敗之時,危急存亡之秋,謀一己之私,上欺天子,下負黎民的奸雄?

有人說應該,因為諸葛亮阻止了統一,無知至極,漢末之時天之年幼,先有十常侍之亂,又有董卓之禍,在經李榷郭汜,後三分天下,曹魏篡漢,江東鼠視眈眈,蜀漢為報國家之恩,匡君輔國,劉關張不避艱險,只為中興漢室,上報皇恩,下報黎民,這是錯的?當年日本強於中國為什麼要反抗?法西斯何等強大,為什麼要反抗?無知小兒,無能之輩,這等言辭若在戰亂時代必將喪國辱權,用小說中諸葛亮的話來說,一條沒有尊嚴,血性,骨氣的斷脊之犬,焉敢狺狺狂吠!

東漢末年,罪不在天子,在於無能人相輔,這是很多朝代沒落的原因,讓人讀出師表,學忠孝仁義,為的不就是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時,能有忠臣能士輔佐國家,抗擊外敵嗎?難道要下一代孩子們都學曹操,國家疲軟之際,揭竿而起,篡權奪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