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最近在追一個叫《妻子的浪漫旅行》的綜藝,節目邀請了四對明星夫妻,妻子組隊去旅行,丈夫們坐在演播室裡暢聊自己的婚姻,有很多開心浪漫的故事發生,但也遇到了好幾次突發狀況,其中有兩件事讓我緊張地為她們捏汗,也感到超級尷尬。

第一件事是他們深夜抵達布魯塞爾機場,三位妻子和魏大勳叫了一輛商務車,但行李太多後備箱放不下,五個人私下商量半天卻意見相左,程麗莎說可以再叫一輛車,謝娜和穎兒提議把行李放在後座就可以。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很明顯只叫一輛車更合理,而他們的分歧點其實也只是不確定司機是否同意在後座放行李。

如果在國內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問一句就好,但在異國需要用英語溝通,最簡單的問題反而成了最難解決的事,最後穎兒用蹦單詞的方式終於讓司機明白了他們的意圖,幾個人才順利到達酒店。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第二件事就更尷尬了!四個人去酒店辦入住的時候才發現四女一男只有兩間房,大家都擔心不夠住,其實當時前臺工作人員已經告訴他們房間裡有一張沙發,並且這個沙發是可以推出來一層當床用。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可惜幾個人都沒聽懂這一句,謝娜還把sofa當成了”so far”,以為另一間房有點遠……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其實去哪旅行都會遇到這樣的小麻煩,這兩個問題不難解決,難解決的是語言障礙,在國內能用一句話講清楚的事情,到了國外可能要連說帶比劃十分鐘都未必能彼此明白,還會鬧各種笑話和誤會。

真的,出國一次就更加能深刻體會,能用英語順暢溝通真的太重要了,要不然那晚魏大勳只能睡地板或者睡馬路了。

說起魏大勳,也有一件搞笑的事!五個人一起去餐廳吃飯點菜,魏大勳每次開口都是以”I want”開頭,我想要一杯咖啡,我想要一份沙拉,用中文的邏輯來理解很ok對不對?

但實際上這個句式在英語中並不適合點餐,是非常沒禮貌語氣很強烈的表達,差不多相當於你要去打劫了,命令服務員立刻馬上給你來一杯咖啡,還是不要錢的那種。估計服務員也是見過世面的,搞不好很多非英語國家的遊客都是這樣講話,除了無奈也沒有別的辦法。

這種表達方式中國人可以理解,翻譯成中文好像沒毛病,我們都是想當然的用中文的說法翻譯成英文再去溝通,因為沒有真正的英語學習環境,就只能如此生硬而錯誤的說中式英語,有時候還不知道錯在哪裡。

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啞巴英語,說不順也聽不懂,真的需要開口交流的時候卻發現像失語一般,要麼就是講出讓外國人震驚的句子!

愛護孩子,是對自己最好的補償

講真,大多數人的英語溝通能力可能只相當於英語國家中三四歲的小孩子(其實極其有可能還不如三四歲的孩子),要知道我們很多人可是至少學習了六年以上的英語啊!

正是深刻體驗了很多年“啞巴英語"的痛,我們這一代人往往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想讓悲劇重演,就拼命讓孩子先學會“說”英語。

很多家長經常讓孩子在朋友親戚面前“秀口語”,把孩子的學習焦點放在口語上,看起來是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英語教育了,但一味按照我們的痛點不停讓孩子“說”來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教育,真的可行嗎?

就像小時候物質生活不豐富,沒擁有想要的玩具,很多家長就會給自己的孩子無條件地購買任何玩具,這只是一種家長自己的心理補償,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成長需要。

這完全是家長們的自嗨而已!過早讓孩子練習口語,是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孩子很快就會遇到學習瓶頸。VIPKID在線少兒英語,針對4-12歲少兒在線學習英語,六萬多名北美專業教師,可免費預約一節試聽課,請點擊複製下面網址註冊試聽課並瞭解詳情https://activity.vipkid.com.cn/activity/regSuccess?channel_id=9287&channel_keyword=NzEzMjA0NQ==

想要孩子真的“會說”,其實是要從“會讀”和“會聽”開始的,這才是最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邏輯,也是我們學習漢語的順序:先從大量的輸入累積,高頻大量可理解的聽力內容和閱讀內容,才有助於建立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