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8-10-21 04:56 | 衢州发布

七十年辉煌岁月,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七十载逐梦流年,跨越历史,筑造奇迹。2018年,衢州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建院70周年华诞。10月20日,2018四省边际医院管理论坛暨衢州市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学术活动在衢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70年和一座医院,在一路风雨中挥写出继承与创新的传奇。衢州市钟楼底2号,坐落着一家享誉浙西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它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已成众人眼中的健康守护神,承受了太多的期许,也收获了满满的信赖。

植根三衢大地 在奋进中崛起

衢州市人民医院于1948年(民国37年)元月一日建成运行,时称浙江省立衢州医院,院址在衢城讲舍街左公祠旧址。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1948年,浙江省立衢州医院正式成立

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上,医院先后经历数次更名,1983年,正式更名为衢州市人民医院。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70年砥砺奋进,历史的足迹,沉淀了一代又一代衢医人的心血,艰苦创业的步伐在钟楼底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翻开医院的最新数据统计,一组数字令人欣喜:有钟楼和浮石2个院区,有学术中心5个,临床科室30个,门诊医技科室50余个,各级专科60余个,实际开放床位1102张,年门急诊12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近5万人次。现有在岗职工共计2000余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硕士生导师11人,博士生4人,硕士研究生176人,院校兼职教授54人,高级职称人员420人,省级名医1人,省“151人才工程”9人,省“医坛新秀”2人,市级名医(专家)34人,市拔尖人才2人,市“115人才工程”73人……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现今的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衢州医院,是解放军301、307医院的协作医院。有省医学扶植重点学科1个(血管外科)、浙中区域专病中心1个(泌尿外科)、区域专病培育中心2个(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 省市共建学科2个(肿瘤学科、实验诊断学科)、省卫生健康实用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培育推广中心1个、市重点创新团队2个(骨科、神经外科)、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衢州市临床、放射、检验、病理、麻醉、药事等十七个质控中心及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防治中心、肿瘤中心、妇科微创中心、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心均设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是本地区及闽、赣、皖边际区域临床医疗、急诊急救、临床教学、临床科研和保健康复的中心。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近年来,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医院综合排名大幅提升。在2017年全国600余家地市级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竞争·地级城市医院500强”排行榜中,由2012年的300余名上升至第158名;在浙、赣、闽、皖四省九地市医院排名中,位列第3;CMI(疑难病例组合指数)在全省2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位列第13。

积土成山 打造实力“衢医”品牌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人才是品牌的核心

2015年衢州市人民医院获得一项国家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不仅是市人民医院获得的首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全市医药战线获得的首个殊荣。然而,要在全国各大医院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作为一家地区级医院,通过专家的评定更是难上加难,这不免让人好奇市人民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4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引进了一名“高精尖”人才——80后博士张峰,正是此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获得者。

张峰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博士毕业,两年后赴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从事肿瘤脂质代谢的博士后研究。2014年初,他回到家乡衢州,加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团队,负责中心实验室工作。在经过大量的前期试验和准备后,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布通告上,张峰榜上有名,获得青年科学基金。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回望市人民医院走过的路程,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科教兴医”的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和引进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2012年以来,医院着力加强院校合作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出国进修、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建设力度,完善落实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政策和制度,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护队伍,培育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有力地保障了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下面这组数据是有力的佐证:

自2012年以来,医院引进硕士研究生和副主任医师以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共计113人,占比医院目前一半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张峰博士就是期间引进的人才之一;

人才培养“引进来与送出去”两手一起抓,2012年至2017年,共选派了15名医疗业务骨干和4名护理骨干赴英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等世界著名医院学习进修,他们将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带回国内、带回衢州,造福了患者;

2013年,医院67名中层干部、技术骨干分批赴台湾秀传医院接受进修培训,成为继三甲医院创建后又一次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的有效改进和提升;

2014年升级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2年-2017年共接受规培生400余名,每年接受各医学院校实习生200余名、全市各级医院进修生60余名;

近年来,医院每年承担十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实习、教学任务,目前有各院校兼职教授5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1人,2012年医院开始自主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培养毕业全日制研究生14名,在职培养全日制研究生7名……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这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背后,凸显着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对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高度重视,取得的显著成绩。

科研成果是人才培育结出的硕果,也是一家医院科教研综合水平的体现。近年来,衢州市人民医院每年以不少于业务收入的1%为标准投入科研经费,有了经费的保障,科技立项及科技成果的数量创出历史新高。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2年至2017年这5年间,医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6项,其中获国自然、省自然、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等各级立项50项,获吴阶平医学基金项目2项,获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64项,其中邵雪泉和俎德玲等人的项目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各级各类论文726篇,其中SCI收录53篇、发表在中华一级杂志109篇。

学科是品牌的支柱

“人才带动学科建设,多年来医院结合自身人才培育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医院在区域空间、时间距离上的优势,重点打造一批优势学科,侧重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专病专治的亚专科群。”市人民医院院长陈震宏指出,人有所长、术有专攻,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培育和发展亚专科群建设,是学科细分发展、技术纵深提高的需求,也是现代大医院学科发展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1年起,衢州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开始实施“学科集约、专科细化”的两条腿走路方针,组建了第一批学科中心:脑科中心、普外科中心、骨科中心、肾脏病及重症医学中心、手术消供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同时,将各临床病区原统收统治的诊疗组逐步过渡为专病专治的专业组。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3年10月,医院对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等相关学科资源进行整合,成立肿瘤诊治中心,实现对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此举不仅为衢州市及周边地区的肿瘤病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肿瘤诊疗服务,也对全市肿瘤学科发展起到引领规范作用,提升了衢州地区肿瘤学科的整体实力。“全市每年新增8000多肿瘤患者,有一半以上是在肿瘤诊治中心得到诊治。”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4年,为确切促进亚专科发展,医院出台制定“专科专病专治若干规定”,依据医疗骨干的技术专长,调整学科建制,将一级学科的普外科和内科、二级学科的肿瘤外科和骨科等再行亚专科分设,设立了一批独立建制的亚专科。亚专科的培育建设,极大地释放了各医学专业人才的学术特长和钻研技术的潜能,亚专科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一批在全省极具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优势专科。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优势学科诊疗技术逐步进入全国、省级“同质化”行列。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2012年以来,在抓好亚专科群建设的同时,医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的技术优势,引进大院名医进行合作与交流,实现人才和技术的强强联合。2014年5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签订《院校医学合作项目备忘录》,正式挂牌“浙江大学衢州医院”,18个临床学科列入院校对接学科。并先后建立了李兰娟院士、郑树森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工业大学彭伟、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张茂、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谢立平、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等一批对应学科的专家工作站,有效地促进了对应学科及医院整体医技实力的提升。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硬件是品牌的基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医学技术日益突飞发展的今天,先进诊疗技术的应用与发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精尖设施设备的支撑。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虽然目前我们房屋比较陈旧,医疗业务用房非常紧张,但我们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为医疗用房腾出场地,紧跟世界领先步伐,不断进行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一直处于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陈震宏说,近年来,医院投巨资先后引进了德国西门子3.0T超导核磁共振、320排640层CT……引进云HIS平台,建立信息链,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及检验结果等信息资源共享,为全面实施品质医疗进社区的技术帮扶提供高、精、尖技术支持。至2017年底,衢州市人民医院装备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376台(件),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46台(件),100万以上医疗设备43台(件)。

管理是品牌的保障

提升服务,管理上台阶。近年来,衢州市人民医院在建设标准化、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型医院进程中,不断提升内控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创新服务理念。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陈震宏院长坦言,近些年来医院之所以能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医院不仅要看好病、做好服务,更要把患者当亲人,在医疗过程中让每位患者切实感受到医院发展进步的成果,这才是对全社会的最好回报。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精神和内容,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措施,把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确定一个服务年主题,紧紧抓住质量、效益、安全、服务四个板块,通过推行等级医院建设,创立医院文化品牌,落实医院发展规划,实施内强外联战略等措施,认真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制定可行性操作细则,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全院综合服务能力。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自2013年起,医院每年定期邀请台湾医院管理专家来院开展管理辅导、实地巡查和病区品质监测,对医疗质量规范、护理品质改善、行政后勤管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指导意见,夯实JCI认证基础。每年选派优秀中层干部赴新加坡、台湾、上海、杭州等地参观、培训和交流,学习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和模式。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今年6月,医院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全面推行便民惠民十大举措,实现患者就医“少跑腿”“不跑腿”“就近跑”。同时强化对外宣传、引入评价机制,从就医条件、质量管理、专业学科、利民惠民上深化改革措施,切实使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使全院总体服务标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使医院的医疗服务具有主动性、预见性、个性化、超值化。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护士林小娟庐山旅游途中遇一妇女心脏聚停,自发地与多名不相识的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救治行动中。

触摸历史,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每一项成功且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就是医疗水平向上攀爬的一级台阶;每一次对临危生命进行的紧急抢救,就是深刻印记在人们心中的一幅画卷;每一回对贫困患者帮扶济困的捐助,就是颂扬医德升华的一阙诗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透过70年历史时空,“衢医”永远保持着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初心,这是衢医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引以为豪的文化底蕴。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历时70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员工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衢医人执着的医志、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打造了一个保障一方百姓生命健康的救治平台,创立了一块政府放心、社会信任的公立医院品牌。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心胸外科周珉在英国进行专业技术研修,图为与导师Mr.PrakashP.Punjabi 在手术室合影。

厚德精医,仁爱济世。70年的淬炼,市人民医院核心价值观是:以社会期望为导向,以病人满意为标准,以集体荣辱为己任,以全员进步为共识,倾力打造“忠诚、严谨、谦和、创新”八字院风。

“济苍生,促和谐”,是衢医人自觉践行的准则。历经70年的风雨流变,这所医院创造了一次次起死回生的医界奇迹,上演了一幕幕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涌现了一个个拯救苍生的杏林精英。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党员进社区义诊。

面对汹涌的“SARS”“甲流”,衢医人果敢抗击,忘我奋战;

汶川大地震,衢医人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执行救治任务,面对凶险挺身而出;

援非援疆援藏,衢医人义不容辞,不负众望;

“衢医人文大讲堂”,折射衢医人孜孜不倦,勇于攀登的职业精神;

衢医有礼,记载衢医人心系患者,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点点滴滴……

不忘初心 扬帆起航再出发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衢医”人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衢州市人民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打造市内龙头、边际中心、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这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衢医人心中的目标。

10月12日,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医院项目C1-1区(肿瘤病房楼)底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项目第一个主体里程碑计划顺利实现,主体工程施工正式开始。项目自开工以来,在项目推进办和相关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施工按计划顺利推进。

在建的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医院位于西区高铁新城医养小镇核心版块,总规划用地约352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208亩,按照2000张床位的规模来设计,建筑的体量达到35.78万平方米,总投资28.98亿元,计划2021年建成使用。届时,这里将成为一座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规模、设施、人才、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将达到四省边际领先水平。

建院70周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把目光投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