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王牌军马,二战四号坦克解密

谈到二战坦克,说的最多一定是四号坦克,作为“德军王牌军马”四号坦克在二战开始之初便已经诞生,其进行改进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经历了二战的整个期间,是德军的坦克中唯一经历整场战争的型号,是二战德军中当之无愧的装甲中坚力量。

德军发明四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并将其完美地运用到闪击战,肆意驰骋,几乎横扫整个西欧大陆。

德军王牌军马,二战四号坦克解密

不过,二战初期,德军和其他国家一样,在装备研制上还是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技术认知,设计了两种坦克——三号坦克用于对坦克作战,而四号坦克则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四号坦克三号和四号坦克的区别两者的差别在于装载的武器不同,三号是50毫米反坦克炮,四号则是75毫米短身管高爆榴弹炮。虽然这些设计都是在巧立名目、瞒天过海的各种“拖拉机”名义下进行的,但是德军基于对闪击战的理解,对四号坦克的速度和装甲进行了更为适合快速机动、同时能够在敌方坦克威胁下进行机动作战的要求。

四号坦克设计之初为方便组装,生产工作即将车体分为四个部份制造,分别为底盘、车头结构、车尾结构及炮塔,组装时只需用螺丝把四大部份拴在一起即可;自1943年引进了气焊与气割两种新技术后,克虏伯粘接坦克表面硬化钢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近100小时。受益于表面处理工艺较佳,使四号坦克的钢板抗压性依旧相当良好,根据一项英国《布氏硬度测试》的资料显示,四号坦克G型的正面装甲达HB 520,为当时德军坦克中最高硬度者。

先进的战术催生了先进的战车,和其他国家的步兵坦克相比,四号坦克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和良好的装甲防护能力。战术思想和技术的要求让德国军工部门设计出了二战开始就在装甲、机动、火力三要素中最为平衡的坦克,这也让四号坦克成为德军主力铺平了道路。

德军王牌军马,二战四号坦克解密

四号坦克在当时的坦克界,有一个得益于战术思想的优势,就是在保证了机动和火力的同时又兼顾了装甲的厚度,这和德军的闪击战要求相吻合,因为德军认为在闪击战中步兵支援坦克有可能在强大的反坦克火力下战斗,这也恰恰成就了四号坦克。

就单纯的数据而言,四号坦克属于一种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另类。四号坦克从基础型号算的话,改型非常多,加上后期战损修复改装的突击炮,改型达10种之多,这些改型改进有个特点,就是车体加长,宽高不变,主炮加强,乘员不变、装甲加厚,动力不变、吨位增加,速度不变。

四号的基本技术数据如下:车长从5.87米到最后型号的7.02米,宽2.88米,高2.68米,一门75毫米主炮初期型号为24倍径的榴弹炮,改进到后期48倍径的反坦克炮携弹87发,乘员5人,前装甲厚度从初期的30毫米增加到后期的80毫米,车重也从前期的17吨增加到25吨,动力为12缸水冷汽油,引擎功率300马力,另外在炮塔后部有个辅助动力来发电驱动炮塔,这是四号坦克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地方,可以在主机停机的情况下继续驱动炮塔旋转进行战斗。

四号坦克的道路机动速度42公里每小时,越野机动36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300公里,越野行程180公里,携弹燃油初期型号470升,后期型号则680升,这给德军的闪击战带来了补充燃料的困扰,在二战初期,德军停下了原因,不是因为对方的战线或是阻击而是油料用尽。按德军的战地条令,每辆非战斗车辆都要额外携带制式油桶以方便为战车及时补充燃料,在补给营地按空桶换装油桶,由此也可见闪击战对后勤补给的超高要求。

德军王牌军马,二战四号坦克解密

四号坦克成为主力是一种必然,波兰之战因波兰坦克力量的薄弱,三号坦克的反坦克炮可以轻松击毁波兰坦克,但是波兰组织的反坦克炮作战相当成功,在对抗反坦克炮时四号坦克的榴弹杀伤力要远超50毫米的坦克炮,本来用于支援步兵的四号坦克,但被德军指挥官频繁用于一线突击以解决那些反坦克炮阵地,四号成了主角,三号成了陪衬。

法国之战,平心而论盟军的装备要比德军强一些,但是德军的战术发挥,特别是坦克之间的协同作战打破了英法联军的战线,此后德军的战场考察意识到其穿甲能力需要加强,开

始考虑换装长倍径的75毫米坦克炮,应该说是在法国战役后,四号坦克成了真正的主战坦克开始德军的坦克作战,三号则进入了改装突击炮的进程。此后的四号坦克历经了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制造总量达到9600辆,如果算上战损修复,其数量要超过万辆。

德国的4号坦克,几乎参加过德国所有战役,在战斗中,远距离突进中,性能非常的可靠,被德国军人形象称呼为军马,在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没有大规模服役之前,4号坦克在东线一直跟苏联KV1重型坦克,T34坦克群死磕,并且成功的挡住了苏联在1942年末到1943年初的全面反攻,在哈尔科夫第一阶段反击战中,成为德军主力坦克击溃了苏联22个师。

四号坦克是德军唯一一个从开战到战争结束一直在战斗的坦克,是当之无愧的德军坦克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