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大器晚成”?错了,是“大器免成”!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国学。

道德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本身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各种断句方法,居然都可以解释通,很多人传抄错误,居然也顺理成章,有的还成了成语,比如原本是大器免成,被抄做大器晚成,居然还出镜率极高

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本道德经,是大器晚成,但是在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本,都是:大器免成

老子《道德经》:“大器晚成”?错了,是“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器浑然天成,而不需要人为合成,人为合成的,再大也是小器

大器根本不需要合成,何谓早,何为晚?像姜子牙一样垂钓到80岁再出山?

如果按通行本的解释,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是说的通的,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在这里就会和上下文格格不入,显然,这并非老子本意。

可能手抄的那个人,自己加了一个日字旁,也未可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器晚成”

但是我们结合上下句来看: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无和希,在本章,都是不能的意思,所以,应该是大器免成,而非晚成

老子《道德经》:“大器晚成”?错了,是“大器免成”!

说一下大象无形

象,形,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认知,

象,是事物本身的状态,形,是人辨识感知的结果

真正的大象,不能辨识感知;可以辨识感知的象,就不是真正的大象

比如说,一个物体,必然具有形状,可是这个形状,你未必看到的,感受得到,为什么,人自身的局限性,包括意识,感官,所处的空间维度,等等,决定了感受到的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

那么,象和形具体应该怎么理解?象,是事物本身的状态,形,是人辨识感知的结果。何为象?易经所谓:见乃谓之象,直白的说,客观事物所具备的形状或者呈现的状态,就是象;而形,是你对这个客观事物观察辨别,感知到的形状

老子《道德经》:“大器晚成”?错了,是“大器免成”!

也就是说,象,是客观事物所具备的形状,是形状本身;而形,是你感官捕捉到的形状。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对于客观的存在,你的主观认知,不一定完全精准,准确的说,一定不会完全精准,更不可能全面的认知。打个比方,泰山所具备的真实形状就是象,但是,泰山那么大,你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它,都只能是局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个岭和峰就是形。进一步,如果是几万个泰山在你的面前,可能你看到的就是一个点,那么无边无际的大道呢,你能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虚无混沌了。所以真正的大象,无法感知辨别,此为大象无形。大象无形和大音希声,大器免成一样,都是老子用来喻指人道非天道,主观不能代替客观,意在通过具体的形容描述,说明,对于大道,人们是不可能完全精准认知的。进一步诠释了:道可道,名可名。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你会发现,这几句,老子是通过,体用两个方面来讲诉天道和人道的对比关系

说到体用,简单介绍几句:所谓体,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主体,实质;所谓用,就是事物呈现的状态,发挥的作用,运行的规律法则等等,用易于理解的说法,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就是,主体和体现,这样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大器晚成”?错了,是“大器免成”!

好,我们看这几句:大白若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

其中

白,是客观真实,辱,是主观错觉

象,是客观主体,形,是主观认知

音,是客观存在,声,是听觉感知

方,是客观存在 隅,是主观感受

一个客观,一个主观,就是这样的对比关系。因为感官接触到的,总是局部,而非整体,

既然是局部,就是片面的,也可能就是错觉,只有从自己的感受当中跳出来,放下主观认知,遵循客观法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