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基石。我们在享受着推荐算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车驾驶等智能的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数据在背后担任着驱动算法不断优化迭代的角色。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数据公开的过程中,算法需要收集、使用用户数据,在这过程中数据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在外。因此,个人隐私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难点。

个人信息、隐私的价值所在

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乍一看价值不大,但如果把它们深入整合、挖掘,就能分析出消费者的性格、爱好以及消费习惯等信息,对商家来说非常有价值。而对于消费者,你的宁静生活将由此被打破。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其实我们经常用个人信息来交换服务:使用百度地图,交换出去现在的位置信息;使用QQ,交换出去自己的个人关系;使用天猫,交换出去联系方式甚至家庭住址......这些交换难以用价格衡量,也不会让人觉得心疼或不安,因为你是为了得到服务。

互联网时代,个人静态信息,尤其是网上活动,还有虚拟空间里的信息正被商家充分挖掘。有时候你获得了服务,却不知道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代价。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忽然有一天,或许发现微博好友怎么增加了那么多,再仔细分类,会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是商家——你曾经在网上浏览过它们的商品。如果你对美肤、穿搭感兴趣,某一天你登录微博可能会发现,不知从哪莫名冒出来许多向你推销美妆、美白之类产品的好友。

大数据时代,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对消费者来说已经刻不容缓,因为你的隐私信息正在不经意间被窃走。

隐私权维权尴尬之处

消费者无法知道自己的隐私信息流向何处,等骗子打来诈骗电话,甚至被骗了,才知道自己的信息流向了他那里,但如何流向他那里却不得而知。而由于侵权对象模糊,维权难度也很大,遭遇此类侵权的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很高。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南京的网友朱女士经常会利用IE浏览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询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发现使用“减肥”“丰胸”“人工流产”等关键词搜索并浏览相关内容后,在她后续登录的一些网站上就会相应地出现减肥、丰胸、人工流产之类的广告。

朱女士认为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将百度告上法庭,要求百度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据分析,百度公司利用网络技术,通过Cookie(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信息,记录和跟踪用户所搜索的关键词,将用户的兴趣爱好、生活学习工作特点等个人隐私信息显露在相关网站上,并利用记录的关键词对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进行特定的广告投放。

隐私泄露发展为黑色产业链

病毒制作者、APP开发商与非法广告渠道商已经形成一条非常成熟的利益链条,APP开发商与病毒制作者进行合作,对知名软件进行反编译,插入恶意代码、广告代码等,然后将软件重新打包,投放到第三方应用市场或论坛中,通过用户点击广告、后台下载软件产生非法推广利益以后,病毒制作者、APP开发商和非法广告渠道商三者之间进行收入分成。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例如短信嗅探,骗子不再从黑市购买信息,而是自己通过高科技手段,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

骗子抛弃了以往使用的伪基站等方式,直接在各大银行门口放置嗅探工具,便可自动抓取有价值的信息。那么银行门口又有什么价值信息呢?当受害人存取完钱,是不是会有短信通知,而这个短信嗅探器,就是起到抓取这个信息的作用。每天有多少人在银行存取,就会抓取多少存取信息,想想都后怕。

如何正确划分个人隐私边界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明确规定,如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的同意等。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但有关人士表示,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边界如何划定,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非常敏感的问题。

那么,事关重大的个人隐私红线该如何划分?

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整合能力太强大了,它可以搜索各种网上数据源,找出一个人行为的蛛丝马迹,揭示其行为规律,让人十分尴尬。拥有大数据技术的机构与普通人相比,在信息能力上极不对称。大数据技术应当用于发现规律改进工作,而不应当用于挖掘个人隐私,这是一个基本的商业道德,任何企业都应当遵守。

在互联网时代,该怎么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呢?

第一,在填写个人信息时,注意尽量不要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除非特别必要。

高科技、大数据强度曝光下,保护隐私的正确姿势!

第二,及时清理电脑和手机的缓存。平常的上网信息都是可以被某些工具获取的,你的缓存就可能包括重要隐私,例如邮箱密码、QQ账号密码甚至网银的账号密码。

第三,使用安全的个人密码并定期更换,不要大量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以免密码丢失后造成大量个人隐私泄漏,必要时可以用纸张记录重要密码。

第四,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不要轻易打开不知名的链接和邮件,防止引入木马或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