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宜红,是一代制茶宗师冯绍裘在祁红、滇红基础上,倾注毕生心血的力作,一度占据中国红茶半壁江山。如今,红茶市场正升温,各种“红”争先恐后,相较之下,宜红却显得十分落寞。难道500万湖北茶人,就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志远读城》

选择在这样一个深秋时刻,开一个关于茶叶的品牌推介会是要勇气的。毕竟,2018的茶市已经收尾,盼新茶的热情,早已经跟日渐趋凉的天气一样,被千万茶友收藏起来。但是,肖勇可能就是要挑这样一个茶事活动已经萧条的时刻,来彰显自己打造宜红品牌的决心。

10月12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见印度最高领导人的地方,在东湖宾馆这样一个2018年对湖北茶产业特别有意义的场所,肖勇的萧氏茶业集团举办了宜红茶的全球推介会。其振兴“宜红”的意图,由此可见一斑。

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之一 心中堵着一口气

对500万湖北茶人而言,宜红是一个难言的伤疤。

祁红、滇红、宜红,一度号称的中国三大功夫红茶,名动整个中国茶界。其实,不妨称为“争气红”,起因都是一代制茶宗师冯绍裘老先生,为了堵住英国人的嘴:“云南不可能有适合欧洲人口味的红茶”。

老先生一口气在安徽祁门研制出“祁红”,在云南研制出“滇红”,最后落脚湖北,亲任汉口茶厂厂长。

可想而知,一代宗师对湖北红茶倾注的心血必定是最多的。他把原料基地选在了宜昌、恩施等地,这就是“宜红”的源头。

冯老先生深入夷陵邓村、五峰等地,考察当地的鲜叶原料,发现一种带有清幽兰花香的红茶,这让他喜出望外。继而,他进一步总结出,高品质宜红茶,会出现“冷后浑”现象。

在冯老不懈努力之下,鼎盛时期,“宜红工夫红茶”出口占到我国红茶出口总量一半以上。宜红在中国茶产业的地位,不言而喻。

然而,10月12日,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在汉直言不讳,目前在中国红茶品牌排行榜上,宜红难进前三。他指出,祁红、滇红、坦洋红茶还有金骏眉,如今在品牌打造上,都跑在前面。

特别是金骏眉,可以说是在中国红茶遭遇出口滑铁卢之后,重振国内红茶产业的领军品牌。正是金骏眉,点燃了中国人消费红茶的热情,使得中国红茶产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而在近年来红茶快速增长的浪潮中,宜红显得有点落寞。首先是因为商标权的问题,一直纷争不断。其次,没有标志性龙头企业,没有针对红茶的专用原料基地,缺乏推陈出新的产品,让宜红茶的品牌与其生产规模,与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极为不相符。

今年7月25日,“宜昌宜红”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示结束,意味着“宜昌宜红”被正式列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这让一直在探索“宜红”传统制茶工艺的肖勇看到了希望。

肖勇认为,作为宜红茶产区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萧氏茶业集团有责任挑起宜红茶振兴的大旗。

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之二 东湖千人品茶大会

肖勇不是心血来潮。

在中国茶叶界,肖勇一直以敢于创新著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老先生说,在本世纪初,他和肖勇一起去日本参加世界绿茶大会,考察日本茶机制造的时候,萧氏集团还比较弱小,而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三峡茶谷”茶农增收的支柱企业,这与肖勇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笔者在担任湖北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期间,曾经和肖勇一起推动了萧氏“茶叶鲜叶清洗”这一创举。当时,引起国内外茶叶同行以及市场的广泛关注。藉此,萧氏茶业集团重视消费者健康的印象,深入人心。

可以说,在萧氏茶业集团基因里,流淌着创新的血脉。而这次在东湖会议中心举办的千人品尝宜红茶盛举,是又一次大胆的创新。

12日晚,千人品茶大会之后,在笔者与肖勇的座谈中,他谈了萧氏茶业集团的构想。

在萧氏茶业集团振兴宜红的战略中,宜红茶的全球推介会,武汉只是第一站,11月将在北京更大范围内点燃消费者对宜红茶的热情。

支撑宜红品牌扩张的背后,是萧氏在生产加工领域和新产品开发领域的潜心耕耘。

在生产加工方面,拥有研发专利的“萧氏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这将让“宜红”的生产加工,朝更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在确保规模的同时,让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更加健康。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萧氏集团的技术人员,在肖勇带领下,深入研究宜红茶的古法工艺与现代化特别是数字技术的结合路径。

肖勇说,为宜红,他们已经准备了8年。在无法使用宜红商标的时候,萧氏研制的工夫红茶中,茶黄素含量远超市场同类产品,茶叶内涵物也相当充足,含有200种香气成分。这为今后提升宜红的品质,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弘扬宜红茶文化方面,萧氏集团正在积极为宜红制作工艺申遗。他们希望通过申遗来引起社会关注宜红茶文化的发掘和拓展。

肖勇的努力,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萧氏对宜红茶制作工艺的改进,让宜红“茶汤色更透亮,香气更浓,味道更甘醇”,并且出现“高品质宜红茶特有的冷后浑现象”。

当然,对肖勇而言,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如何把宜红的故事讲好,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他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

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之三 宜红的发展机遇

这次千人品茶大会,萧氏茶业集团请来几位茶产业界头脑比较清醒的专家,对红茶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

王庆、江用文等人的发言,提供了一些全国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宜红茶的发展,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从全球来看,红茶是茶叶消费的主流。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世界茶叶总产量为581.2万吨,其中红茶产量379.4万吨;同一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为179.1万吨,其中红茶140.3万吨。

而中国红茶消费量目前仅为23.7万吨,只占190万吨茶叶消费总量10%多一点。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对红茶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增长,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正在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数量可能达到十多万吨,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不到3万吨的数字。

其次,茶叶消费人群,正在扩大。以往,大家认为茶叶消费主要是35岁以上中老年男性。但是,现在女性消费群体和年轻消费群体正在扩大。值得注意的是,20到29岁的年轻人,超过60%曾经搜寻过关于茶叶方面的信息。

第三,买茶叶,注重品牌。十年之间,品牌茶叶的销售在全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由原来的不到50%提升到现在90%,换句话说,非品牌茶或者毛茶的销售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这个重大转变,对于萧氏这样的知名品牌茶企来说,大大利好。

第四,茶叶消费场景,正在扩大。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中,兴起了一个全新的群体,这就是调饮茶。包括星巴克、喜茶、奈雪等知名时尚饮品品牌都属于这个新品类。目前,全国每年调饮市场达到800亿元,其中470元归功于茶叶原料。而适合调饮茶的茶叶,主要是红茶。

上述四个数据,为红茶产业发展,也是为宜红的振兴,勾勒出一个灿烂的前景。这也是萧氏茶业集团这次挑起“宜昌宜红”发展大旗的深层原因。

可以说,对萧氏茶叶而言,以“宜昌宜红”为突破口,实现集团继绿茶之后的又一大发展战略,正当其时。

面对笔者,肖勇说,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宜红”的故事讲好。

不然,愧对湖北数百万茶农,也愧对一代制茶宗师冯绍裘老先生。

500万湖北茶人讲不好一个“宜红”的故事?

《志远读城》

把人生百态写进风景里

出品人

吴志远

传播学者

湖北自媒体协会筹备负责人

湖北策划协会名誉会长

西澳大利亚湖北同乡会暨总商会顾问

湖北茶叶学会副会长(2009至201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届十大名笔(2004)

湖北十大杰出青年记者(2006)

致力于品牌整合传播,创意写作,农业传播及新媒体应用研究

《志远读城》精彩文章

鬼佬为何不爱中国茶

“利川红”借势,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

迷失在茶馆的妹子们

太复杂、太装逼、太沉重: 茶馆何时卸下三座大山

脑残粉的倔强

不好意思,有趣的灵魂是用来卖钱的

1000万+,当红“神文”埋了什么毒?

为吃一只小龙虾,认真地找个理由

人生太短暂,只够看一朵花开(荷花摄影)

在汉名校高调举办毕业典礼:有仪式的人生,让你从不相信到相信

大人物走后看东湖

当6000只天鹅来敲门

星空拍客(下)

星空拍客(上)

杀死袋鼠

无人区的“潜规则”

绝世小镇遇见谁

世界最长、最无用的桥,却让每个路过的人终生惦记

佳人勿入布鲁姆:芳心被窃不自知

御风飞渡:偷窥上帝的私家花园

不老的月光

抛锚无人区

三万里自驾,源于生命的一次终极体验

奇幻的“地下城”:库伯佩地

他们的街道在狂欢

Fremantle,端杯酒走你千遍

夏醉利川,就贪那点凉

身体的张力

华中师大百名女生致信马化腾:你欠我们一杯茶

千年银杏谷,寻一个像聂隐娘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