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即将到来,很多考生开始步入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不知道怎么复习申论,是大部分考生在备考中的问题。其实,要想真正学好申论一定要以真题为主,以模拟题为辅,把握住历年真题的相关出题特点、考查方式,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小编在这里通过历年真题,把压箱底的“秘籍”分享给大家,助战国考。
一、归纳概括题
国考真题中归纳概括题是最基础的题型,一般字数在200字左右,总体难度一般,个别题目难度较大。广大考生在做归纳概括题时务必要遵循“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材料中有什么,写什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精准的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
2014年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题目让我们进行分类总结,我们就要进行分类。一定要注意,到底怎么分类,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以材料为主,这就是“材料中有什么,写什么”。
如果材料中某一个段落或某几个段落出现很多答案要点,这些答案要点讲的是同样的内容,这个共同的内容即为这道题的某一类。其他归纳概括题也是如此。
二、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在国考申论中出现频率相对较少。对于对策题,要注意的是:务必要先找到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直接对策,然后问题分别推对策,如果问题推出来的对策和材料中直接的对策属于相同领域、范围、内容的合并;不属于相同领域、范围、内容的单独作为一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答案更有条理,更全面。
2012年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如果题目中出现“领导让你负责处理此事,你怎么办”类似问法时,一定要有一定的流程。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流程即为:1.成立专项小组,明确职能分工;2.摸清食品安全现状;3.开展专项行动;4.动员群众参与;5.树立正反典型;6.建立长效机制。然后回到材料中找要点,将找到的相关要点放到所属的流程中的某一点即可
三、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难度较大,考查频率较高。综合分析题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要把该题型做好,结合历年真题来看,必须学会使用关键词分析法(即问什么,答什么),题目中出现什么关键词,回到材料中找该关键词的相关要点即可。
2017年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该题型难度较大,如果考试时确实找不到相关答案要点,要点间逻辑关系梳理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书写,如果能根据材料意思体现一定的逻辑更好。
四、贯彻执行题
结合历年真题可以发现,贯彻执行题考察频率非常高,所占分值相对也较高。因此,务必重视。以历年真题情况来看,必须学会使用关键词分析法(即问什么,答什么),题目中出现什么关键词,回到材料中找该关键词的相关要点即可。
2017年国考地市级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题目中关键词:打造;水清、水活、水美。因此,可以确定该题答案强调的是做法,做法分为三点:水清、水活、水美,回到材料中找相关要点即可。
除此之外,有的贯彻执行题无法完全根据公式作答。这里需要注意:如果材料中有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套公式。没有的话,概括每一段段落大意,结合现实生活,结合材料本身逻辑作答。2013年国考副省级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这两道题作答思路都是如此。

閱讀更多 申論考試技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