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粵語有電視頻道,河南話、四川話其他方言就沒有?

這是WeWrite發佈的第357篇用戶投稿By 中讀用戶@金何


為什麼粵語有電視頻道,河南話、四川話其他方言就沒有?


到過廣深兩地的外省人,肯定對電視、地鐵和公交裡的粵語播報有印象。大部分人或許一聽而過,只有像我這樣擰巴的人,聽過之後或許會心生一絲疑惑:各省漢族都有自己的地方語言,為何只有廣東能使自己的地方語言在政府主導的公共平臺上流通呢?

點解(為什麼)?

槍桿子裡出語言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語言,但一方語言的使用和流行,卻不一定僅限於在這片土地上。尤其當國家幅員遼闊,所轄人口的文化相互間存在差異時,哪種語言能夠在眾多地方語言中脫穎而出成為官方語言,並非一成不變,且存在很大變數。

老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事實上大家夥兒發出來的聲音,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話。劉邦雖然是江蘇人,但因為把首都放在長安,他的後世子孫們都變成陝西口音了。同樣宋徽宗在跟李師師調笑的時候,倆人嘴裡冒出來的,是“中不中”的河南話。當然,古代各地語言和現代各地方語言肯定不一樣,不過實際情況就是,古代“皇帝哪裡人氏”和“定都哪裡”,直接影響到哪種地方語言能躍升成為官方語言。若放眼全球,由於非民主時代很多地方都是日不落帝國的地盤,所以那些殖民地的人們,也都因政治和軍事施加的強力因素,而不得不說“英格蘭是”(English)了。

當政權更迭直接影響官方語言的設立,那毛爺爺所說的槍桿子裡就不僅僅只出政權了,還要出語言。這跟語言學家Max Weinreich的話異曲同工: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擁有軍隊的方言)。看來,人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並非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完全是在外界(政治)主導的語言環境下,說著各自不同的官話。

即使在新時代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下,官方語言的設立也還是遵循著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徵——因為某種語言一旦在社會主導下大規模流傳開來,勢必會壓縮其他語言的生存空間。不過官方的主導性,並不等於官方語言的實際普及率。自然環境、地緣政治等多方面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官方語言的推廣和普及。

與官話平起平坐

尤其在中國古代,雖然歷朝歷代的官話推廣是強力有效的,可事實上由於領土過於遼闊,再加上各地區溝通不會像現今社會這麼快捷方便,進而導致官話的推廣會隨著與京城距離越遠而逐漸減弱。於是在古代中國,京城周圍,以及那些距離京城不遠的平原地區,都會是官話比較純正的地區;而那些交通閉塞的山區,以及遠離統治中心的邊疆地帶,因為溝通不暢等客觀因素干擾,官話純正與否還是小,沒準人家連官話都不會說。

話說海瑞在嘉靖皇帝面前唾沫橫飛,然而大殿上的嘉靖聽得一頭霧水,因為聽不懂他說的到底是什麼鳥語,嘉靖皇帝對於海瑞的任用也就不了了之了。這雖是戲言,不過從小說著粵語長大的海瑞,跟在北京生活的明朝皇帝溝通起來,如果沒有官話,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嶺南地區自古遠離北部的政治中心,再加上南嶺阻隔,無論是從自然環境還是地緣政治上來看,這都是一塊“化外之地”。正因為它的偏遠閉塞,政治穩定時這裡是流放之所;政治動盪時,它又成為北方人眾的避難之地。閉塞帶來了政治和文化上的超穩定性,從屬於文化的語言,它的變更自然也就不會像其他地區那樣頻繁了。於是乎,當別處的語言跟著官話的變動而變動時,嶺南地區的語言似乎永遠巋然不動。陸游說“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這是從政治角度,來解釋官話必然存在的行徑。粵地之語,並不尿它。某種程度上來看,粵語的超穩定性,使得它跟歷代的官話基本平起平坐了。當然從古至今,粵語只是嶺南兩廣地區各種語言的泛稱,在其內部,還有各自的方言體系。

升級

一種地方語言的變動頻率很低,說明此地的族群也沒有大規模遷徙。可見,地方語言的變動與否,跟說這種話的人走沒走直接相關。粵語的根深蒂固和歸屬感極強,正緣於此。

現代普通話或者說官方語言的推廣,是從民國時代開始的。頻繁的戰亂和人口大規模的流動,對普通話的推廣十分有效。可從另一方面看,由於政權的名存實亡,政府主導的話語推廣很微弱,當沒有強力因素的介入下,各自地方語言的排他性就會抬頭。對於那些留守在本地的本地人而言,他們自然也就惰於學習官話。

民國的時候,說粵語的香港以及澳門被殖民統治已半個多世紀了。雖然殖民者帶來了英語和葡萄牙語,但因為本地人佔據大多數,殖民者的語言,只能出現在官方主導的層面。另外,殖民導致香港和澳門從中國官方語言體系中剝離,使得本地話(粵語)成為了唯一的本民族語言——殖民者不會去推廣中國彼時的官話,從而使得粵語這種地方語言,在殖民體系中上升成為與母國相連的臍帶。如果說英國人沒來之前說粵語是一種保守,那麼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說粵語就是愛國了。粵語地位在香港和澳門兩地的抬升,很快就影響到其他說粵語的嶺南地區——後者對本地語言的拱衛本來就相當牢固。

每一種官方語言都有書面形式,而絕大多數的地方語言,只有口語化的形式——不信你說一句最純正的家鄉話,看看能否用文字表達出來。粵語恰恰是一個例外,它完全可以用書面化的形式去表達。據說,粵語的書面化過程也跟香港的被殖民有關。彼時,香港警方為了方便記錄口供,發明了粵語口語的書寫系統,後來這種書面化逐漸出現在了媒體報刊上,之後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當一種語言可以書面化形式表達的時候,它就跳出了地域的侷限性。漢語的書面化形式從古至今是統一的,所以不管各地方語言怎麼不同,大家只要寫出來,就都能明白。粵語是一種地方性的語言,當它也具備了書面化的形式,那麼至少在本地粵語圈交流的時候,大家彼此之間就沒必要用官方語言。某種程度上來說,香港的被殖民,是粵語提升的契機。

為何能一枝獨秀

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穩定,是普通話(官方語言)的推廣得以順利進行。河南話、四川話、東北話、上海話等各地方語言雖然都還在流行,但僅限於本地區的口語化交流,而且也絕對不會出現在政府主導的公共平臺上。然而粵語依舊延續了它的一枝獨秀。這裡面有歷史遺留下的客觀事實,也有文化的前突性等因素。

無論是書面還是口語形式,粵語和以北方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原本差距就很大。這就導致很多說慣了粵語的成年人,和普通話進行轉換的時候相當困難,甚至可以說沒有粵語,他們就沒辦法交流了。(不會說普通話的嶺南人比比皆是,周星馳就不會說。)如此一來,在粵語圈的內部,繼續保留粵語在政府主導的公共平臺上傳播,而非像其他地區一樣僅僅是民間口語化的表達,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新中國成立時香港和澳門還沒有迴歸,粵語圈的使用者,牽扯到了香港、澳門以及海外的眾多華僑華人。他們作為早先跟大陸地區剝離的群體,對於政府主導的國家通行語言是沒有歸屬感的,這就使得粵語只能是他們唯一的使用語言。在這個龐大的群體面前,如果要讓他們重新找回國家的歸屬感,尤其是對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保留粵語在公共領域的語言通行地位。

對中國非粵語圈的70後和80後而言,如果你沒有去錄像廳看過《英雄本色》,不會哼一兩句粵語版的《上海灘》,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曾經年輕過。中國人可能從未想到,作為一種地方性的語言體系,由它主導的歌曲和電影,卻能風靡大中華,尤其是非粵語圈的地區。以電影和歌曲為主的粵語文化圈蓬勃發展的時期,正好是中國的改革開發之前。當北部的中國打開大門之後,首當其衝就是接受與自己在文化上同種同源的粵語文化產品的衝擊,無論是電影和還是流行歌曲,沒有一個不是粵語的。在這樣的氛圍之中,粵語豈能不火?這種火熱,不但讓粵語圈內部找到了認同和歸屬感,還讓其他非粵語使用者心生嚮往。當某種語言上升成為全民的文化屬性,並且讓人為之津津樂道時,它又怎麼會衰落呢?

由此來看,地方性的語言若是與官方語言平分秋色,甚至突破自身侷限流行於本地區之外,對比與官方語言的主導特性,前者更容易讓喜歡它的人上鉤。

不過我坐喺公車上,定系唔識聽廣州話嘅報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