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閩南的餐桌上,會有一道平凡卻又不平凡的菜 —— 蘿蔔乾

。漳州人稱其為“菜脯“。“冬吃蘿蔔夏吃薑”,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個好東西,而其實曬乾後的“蘿蔔”,營養價值也很高。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看見它,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

在以前,大部分人家都會有自制蘿蔔乾的習慣。蘿蔔乾製作方法簡單,主要材料就只是白蘿蔔和鹽巴。方法不外乎脫水、曬、擦、醃製......每年大概十月至春天前後,大家忙碌起來了。你總可以在路邊看到曬蘿蔔乾的畫面,聞得到那股鹹鹹的味道。也許你還幫著爸媽曬過,是不?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那,蘿蔔乾是怎麼曬成的?小編特意請教了下長輩,與你聊聊。

洗淨

新鮮白蘿蔔洗淨不去皮,有人選擇用刀切成長條,有人喜歡一整個製作。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脫水

放到大水缸內,一層蘿蔔一層鹽巴。最後在上面壓上大石頭,有的大媽們還會站水缸裡,雙腳踩踏,加速脫水。這樣的奇觀,不知道你有沒有看見過?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晾曬

隔天要把乾癟的蘿蔔拿到太陽底下曬,一般都是直接鋪在自家門口的水泥地上,少的話會放在簸箕或木板上。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重複

晚上收回到水缸,灑鹽、晾曬的步驟會不斷重複。根據天氣情況,時間長短不定。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密封

最後將晾曬好的蘿蔔乾放到特殊器具,密封,即可。這個步驟可不能馬虎,要放實了,壓緊湊了。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對於蘿蔔乾而言,時間越久,顏色越黑,吃起來越爛,營養價值越高,價格自然也會上升。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那麼,製成的菜脯,你們都是怎麼吃的?

有人用菜脯煮湯,有人用菜脯煮乾飯,也有人用菜脯煮魚。小編最喜歡的是炒雞蛋。菜脯的鹹味與蛋香味融合,配上一碗白米粥,簡直是舌尖上的美味。

閩南正宗的菜脯是怎樣製成的?

閩南的菜脯不只好吃,還好用。胃口不好、暈車、肚子脹,吃上一塊蘿蔔乾,就都解決了。

這麼好的蘿蔔乾,城裡人是很難吃上的。快去看看你家老罈子裡是不是還有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