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六到位”推动“厕所革命”建设取得成效

自“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门源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承“抓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切实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治理环境的文明工程、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和落实“一优两高”的具体举措来抓,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厕所革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门源:“六到位”推动“厕所革命”建设取得成效

摸实情出实招,确保部署到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围绕厕所现状、服务半径、建设需求等内容对全县12个乡镇109个行政村以及教育、卫生、旅游、商贸等领域深入开展了摸底调查,及时掌握目前现状和实际需求,为分解任务、制定措施等前期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有厕所26637座96782.4平方米(其中各类公共厕所159座6129.3平方米,农牧区家庭卫生间26478座90653.1平方米)。成立了“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厕所革命”衔接协调、督促落实等各项工作,各部门、各乡镇也相应建立健全了工作推进机制,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保障机制全面形成。将“厕所革命”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县“百日攻坚”推进会上对“厕所革命”建设再聚焦、再加力,并先后3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充分保障了“厕所革命”建设有序有效推进。

明目标压责任,确保落实到位。按照省州工作部署要求,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门源县“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保障措施,明晰了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的实施路径和年度目标任务。各乡镇、各部门结合目标任务和自身实际,积极行动,相继制定了工作方案。针对“厕所革命”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这一实际,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重点围绕农村牧区、城镇社区、商贸物流场所、景区景点、卫生体育场所和宗教活动场所等领域,逐一落实主体责任部门、协同配合部门、技术指导部门,做到了责任逐级分解、压力层层传导。

强协同促推进,确保进度到位。为切实做到“厕所革命”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把“厕所革命”建设同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方案制定等工作有机衔接起来,统筹谋划,全面部署,协同推进,实现了无缝对接。在推进实施中,各乡镇、各部门与高原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厕所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我县2018年1453座厕所目标任务中,已开工建设556座,建成264座,占目标任务的56.43%。其余厕所正在陆续开工、有序建设,将于10月底前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重投入严标准,确保质量到位。积极采取省级补助资金引导、地方落实配套、企业加大投入、农户自筹自建等多种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已下达2018年度省级补助资金67万元,落实县级自筹2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22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64.5万元,群众自筹510万元。各乡镇、各实施主体部门严格按照《各类厕所建设标准及单位造价参考标准》和《门源县农牧民户用卫生厕所修建标准》要求,积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认真开展了“厕所革命”建前培训、建中指导等相关工作,确保建设质量,补齐发展短板。

借载体营氛围,确保宣传到位。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借助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打造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等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等载体,持续加大“厕所革命”宣传力度,普及厕所革命知识文明如厕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厕所革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召开动员会、走村入户、示范引领等多种方式,重点围绕“厕所革命”重大意义、建设标准、考核奖补等内容,引导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改厕、建厕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厕所建设变成了群众的迫切需求和自觉行动。

细调度实督导,确保责任到位。为确保“厕所革命”年度目标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在严格执行旬调度制度和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工作台账的同时,切实强化日常督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挂帅,适时深入建设一线现场督导、现场解决、现场推进,针对建设进度推进缓慢实际问题,及时印发了《情况通报》和《关于切实加快“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并纳入“夏秋季攻势”“百日攻坚”行动,督促各建设实施主体加快建设进度。同时,把“厕所革命”列入《门源县领导班子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目标》体系,实行年底统一考核,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