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蓮鄉:「牛經濟」讓農民錢袋子「牛起來」

近日,在美麗的浩門河畔、南山畫屏下,門源縣麻蓮鄉舉辦西門塔爾冷配犢牛優良性能評比展示活動,旨在展示麻蓮鄉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成果,動員和引導更多群眾投身特色畜牧養殖。

麻蓮鄉:“牛經濟”讓農民錢袋子“牛起來”

參加此次西門塔爾牛冷配犢牛評比展示活動的犢牛共30頭,按照犢牛年齡共分五個組,每組設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活動邀請海北州牧科所和縣獸醫站有關專家現場開展評審工作。

麻蓮鄉:“牛經濟”讓農民錢袋子“牛起來”

近年來,麻蓮鄉黨委、政府以發展農區養殖業為抓手,找準農牧業發展和解決剩餘勞動力的突破口,積極開展牛改羊改工作,引進特色品種,進一步明確肉牛產業發展新方向,將西門塔爾牛與荷斯坦母牛通過人工授精技術不斷繁育,形成西門塔爾冷配犢牛,該牛集兩種牛的優勢於一體,即母牛產奶量優異,公牛增重快,肉用性能卓越,使農戶獲得肉、乳雙重效益。同時,因產乳率較高,麻蓮群眾深加工牛奶形成奶皮、曲拉等特色奶製品,提高了收入。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品種犢牛對比分析後,西門塔爾冷配犢牛體重明顯高於其他品種犢牛,且肉質較好,價格偏高,全鄉年預計增加收入700多萬元。“牛經濟”確實讓農戶的錢袋子“牛起來”。

麻蓮鄉:“牛經濟”讓農民錢袋子“牛起來”

為保證特色牛種為主的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麻蓮鄉調整產業結構,大膽引進外部資金,組建了麻蓮草業有限公司,積極引導群眾種植飼草,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多餘飼草由草業公司高於市場價收購,從而加快了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增加了群眾收入,初步形成了以飼草種植和特色牛羊品種養殖良性互動的格局。截止目前,全鄉牛存欄4243頭,其中能繁母牛2412頭,飼草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

麻蓮鄉:“牛經濟”讓農民錢袋子“牛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