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標準化生產,打造綠色農業樣板區

本報記者朱小兵

10月10日,走進仙居縣洲港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一個個綠中帶黃的橘子壓彎了枝頭。

“這裡種植的是‘紅美人’柑橘,有700多畝,我們完全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生產,到這個月月底就可以上市了,北京一個大客戶一次性就訂購了3000多箱,目前總預訂量已達10噸。”企業負責人泮崇仙介紹,公司通過網絡和展會銷售為主,接下來準備發展採摘遊,“採摘遊,利潤更高一點。”

翻開老泮提供的綠色食品生產記錄(種植業),裡面清晰地記錄了一筆筆農業投入品。“現在,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這是一個生產檔案,我們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記錄和操作。”泮崇仙說。

標準化,仙居農業一大特色。作為全市首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綜合示範縣,近年來,仙居實施“生產標準化、發展綠色化、監管常態化”,制定併發布了全國首個綠色農業標準,6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13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楊梅)標準化生產基地已通過農業部驗收,成功創建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示範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APP”試點縣,農業標準化生產率達66.3%,居全市第一。

“標準化,可以說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方向。”仙居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強說。

為推進標準化工作,制定出臺《仙居縣農業主導產品標準體系》,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加快主導產業標準化基地建設,並按“五統一”模式管理,形成了具有仙居地方特色的生產模式。

在海亮生態農業仙居有限公司生產基地,800畝水稻迎風搖曳,即將迎來又一個豐收季。企業主管傅正浩說:“我們將水稻種植承包給了當地的種植戶,農藥、種子都由公司提供,種植戶根據公司的標準生產,公司按協議標準回收,實現共贏。”

楊梅,是仙居一大主導農業產業。近幾年,仙居楊梅不同程度受凋萎病困擾。在仙居縣稼和沃農業技術諮詢服務部,仙居縣大戰鄉楊梅種植戶嚴為平慕名而來諮詢有關楊梅凋萎病的事。“家裡種植了200多株楊梅,因為凋萎病給鬧的,收成不好,這裡聽說不少種植戶來過,效果不錯,所以我也來諮詢一下。”嚴為平說。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服務部負責人張智琴認為,楊梅凋萎病治理,土壤很關鍵。為此,服務部在仙居各地取樣200多份,並據此為前來諮詢的農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施肥配方。“凋萎病要按我們的配方標準持之以恆抓幾年,不能鬆懈。現在農戶往往治理有效果了,就疏忽了,容易導致反覆。”張智琴說。

仙居還根據標準,對水稻等主導農產品全面推行統防統治。當地組織了151支植保服務隊,對全縣6萬畝水稻進行了統防統治,稻田用藥次數由原來的8-10次減少為2-4次。

“下階段,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加大標準化推進力度,以點帶面推廣標準化示範效應,打造綠色農業樣板區。”仙居縣農業局局長潘海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