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鄉紳:吳際元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當前,在鄉村重構鄉賢文化的大背景下,談一談古代鄉紳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鄉紳是近代中國封建社會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階層,他們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一直以來,鄉紳始終是儒家文化最忠實的信徒,引領著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並在鄉村社會佔據文化主導者地位。在社會治理中,鄉紳又是鄉村社會的代言人,是統治者與下層農民之間的橋樑,若鄉紳階層出現問題,封建社會秩序則會大亂。清末至民國期間,吳際元是龍游縣域內一位鄉紳代表,通過對他一生的剖析,或許能引起眾人對鄉賢文化更深層次的思考。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但民國《龍游縣志》除了選舉表中對其有宣統二年“歲貢,字子培”寥寥數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文字記載。1991版《龍游縣志》更是無任何記錄,倒是其子吳南章在“人物錄”中有一點介紹。

宣統庚戌科貢卷記載,吳際元,字國樑,號子培、正佩,同治己巳年(1869年)十一月初八吉時生。

吳際元的家學淵源極為深厚。吳氏一族以唐代河東節度使吳雲為始祖;宋安撫使通議誥授朝議大夫吳皋自蜀遷居龍游城西坊門街,為龍游第一世祖。三世祖吳斌於宋政和五年進士,官至尚書、屯田郎中、直史館輕車都尉。宣和五年,勅授朝議大夫賜紫金魚袋,此“勅命”民國時尚存。十三世祖吳敦德由坊門街始居石亙裡;廿三世祖吳士俊,明天啟年間知縣李侯以公樂善好施獎給“急公可嘉”匾額;廿四世祖吳謙甫,邑庠生;高祖吳起發,“鄉飲耆賓”,即為年高有聲望的士紳;曾祖吳志通,例授登仁郞;祖父吳錦城,邑庠生。父親吳毓林,字園樑,號崧甫,光緒丙子科恩貢。咸豐季年,遇太平軍亂,投筆從戎,受左宗棠器重,後以親老辭歸,左宗棠留之不得,時論惜之。吳氏一族中稟生、庠生、貢生、國學生更是多達十數人。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吳際元的庭訓老師是馮一梅,而葉樹槐、葉元褀、餘慶齡他的問業師,其中葉元褀是前鳳梧書院掌教。從其師承關係可知,吳際元是鳳梧書院學子,後為浙江衢州府龍游縣學諮部優行廩膳生。吳際元的民籍是浙江法政學堂校外生,這與他後面從事的職位有關聯。

宣統二年,吳際元考取歲貢時,還擔任公立石亙兩等小學堂校長兼助教。其實,在此之前,他的履歷已經相當厚重。

吳際元與其父輩們一樣,熱心公益慈善與維護鄉村長治久安,這也是鄉紳的主要功用。光緒二十年,吳際元選充為西鄉宣講生;廿六年,吳際元出資出力組織團練,因江常失守而龍游團練有功,浙江巡撫部院任道鎔獎給五品頂戴;廿八年因本邑剿滅土匪最為出力,浙江巡撫部院獎給“道義千城”四字匾額。這在貢卷及民國《石亙吳氏宗譜》中均有記載。

光緒三十一年,龍游知縣葛錫爵聘請吳際元為鳳梧高等小學堂副辦,當時鳳梧高等小學堂堂長為餘慶齡。數十年來,吳際元在不同履職崗位上均未領一分薪酬,浙江提學使司獎給他“士林模範”匾額。

光緒三十二年,吳際元創辦石亙兩等小學堂,當時石亙小學堂老師還有其堂姪吳紹曾,耀宗師範畢業生,任算術教員;堂姪吳紹箕,慶安師範畢業生,任經學教員。民國《龍游縣志》記載是光緒三十一年創辦的,與民國《石亙吳氏宗譜》有差異。

吳際元考取歲貢後,依然延續他的鄉紳作為。民國元年,吳際元當選為五都區縣議員,後互選為參議會參議員。民國二年,浙江第三區覆選監督委任他為眾議院覆選投票開票監察員,並當選為眾議陸院侯眾議員;同年又被選為龍游縣縣農會會長。吳際元憑藉農會會長這個崗位,儘量維護租地農民的經濟利益,通過帶頭集資修建水渠、道路,改進農業生產方式;又通過捐款救災,穩定本地民心,維繫著與鄉民、官府的經濟關係。

民國五年,吳際元因前創辦石亙學堂,教育部總長張一麐獎給金色三等嘉祥章。民國六年,浙江教育廳長伍委任他為龍游縣勸學所所長。1993版《龍游教育志》記載的時間為1918年9月-1919年8月,個人以為民國《石亙吳氏宗譜》記錄的民國六年更為準確。

民國七年,因舊國會集會之故,廣州依法選補吳際元為廣州眾議院議員。民國十年,浙江省沈金檻省長延聘他為省公署諮議;同年被選為浙江省憲法會議議員;同年浙江實業廳雲韶廳長延聘為實業廳諮議。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民國十一年,吳際元奉黎元洪大總統聘充為總統府顧問;同年被選為浙江省憲法審查員。民國十二年,又奉黎大總統給予二等嘉禾章;同年奉大總統簡派政治善後討論委員會委員。民國十三年,選補為北京眾議院議員;同年奉命准以簡任職任用。民國廿六年,六十八歲的吳際元又因捐資建石亙學校校舍,被浙江教育廳許紹棣廳長獎給“興學育才獎”。

吳際元不僅履歷傳奇,還品性高雅,與餘紹宋、孫永年交好,書畫俱佳,藏書甚多。據年長者回憶,“文革”期間,吳氏家族藏書樓失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吳際元有子四女二,其中次子耀烾即吳南章最為世人所知。

吳南章,光緒壬辰十八年十月廿九日酉時生。民國四年,畢業於浙江省兩級師範學校高師部圖畫專修科;民國四年至五年,任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教員;民國六年,任衢州聯合師範講習所教員;民國七年至十二年,任浙江省立第九師範學們及第九中學校教員兼學級主任;民國十三年,任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校教員兼學級主任,同年十一月任龍游縣公署教育主任;民國十四年八月至十六年一月,任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校教員兼學級主任;民國十六年二年,任龍游縣臨時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同年六月任龍游縣教育局局長;民國十七年八月,任中央政治會議開封分會文書主任;民國二十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中校秘書;民國二十年至廿二年,任本縣款產管理委員常務委員;民國廿三年,任衢蘭公路汽車有限公司經理;民國廿四年至廿五年,任縣教育局款產委員會委員,縣建設委員會委員。

民國廿八年,吳南章負責籌建初中;九月,龍游縣立戰時初中學生補習學校開學,吳任校長;民國三十一年,更名為龍游縣立初級中學,即龍游中學前身;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龍游縣政府曾向吳請頒“勝利勳章”;民國三十五年九月至三十七年七月,吳南章任龍游縣參議員;民國三十七年九月復任校長,直至1949年解放。吳南章也擅長書畫,與餘紹宋交往甚密,餘所繪《龍丘山圖》序言便雲:“圖中皴擦渲染,得吳君南章之助不少。”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吳際元父子在縣域鄉民中留下較好的名聲。其實,中國古代的鄉紳一般不會魚肉百姓,像夏金方村的孫永年,十都的呂賴子,驛前的張芬等,他們都熱衷於做公益慈善事業,與鄉民是共生共長的關係,並引領著鄉村文化和價值觀。但為何我們的印象中會出現土豪劣紳的形象呢?

實際上這與晚清啟動的資本主義改革有關,晚清政府積貧積弱,對於地方的改革,清政府只給政策,這讓一些鄉村的流氓土匪抓住機會,成為官府斂財的狗腿子,所以一大批土豪劣紳迅速崛起,開始魚肉鄉里,鄉村也就成了土豪劣紳的天堂。而傳統鄉紳一般都潔身自好,不做這些缺德的事。

歷史是一面鏡子。當政者都急於出奇招治理鄉村,可鄉村治理哪有靈丹妙藥?鄉紳階層消滅了,族長制解散了,文化引領失去了方向,而那些急功近利的形式主義做派,連普通村民都會之嗤以鼻,哪能看得到長遠?我們唯有重塑價值觀,繼承傳統,又汲取西方的一些先進經驗,慢慢構建一種新的文化體系,新農村才有希望,才留得住我們的鄉愁。

本文圖片由藏友XH提供

最后的乡绅:吴际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