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游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在廟裡老鄉為我們做飯的空隙,我爬上玉皇殿原址,試圖在殘桓荒草中尋覓到新的發現,但是,在這山頂的原址上除了幾隻紛飛的彩蝶,剩下的還是斷壁殘桓和一地的青草。可在思索中我卻一下奇異起來,從田灣下車一路徒步到這裡,怎樣就只要這原址上這麼多的彩蝶紛飛呢?真是道、佛兩家諸位神仙的真氣尚存,還是幾百年來眾多善男信女們不盡香火的忠誠禱告使這仙山具有了招蜂引蝶的靈氣?在驚異與疑惑中,我忙拿起相機,顛前跑後地追逐著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希望能將此美麗永遠地留在本人心中,也算是帶點靈氣回家吧,呵呵。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在玉皇殿舊址下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年大地震對寺廟情況。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唉,一個福字寄予了多少人對人生前程和理想生活的美妙嚮往,可在這宏大的自然災禍面前,佛都本身難保,這人間芸芸眾生又當如何呢?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持續下行,不一會便離開了千手觀音廟。

據史料記載,公元1786年大地震時,原置於山頂玉皇殿左側的千手觀音石從山頂翻騰飛移百餘米,並在空中旋轉90度後,儼然端坐於此,巨石上所刻千手觀音毫髮無損,其朝向由南轉向東。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僧人明轍與外地士紳及僧眾募集資金,於1790年為造像建了一個方亭,被稱為“千手觀音閣”。只惋惜當年的廟閣已於早年破壞,現存的一個粗陋的石牆觀音廟是外地群眾為維護此珍貴古蹟而暫時搭建的。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在石廟四角,辨別散亂地擺放著四根長近4米的石柱。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左前和右前的石柱呈四方倒角八體,上鑿有深槽,顯然是置於前廳用於鑲嵌門枋的。前面的兩根石柱呈六方體形。左後的一根即是有名的地震碑柱,其字跡依稀可辯,追記了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五月六日宜賓地震的史實。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碑文曰:“且大士石先在玉皇殿前階左,扶輿澎湃,巍然秀挺,後人刻形繪像於上,由來舊矣。乃丙午年五月六日地震,飛移至斯,端拱儼然,石之隕乎,神之靈也,不然何以先向南而今面向東耶?”右後的一根石柱是記載當年捐獻建造千手觀音閣時,眾多捐款人姓名的功德碑。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廟內千手觀音塑像兩側上書一幅對聯:“何須大士千隻手,但求眾人一條心。”從古之大地震結合當前的抗震救災工作,我們深深地感嘆,在巨大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為求生存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抗震救災決心,古往今來,是何等的驚人相似!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據傳,現代地震碑全國只要幾處,但像青山這樣既有地震碑,又殘缺地保管了現代地震遺址的,目前全國僅有這一處。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石廟後,一塊矮小的石碑仰立在荒草叢林中,上書“南疆仙山”四字。從其題詞和遒勁而瀟灑的筆鋒,可隱略看出此山定為事先文人墨客遊山品茗,題詩作賦的常駐之地。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回到山頂廟子,聽老鄉說後山的景色不錯,於是大家午飯後,又去後山轉了一圈。 從廟子裡出來沒走幾步,大家便離開一處古墓前。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我們鑽進古墓洞穴口停止觀察,石砌的洞穴建造較為精巧,空間也較大。從其結構構造來看,與宜賓隆興地域僧眾塔林墓穴極為類似,只因我們沒帶強光照明用具,沒敢貿然進入,因此沒能對外面的石刻等東西作進一步的理解。

尋訪遊宜賓古八景之“大小漏天”(下)

後山的樹較多,在烈日下穿梭於林中,顯然感覺涼爽多了,林中奇特的景緻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