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田應璜(1865—1927),字子琮,號我齋主人,山西渾源海村人,清末舉人。先任山西大學堂歷史教授,後任湖北來鳳、恩施縣知縣。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施鶴司令部參謀長、山西省都督府高等顧問,翌年當選為中華民國國會議員、中華民國國會參議院副院長、院長。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民國三年(1914)參與約法會議並修編清史。民國四年(1915)出任山西大學校長。民國六年(1917)出任山西督軍閻錫山的駐京代表。民國八年(1919)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後以病辭退。民國十五年(1926)被任命為內務總長,仍以病辭未就。民國十六年(1927)病逝。他生前與張作霖(奉系軍閥)相交甚好。

渾源田應璜故居概況

渾源地處北半球的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時間長且寒冷乾燥,經常會刮刺骨的西北風,這樣的氣候決定了坐北朝南的北房為最好。北房的後牆可以抵禦寒風,南面開設的窗戶利用採光和吸收太陽的溫度;北房是最理想的朝向,因此常用來做正房,供一家之主居住。這樣,在一處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北房為正房居住家中老者,東廂房住長子,西廂房住次子,倒座房(南房)住傭役,井然有序。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渾源州城自古繁華富庶,商賈雲集,人才輩出。據統計清末城內就有各類商號120餘家。在歷史歲月中,還誕生了孫、任、姚、慄、薛、田、麻等十八大家族。作為地位實力的象徵,他們都建立了自己家族的宅院,為今天留下彌足珍貴的民居文化遺產。目前遍佈在城區街巷中的傳統四合院不計其數。其中保存較為完整、具有名人效應的大宅院以田應璜故居為代表。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田應璜祖地渾源海村的千畝稻田,

周邊遍佈著溼地和大大小小的湖泊。

渾源縣永安鎮西大街的唐角巷,有個清代修建的居民大院。它曾是民國政府教育總長、民國眾議院副議長田應璜的私宅,當時是渾源城最奢華的官宅之一。歷經數載風雨,它的奢華還在房屋細節清晰可見。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春秋兩季,在海村溼地湖泊歇腳的路居天鵝

故居結構

田應璜故居建築為三進院,呈平面長方形,房屋均為磚木結構,東西各一配院呈二進院落。整體坐北朝南,東西長52.78米,南北寬54米,佔地面積2850平方米。建國後,為當地辦公用房,門窗都已經被改造,只是大院格局與房屋結構還保持了原貌。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田應璜故居航拍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現存舊居為二進院帶東西跨院佈局,中軸線建有大門、過廳、正房,東西兩側建廂房。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大門位於倒座房東側第二間,進深四椽,兩面坡硬山頂。倒座房面寬八間,進深四椽,單簷捲棚頂。過廳面寬七間,東西兩側為過道,進深五椽前出廊,單簷硬山頂。東西廂房均為面寬四間,進深三椽,單簷捲棚頂。正房面寬七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東西廂房均為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簷捲棚頂。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渾源的四合院既講究以哪個方向的正房為“主”,也要兼顧地勢、朝向、街道、院門問題,再加上戶主的財力的差異,便顯得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歷史價值

田應璜故居整體建築保存完整,格局開闊,為近代民居建築的代表作品。特別是對於瞭解渾源歷史文化,紀念三晉先賢也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山西古建守望文明,認養文物田應璜故居簡述

田應璜的故居,大院格局、房屋框架基本都保持了原貌。具有歷史、文物、建築、雕塑、彩繪等多重價值,是研究渾源文化傳承的巨大寶庫。它不僅傳遞著古城的記憶,更彷彿引領我們走進歷史,感受到近代百年曆史的變遷。

文明守望

故居新生

山西省古建築集團作為“文明守望工程”中田應璜故居的認養企業,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我省文保事業貢獻綿薄之力,做文明守望的達人,用愛心傳承文明,用真情奉獻社會,投入專項資金修復舊居,用實際行動構築偉業。

古建人將化能力為行動,承擔起田應璜故居的修繕任務,完好地保存故居的原始風貌,再現故居昔日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