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听别人说,引导别人多说,这才是有效的沟通之道 。不是吗?他说的越多,你了解得越多。

如果你找一些下属,询问他们有关新项目的计划方案,还没等他们说,你先说出了你自己的一大堆想法:你的期望是什么,你对进程的安排怎样,你对方案的初步设想是什么。其实,这并非明智之举。

你为什么不等一等,让你的下属畅所欲言,听他们说?你怎么不想想他们很可能有全新的观点,想到你不可能想到的好点子?你先说了一大半,如果他们想的与你不一样,他们可能会顾及你的面子而不愿说或者因为害怕得罪你而不总敢说。

某公司的总裁,当他试着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参与会议讨论时,他发现没有多大效果。于是,他在员工会议上做了录音,会后,他仔仔细细地听了一遍回放录音,他惊讶地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上。例 如,当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自己首先就说:“你们怎么想的?我是这么想的......”这样就把讨论集中到他自己的观点上了。录音帮助他发现了矛盾,解决了问题。此后,他说的少了,员工们自然说的多了,他获知的信息也就多了。

总而言之,你说得越多,了解的就越少,而让对方多说,你了解得也就越多。

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你是否问过自己:与人交谈时,别人说话的时间与你说话的时间各占多大的比例?仔细留意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谈话所占用的时间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一位作家在回放他的录音采访时,惊讶地发现,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来谈他自己,他的能力,他的成就,他的兴趣,这样的情形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很多采访毫无用处。

谈论自己太多,而让别人说的太少是许多人人际关系不够好.人际网络不够宽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说得太多,别人说话的时间就少了,你就无法知道什么对他是重要的,赢得他人好感 的办法是什么。只有自己少说,引人多说,才能激发别人与你互动的兴趣,才能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

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如果引别人多说呢?“设问”是一大秘诀。

设问,即使原本没有疑问而自提自问,是明知故问。设问用得了,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把谈话内容变得更加吸引人。

联邦自动售货机制造公司的业务部要求所有的推销员去从事业务时赌博格坎普上一块两英尺宽三英尺长的厚纸板婴幼儿上写着:“要是我可以告诉您如何让这块地方每年收入300美元,你会感兴趣的,对吗?”当推销员与顾客见面时,就打开纸板铺在柜台或者合适的地方,引起顾客的注意与兴趣,引导顾客去思考,从而转入正题。这个方法让该公司的市场不断扩大。

“设问”是沟通过程中一大利器,是接近那些难以接近的人的最好办法,如果你想在你的生活与工作中与需要建立关系但又很难相处的人交往,你可巧妙地设问,让他们多多谈论自己。要知道,人们在谈论自己的时候,总是高兴的,投入的,只要他们高兴了,便 容易与你形成互动。

原一平前去拜访一位建筑企业的董事长渡边先生。可是渡边并不愿意理会原一平,一见面就给他下了逐客令。原一平并没有退缩,而是问渡边先生:“渡边先生,咱们的年龄差不多,但您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您能告诉我吗?”

原一平在提这个问题时,语气非常诚恳,脸上表现出来的跟他心里想的一样,就是希望向渡边先生学习到其成功的经验。面对原一平的求知渴求,渡边不好意思回绝他。于是,他就请原一平坐在自己座位的对面,所自己的经历开始向他讲述。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三个小时,而原一平始终在认真地听着,并在适当时候提了一些问题,以示请教。

最后,渡边的建筑公司里的所有保险,都在原一平那里下保单了!

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所以,明知故问也不是瞎问,你要问那些让对方感 兴趣的,引以为豪的。比如他辉煌的业绩,成功的经验,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最感兴趣的问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