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公園文化

我國古代的困,是指帝王宮廷裡造的大花園,造困的第一個宗旨,是奉宗廟社稷,把祖宗的牌位擺在裡面,作為國家的象徵,另外一個宗旨,是簡士卒,就是訓練部隊,以戒備國家的不時之需。造困本來是好事,可國家到了鼎盛的時候,這種戒備的心理鬆弛了,練兵的操場,變成了運動場,最後還被敵人佔領去了。

我國古代的公園文化

歷史上有很多困的故事,齊宣王看見以前文王的困很大,可是老百姓還是覺得很小,就問孟子這是什麼道理。這裡說一下,在周朝時,皇帝修的困,是與民同樂的公園,到春秋戰國以後,就沒有公園了,變成了皇帝私人玩耍的地方。孟子告訴齊宣王,造公園與民同樂同利益,大家自然會認為方圓70裡的公園還是小了,恨不得這個公園有方圓700裡,但如果你修的困是供你自己玩耍的,老百姓不能享用,那老百姓會認為方圓40裡也太大了,老百姓會想,這是你私人享受的公園,何必修這麼大呢?

我國古代的公園文化

還有一個故事,楚國的靈王修章華臺,伍舉反對,伍舉說,按照中國文化的道理,我們修建大廣場,是講軍事,為了訓練部隊用的,修建高臺是研究天文用的,這樣的大建設,有4個條件,第一不能佔用老百姓種田的土地,第二建築的經費不能傷害到國家的財政,第三對於工程,僱用老百姓來做,不能妨礙到公私的事情,第四在時間上,絕不能在農忙期間動工,所以一個國家偉大的建設,是教人有利於社會,這樣國家進行的偉大建設,不但不會招惹民怨,甚至都將成為老百姓感恩戴德的對象,就不會發生財政上有所匱乏的問題了。

我國古代的公園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