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金九银十,本是历来的楼市旺季,大量房源加推入市,购房人群应接不暇。可是合肥楼市的这个秋天,却提前被丝丝寒意所包围。在全国范围内,遍布一、二、三线城市,各地不约而同地上演了楼盘降价事件。这种降价潮蔓延到全国,一发不可收拾。打折越来越多、越来越狠,部分项目将装修部分去掉备案,甚至连市场上要求全款或者首付六成以上的限价盘都开始恢复正常首付比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开发投资增速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环比分别下降7.5、3.9个百分点。种种状况都在表明楼市下行了。

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与此同时,面对购买后的价格下跌,购房业主纷纷走上大街,拉起横幅,喊着口号,围攻售楼部,维护自身权利。不少媒体大呼,中国的楼市泡沫即将破灭,要重走日本的老路了吗?

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调控政策不断加强 楼市价格趋于分化

其实房地产项目直接降价的原因很多,但综合来看,很大部分都存在前期定价过高的现象。过去两年来,合肥房价出现大幅上涨,许多项目在半年内的涨价幅度甚至超过50%。这其中有部分地段、品质不佳项目也跟风上涨。

而随着政府调控政策不断深化,“限价令”的严厉执行,好地段的项目价格尚可维持,而区位与品质不佳的项目,则在严峻形势下不得不进行价格回调。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调整应被称为“回归”。因为前期房价大幅上调,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行为。在调控的压力下,价格泡沫势必要被挤出。受调控政策、买涨心态等影响,市场需求通常表现出集中释放,然后又集中收缩的现象。而供给端的反应往往滞后于需求端。因此,当市场需求出现收缩时,很多项目就不得不对价格策略做出调整。

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受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一旦市场降温,开发商对市场的敏锐度便促使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降价促销便是其中之一。楼市格局调整,导致更多房企陷入资金困境。不少开发商曾多次在内部强调,手中目前的项目能出售的要尽快出售,加快现金回款速度。目前大部分开发商对于后期的判断都并不乐观,多家开发商都提出了现金为王,促进回款的内部要求,启动大幅度折扣销售回流资金。

决定房子价值有多重综合因素,地域、学区、交通、品牌、环境等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学区和交通为最为重要的因素。从这些楼盘的区域位置来看,处于位置偏远的区域,周边设施配套并不完善的楼盘在跟风上涨中的定价与房产价值其实并不匹配的,泡沫较多。自从这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政策密集出台后,前期上涨过快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调,购房者回归理性,楼盘之间的分化将会加大,正式进入分水岭。

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遏制房价上涨 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预言10年前就开始了,只要一谈起中国高房价或房价泡沫,人们总喜欢搬出日本作为参照。事实上,由于两国经济实力不同,国情各异,其未来发展也并不相同。

在日本,土地是私有的,而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和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权。虽然日本楼市泡沫的戳破导致了经济衰退,并对其金融体系造成压力,但不会给日本政府造成严重问题,而我国不同。

2003年,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支柱性产业被正式确定。2017年,房地产市场占国内生产总值约22%。房地产市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所以房地产调控主要以稳定为政策取向。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房价没有快速飞涨;当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日本已经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虽说资产价值下降拖累了经济发展,但日本依然是一个引领全球的经济力量,在许多领域的发展仍然保持先进。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巨大,但整体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尚未成为后工业社会。因此中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并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

当年造成日本楼市泡沫破裂的一大主因是贷款过剩,投资者运用巨大幅度的贷款,不仅在国内投资房地产,还到全球各地买下各类不动产。日本房地产崩盘之前,在日本房地产出现大量泡沫后,政府缺乏警惕性,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及采取果断补救措施,任凭房地产价格一路狂涨,并没有收紧资金,反而还实施了宽松的货币,不仅银行利率十分低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信贷,加剧了楼市杠杆,这才引发了楼市崩盘的后果。

从我国现在的政策来看,银行不仅收紧了个人信贷还上浮了房贷利率,这都是在针对楼市资金杠杆。而且还有严查贷款资金流向的政策,确保楼市杠杆率不会上升。只要紧紧的抓住资金的流向与用途,那么房价便没有过度上涨空间。目前中国在楼市投资上运用贷款的比例不及当年的日本,因此风险也就相对较小。此外,人口是房地产的根本,中国的人口远远的比日本多,按照现在的城镇化进度,未来十年内不用担心城市的人口问题,只要人口还在不断向城市聚集,那么房价就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下跌。

中国政府拥有更多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并能开展部署经济结构性的改革,以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潜在危机。

楼市的秋天,泡沫破灭的预言?

回顾近10年,全国楼市有过两次大幅降温。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但都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战略性地重新定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明确地让其回归居住属性。这一次,既有“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态,又有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的调控政策,既有反炒房专项整治行动,又有收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货币调控,调控力度空前之大。

中国在抑制房地产泡沫的生成和膨胀中,一直积极地采取措施,果断宏观调控,未来中国经济将围绕调控房价虚高,解套几乎被绑架的实体经济,恢复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主基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