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再是「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因爲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

我們不再是“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因為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

自從很多的舊房子拆除,小區成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區域,很多人,特別是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覺得現在住在一個個格子裡,抬頭看見的是自家的門,出去看見的是鄰居的門,甚至彼此住在對門很多年,都不知道對方是一家子還是獨自生活。

雖說現在有些小區的人明白到“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的重要性了,即使不是習慣串門,但也至少會在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時候,好好微笑,打個招呼。至少聊幾句天氣也好,是不是吃飯了也罷,也算是對於鄰里之間關係的進一步。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我需要別人的幫助,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有一天需要任何的交集,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人:

我們不再是“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因為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

小薇的小區不算是高檔小區,對門或者隔壁和樓下的鄰居也是比較好說話的人。彼此見面總是可以說上幾句話。雖說不會再像以前大院那樣,你家今天煮多幾個餃子拿給我,我家今天多做幾個包子拿給你,但也客客氣氣,和和睦睦。

小薇的媽媽也是一位熱情且不愛計較的人,但有一天她有點生氣地對小薇說,以後再見這一家子,我真的不會再和他們打招呼了。

小薇知道是樓上的一家子。

因為她也遇見過。小薇微笑著對他們說,這麼早,送孩子上學啊?

那一家子大人不僅沒有說話,連個眼神都沒有看過來。

小薇的媽媽繼續說,我怎麼也算是他們的長輩吧,第一次看見他們的時候我就逗一下他們的孩子,說你們放學回來了?孩子都差不多上小學了,孩子害羞說不上話,大人在旁邊也回答一句是不是,竟然就好像沒有看見我一樣走了。

這也算了,第二次看見他們兩夫妻上班,我也客氣地說你們上班啦?然後直接忽略我走過。

今天,我再次和他們笑著打聲招呼,真的連看都不看一眼。你說氣人不氣人。

小薇說,媽,這樣的人你就不要理他們了。幹嘛要對他們那麼客氣。我們吃他們米啦?

媽媽說,也不是,就是覺得鄰里之間多些話總是好的。唉。

小薇還想再說些什麼,這時老公搭上話了:說起這家人我就生氣,那天我要停車,他們一家人在停車位上打羽毛球,就因為那裡有樹蔭。我輕輕按兩下喇叭,那個女的大嚷嚷,這地是你家的啊?

老公說很想下車和她大吵一架的。後來看見她老公說,算了算了,把她拉走我才不下車。什麼素質的人?這停車位是交了錢的,況且她在那裡打球本身就不對。還罵人。

老公都氣得把手上的報紙一扔。

我們不再是“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因為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

所以,你們說,要是遇上這樣的人做鄰居,還有什麼“遠親不如近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