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惠安海岸線長141公里,沿海有大小港口14個,其中崇武港是歷史最悠久的漁港和避風港;崇武古城是中國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海濱石城,它建於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惠安也擁有中國古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橋—洛陽橋,它建於北宋皇五年(公元1053年)。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石雕元素,讓惠安石雕更加的具有底蘊。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惠安女極勤勞樸實,衣著服飾十分奇特而又絢麗多姿,已成為惠安獨特的民俗風情,這些富有濃郁鄉情的“漁文化”和“石文化”,常讓人深深的陶醉其中。

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石雕工具的不斷先進,和美術工藝的深入影響。傳統石雕工藝得到了一次新的跨越,石雕工藝的門類、技藝都有跨越式的發展。形成了以圓雕、浮雕、線雕、影雕、沉雕、彩雕六大工藝為基礎,寺廟工藝、園林雕塑、建材構件、碑石、器具、工藝品等幾大產品上千個品種。技藝採用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汲取西方文化精華,以玉雕、盆雕的細膩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氣息。惠安石雕以精湛嫻熟的技藝,充滿時代活力地走向世界。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目前,老一代惠安石雕藝人已逐漸退休,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珍貴的傳統手工雕刻技藝正日漸為機械化所取代。弘揚石文化,再鑄石雕新輝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惠安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準確把握國際石材市場,確立石雕石材業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實行“政府搭臺,經貿唱戲”的做法,運用先進網絡的營銷方式,佔有國內外市場,支持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國際經貿聯營,拓展國內外市場,出口總量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惠安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加工能力最強的石工藝品生產出口基地。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石雕石材產業地位突出。在確立石雕石材行業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地位決策上,實行政策傾斜扶持,使石雕石材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突出,外向經濟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全縣石雕石材擁有企業1185家,從業人員10.95萬人,全縣石雕生產企業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有9家,上千萬元的企業有183家,佔全縣骨幹企業的56.3%,企業出口額超50萬元的超過150家,上繳稅收1.35億元,石工藝品產值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石雕龍頭企業已形成規模。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惠安石雕發展的產業現狀


​產業鏈效應明顯增強。一是建設崇武、山霞、洛陽、惠東石雕石材工業園區等一批規模較大、有較強聚集功能的石雕石材生產基地,集原材料加工、石製品加工、產品展示、配套包裝、磨具磨料、石材機械的生產供應為一體,形成完整的石雕石材工業產業鏈。二是以國道324線洛陽及螺陽大紅埔、惠崇惠黃公路沿線石材企業為支點,形成一線串球的石雕石材產業走廊,構築一道以石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觀大道。石雕石材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交通運輸、飲食服務、建築、旅遊等第三產業的興旺,區域經濟進一步繁榮。

特色經濟初具規模。惠安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石雕石材業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目前,石雕產品遠銷日本、歐洲、美國、東南亞及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出口交貨值61.06億元,佔年產量的71.9%,石雕石材業已成為全縣的特色經濟。而到了2017年,這個利潤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而未來,貨值超過100億美元都可以預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