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1、立德樹人:始終置德育於現代學校教育的首位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教育的唯一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但是,回顧中國德育的發展史,關於德育的歷史地位也一直在靜悄悄地發生改變,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地位的變化:從“教育的唯一目的”到“教育的最高目的”、從“教育的最高目的” 發展到“教育的普通目的”,這一現象給予我們深刻的反思和警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工作,育人為先。

就學校教育而言,更好地培養人,就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時代精神,堅持“德育為先”的時代訴求,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去,以形成了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核心的德育教育序列化體系,全面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和思想道德素養,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全員教育、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生動局面,推動德育現代化,促進德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因此,在我國德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學校教育必須改變學校傳統的“銀行儲蓄式”的教育模式,應該始終置“德育”於學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推進德育現代化,必須重新認識“德育”的地位問題,德育應然是學校教育中的最高目標,也應然是學校教育中最美麗的風景。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2、歷史轉型:加大促進德育模式現代化範式轉變

有論者認為:中國現代德育範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轉型:第一,從德育思維方式來看,由“人倫規訓”思維方式向主體創造型思維方式轉型;第二,從德育過程看,從外在灌輸過程向內在生長過程轉型;第三,從德育內容看,有“顯現德目”向“緘默意義”和“生活實踐”轉型;第四,從德育方式看,由接受方式向平等建構方式轉型。綜觀德育模式的發展歷程,對我國較有影響的德育模式主要有:主體性德育模式、德目接受模式、問題解決模式、集體教育模式、體驗德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心理輔導模式和整體構建德育模式,其中,目前尤其以欣賞性德育模式、情感德育模式、學會關心德育模式、生態體驗模式、生命敘事模式等在德育現代化的過程中更為活躍,也更為耀眼。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通過對德育現代化時期的各種德育模式的比較和分析,可以得出(1)各種德育模式都是隨著德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的德育模式,各德育模式各有所長,各有側重、各有特色,但是不同於傳統的側重德育模式,傳統的德育模式更多側重教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程序,而德育現代化時期的德育模式更多地側重生活、體驗、情感、生命、生態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的建構,很多的德育模式來源於實踐,有高於實踐,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2)不管是傳統德育模式還是德育現代化時期的德育模式,它們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但是,彼此之間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多種德育模式共同建構了德育現代化時期的德育模式的“根深葉茂”,所以,不能把德育現代化時期的德育模式與傳統德育時期的德育模式想割裂,而是要達到各種德育模式之間的相互融合,達到德育模式組合的一體化之境界,只有對上述德育模式進行適當地“分解”和“綜合”,才能更清晰地看出德育現代化時期德育的歷史脈絡和歷史轉型,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德育現代化的發展浪潮。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3、本土生成:德育現代化理論缺失與本土化建構

系統地研究西方的德育理論,我們可以發現西方德育理論比我國的德育理論更為系統和豐富,有學者將西方道德教育理論分為三個時期:“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系新道德教育理論的建立時期,這一階段主要有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和杜威的生活道德教育理論;20世紀50-60年代,系道德教育理論的沉寂時期,20時間70年代以來,是道德教育理論發展的繁榮時期,主要有認知發展理論、價值澄清理論、人本主義理論、體諒關心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以及理論基礎建構模式、價值分析模式、社會行動模式、新精神分析模式、品德教材學派、反省價值教育理論、宗教道德教育學說、自由主義道德理、樸素道德教育理論等 。”

與西方德育理論的“多元與繁榮”景象相比,中國德育現代化理論就顯得相對“單一與貧乏”,為此,在德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加強對本土化德育的構建就顯得更為迫切,為此,首先,就必須構建德育的理論視野,強調道德德性論與道德德行論的統一。有學者將德育分為兩種基本範式:“一種是開展道德知性教育,解決道德認知問題,另外一種是開展道德行為養成教育,解決道德行為問題,於是,就形成了道德的德性論和道德的德行論。” 其次,要理清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關係,傳統的德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往往將這幾者之間的關係混為一談,嚴重影響德育現代化進程。

最後,要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與範式,強化基礎理論和實踐研究,方法和範式的構建和創新是德育理論構建與成熟的前提條件,所以德育現代化研究就必須形成獨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式。在此基礎上,努力構建德育現代化的學科群。從德育的哲學層面到德育基本原理層次,再到德育工藝學層次,構建德育現代化的學科群,提高德育現代化理論研究的多元性和德育現代化實踐研究的實效性。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近年來,我國關於外國德育理論的研究已經發生了格局上的變化,從早期德育研究的視野和目光投入國外,國內德育理念的傳播與研究主要通過大量引用、移植和借鑑國外的德育理論為主,發展到現在的立足與中國德育實踐和德育發展的國情,強調以本土化改造的“內源性德育生長模式”,大量的本土化的德育模式應運而生,德育現代化充滿活力,孕育著新的探索和實踐價值。高度重視德育理論和實踐兩者的高度融合,已經成為我國德育現代化的主流,進一步促進並完善了德育現代化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德育現代化理論體系正在形成。

立德樹人:德育是學校最美麗的風景,未來學校德育如何構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