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發布」李志軍:流動的城市名片

「时代发布」李志军:流动的城市名片

關注我們,一起做時代新人

「时代发布」李志军:流动的城市名片

人物名片:

李志軍,46歲,山西寶利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的哥”。自1993年從事出租汽車營運以來,始終恪守安全行車規範,保持車容整潔衛生,禮貌待客,誠信經營。23年間,他已累計安全行車200多萬公里,一直保持乘客“零投訴”的記錄。他駕駛的晉 AT7186 出租車被譽為“流動的城市名片”。今年7月,登上“時代新人榜”。

「时代发布」李志军:流动的城市名片

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裡,每天都會有8000多輛出租車穿梭在大街小巷,註冊出租車司機就有2萬多,山西寶利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的李志軍就是其中的一個。

記者約他採訪,不巧正趕上他要到大連送女兒入學。直到一週後見面時,他握著記者的手,連聲說:“真不好意思,孩子沒出過遠門,讓您久等了,沒耽誤事吧?”身形粗獷的他言語溫和,讓人撲面感受到一股春風。他的手掌厚實、有力,且略顯粗糙……這一定是長年握持方向盤的老司機才有的。

“我今年46歲,一半時間是與出租車打交道,算得上是咱太原市較早的那批‘的哥’。23年裡,我前後開過燃油、燃氣和純電動三種出租車,是太原出租車發展史的見證者啊!”李志軍自豪地說。

我們的話題自然是從那三輛“車”聊起。

第一輛車:燃油的“黃面的”

品牌:天津大發。上世紀90年代初,李志軍從部隊退伍後回到家,工作一時沒有著落。怎麼辦呢,在家悠出來擺進去總不是事兒。於是,他到一家駕校學開車並拿到了大車“A2本”。

“1995年,風行北京等城市的‘黃面的’出租車,開始出現在太原街頭,太原人管它叫‘蛋蛋車’。與當時的“拉達”、“菲亞特”等出租車相比,‘黃面的’6元4公里的起步價,很受老百姓歡迎。”

李志軍與家人商量後,決定開出租車為業,東湊西借,終於湊夠45000元,買了一輛“天津大發”,到太原第一齣租汽車公司當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剛開始跑出租的那陣,路還不熟。李志軍每天晚上收車後就趴在《太原城市地圖》前看了又看,對不熟悉的地方和單位,逐個標註,找到參照物,捋清位置之間的座標關係。白天跑車時再留意一遍,不斷加深記憶。一段時間下來,他把偌大個太原城裡主幹道和小街巷,還有機關、工廠、學校、商場、酒店記得滾瓜爛熟,跑起車來更是輕車熟路。

“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百度地圖,導航想去哪就去哪。跑活兒拉客,全靠日積月累的功夫。”李志軍說,“如今太原城市發展很快,幾天沒跑的地方就長高一截,過去平交的路口變成高架橋,許多城中村變成商場和住宅小區,說我們生活的城市日新月異一點也不為過。”

拒載、繞道、議價曾是個別出租車的行為,老百姓對此意見很大。李志軍發動、影響周圍出租車司機,帶頭抵制“行業潛規則”。“出租車行業是窗口行業,欺客宰客行為損害的不僅是乘客利益,更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要心存善念,不追逐小利,真心實意待人,以心換心,咱開車在路上也心情舒暢,何樂而不為呢?”他為人厚道,服務熱情,明碼標價,經常拾金不昧,往往是乘客將錦旗送到公司,大家才知道李志軍又做了好事。

由於工作努力,表現突出,1999年,李志軍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公司給他的出租車頒發“黨員服務車隊”銅牌,以此激勵更多的出租車司機規範營運、愛崗敬業。“面對這塊牌子,乘客看到的是信任,對我卻是監督。打那以後,我就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李志軍說。

第二輛車:燃氣的“捷達”

品牌:一汽大眾捷達。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們對乘坐的需求,“黃面的”作為出租車,其劣勢越來越顯現,尤其安全性能差,逐漸被淘汰了。2000年後,太原街頭的出租車被“捷達”“富康”和“夏利”老三樣所取代。2002年,李志軍換成了捷達車。時間不長,為了環保,捷達車換成了燃天然氣出租車。

“您好,請問去哪裡?請您繫好安全帶——”每天,李志軍都在對乘客熱情規範的招呼聲中開始新的一天。

出租車司機每天都在路上跑,安全至關重要。20多年開車生涯,讓他懂得尊重規則、敬畏規則。“看遠顧近”“遵章路自寬”“喇叭一響,集中思想”都是李志軍總結的安全口訣。

李志軍自開出租車的第一天起,始終將“安全第一”作為行車最高準則,時刻繃緊安全“弦”。在服務過程中,總是按照文明服務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模範遵守行業規章制度。

李志軍的出租車由過去的燃油改成燃天然氣。車型變了,服務也跟著上了一大截。在他的車裡,長年有針線包、創可貼、風油精等物品,以備乘客不時之需。

在李志軍車裡,永遠有一小疊便箋和一支筆。原來,他經常遇到乘客在行駛途中接打手機,有些需要記下時,卻慌了手腳。“這時,我會遞給他紙和筆,所有人都會驚訝,然後由衷地道聲謝謝。就這一個小舉動,司機和乘客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李志軍說。

在路上跑車擁堵是常事。“開的車是燒氣的,但心裡卻不能生氣。天天在路上跑,心態一定要平和。”常年開車在路上,李志軍練出了許多安全絕活,跟車時,不要只看前車,更要看前車的前車。他說乘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不容你使性子,更不能開“鬥氣車”。

至今,他已累計安全行車200多萬公里,一直保持乘客“零投訴”的記錄。

「时代发布」李志军:流动的城市名片

第三輛車:純電動的“比亞迪”

品牌:比亞迪。2016年年初,太原市決定將全市8292輛燃油燃氣出租車全部替換成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太原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使用純電動出租車的省會城市。就在這時,李志軍轉到山西寶利出租汽車有限公司,成了較早開上純電動出租車的“的哥”。

“前些年城市汙染嚴重,無時無刻不停駛的燃油燃氣出租車也是一種汙染源。市政府果斷決策,在全國率先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出租車,真是個壯舉。”李志軍還給記者算了筆賬:“通過使用純電動車,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0萬噸、碳氫化合物2400噸、氮氧化物3400噸。太原市的天空變藍也有‘的哥’‘的姐’的貢獻啊!”

“過去燃油車每公里0.4元,燃氣車每公里0.3元,現在用電每公里才0.2元,不僅實現零排放,能源成本也降低了。”李志軍但凡拉上外地乘客,總會滔滔不絕向客人介紹新能源車,外地乘客聽了嘖嘖稱讚“太原人有福”。

進入綠色出行時代,李志軍的服務又上一個臺階。除了添置多功能數據線、瓶裝水、嘔吐袋、一次性雨衣,還免費提供 WiFi 服務,甚至安裝卡拉 OK 設備。為了給乘客提供一流的乘車體驗,李志軍充分利用智能手機,將許多 APP 應用到營運上。

網約車的出現,豐富了人們出行方式,也讓一些出租車司機不知所措,認為是網約車搶了出租車的飯碗。

“其實,網約軟件最早是為出租車服務的。幾年前網絡平臺免費給出租車司機提供手機約車應用,這才使智能手機在‘的哥’‘的姐’中快速普及。”李志軍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互聯網時代就要有共享思維,我覺得出租車與網約車並不是水火不容,而是互為補充。誰最終生存下來,靠的是安全、優質的服務。”李志軍一面坦然接受網約車競爭,一面又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拓展自己的服務。

由於服務周到細緻,許多乘客向他要電話號碼,越來越多乘客直接打電話向他約車。打得電話多了,李志軍的微信好友達到200多個。很多乘客都是坐過一次車後,又向他約車。“有好幾次,我這邊剛拉上人,就有乘客打電話叫車,經常應接不暇。”他不想拒絕乘客,就和另外20多名出租車司機組建了“共贏車隊”。利用微信群,及時發佈乘車信息,把一個司機服務眾多乘客,變成一個車隊隨時隨地為乘客服務。他說取名“共贏”,一是讓司機能多拉活兒;二是希望更多司機看到,不拼客、不議價,靠優質服務也能掙到錢。

“其實沒什麼,我只是做了我份內的事,在以後的出租汽車營運生涯中,我將按照時代新人的要求以誠信和尚德服務好每一位乘客,樹立出租汽車駕駛員良好形象,爭做時代新人,為建設文明、開放、富裕、美麗新太原貢獻一份力量。”這就是李志軍真誠樸實的話語。

李志軍三次換車,車型在變,不變的是對乘客熱情周到的服務。

攝影:柴傑梁

版式:張佩

檢查:謝姣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