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在《大明王朝》中,嘉靖皇帝临死前和儿子裕王说,海瑞是国之利器将来必有大用。说实在的,以嘉靖的为人能饶了海瑞不死也算是菩萨心肠了,而且还叮嘱儿子要重用他,这足以说明嘉靖帝并不昏庸。可他没料到,他给儿子乃至大明朝扔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搞得隆庆皇帝和满朝文武左右为难。

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隆庆即位后,海瑞以国士、英雄的身份被无罪开释,官职也从原来的户部主事屡受提拔。如果照着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海瑞的政治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可熟悉明代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海瑞虽然名义上升了官,可他的政治命运并没有因此得到好转,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他施展才华。

要说隆庆初年朝廷的政治还算清明,根本不存在抑制贤能的问题,关键原因还在海瑞自身。其实在海瑞上书嘉靖帝之前,就已让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意识到他是个“另类”。不过当时他毕竟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小官,其矛头也主要是指向严嵩一党,对于大明的官场格局来说没有多大的冲击,当然在没有触及太多人的利益前提下,这种另类还是可以接受的。

官僚队伍接受他是没有问题的,可说到底也谈不上喜欢海瑞这样满身是刺的人。严嵩倒台后,那些过去受到打击的人大都有了翻身的机会。海瑞本身也是直接受益者,他被提拔为户部主事,成为一个朝廷的中下级官员。

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时隔不久,海瑞便上了那道著名的奏疏,历数嘉靖帝的不是。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个官场另类的个性实在超出大家的想象。从儒家思想、忠君爱国的角度来说,海瑞的精神值得敬佩,做法却不可效法,不宜提倡。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人适合担任品级较高而实权较小的职务,把他高高供奉起来做个门面。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国家能出现清官、谏官,然而海瑞这把剑的确太过锋利,国家若是不用他,难以给天下舆论一个交代;用他吧,他又忠奸是非太过明确,周围的同僚们都会被他的剑气所伤。更为关键的是,海瑞不按常理出牌,说不定就会带来新的麻烦。

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笔者揣摩,不管是隆庆帝还是万历皇帝,面对海瑞这样一个人物都是十分纠结的。尽管如此,海瑞还是被委以了重任。隆庆三年,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成为封疆大吏。这么说吧,如果不是海瑞的名气过大,以他的举人身份出任巡抚,这是绝无可能的。

当然了,海瑞对此感恩戴德,决定在南京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可他在政治上毕竟还过于天真,殊不知这是内阁在如何使用他感到十分为难,才下了这么一个圈套。因为南京向来是最难治理的地方,满朝的御史言官都在等着看笑话并伺机而动。

果不其然,海瑞上任后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并勒令内阁首辅徐阶退回大量田产给百姓。此举很受百姓的爱戴却招致了官场的一片恐慌,指责海瑞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送往内阁,这个结果正是隆庆帝和内阁最想看到的。

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于是,刚刚上任不到八个月的海瑞,就遭到了罢免。朝廷这是按照大明律法罢免海瑞巡抚一职改任闲职,就算天下人觉得不公也不会公开抱怨。但是海瑞看不到这一点,他罢官后感到无比委屈,痛恨官场的腐败黑暗,一气之下,给隆庆帝发出辞呈,痛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海瑞这个举动显然是冲动而又不计后果的,他这一骂无疑得罪了整个官场,原本那些对他还有一丝同情和敬仰的人也不再支持他。因此,这个辞呈很快得到隆庆帝的批准,愤懑的海瑞不得不回到老家海南,此后16年的时间中一直赋闲在家。至于万历时重新启用海瑞,那纯属是为了朝廷的面子,并非是真想用他。

有明一代,唯有此人让皇帝和大臣束手无策,既不敢用他更不敢杀他

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历史上并不多,他的个人品行也是高尚的,无欲无求的。但在封建专制时代,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立足官场。我们知道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最会当官,他不管是为学、为人、为官都是后世的楷模,可他有一样比海瑞强太多,那就是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