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在心尖上作道場

——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王海亮

一、詩的自覺

孔夫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我想我是到了初中才開始學會“說話”的。那時候嘗試著模仿,多是短句和對聯。古典詩詞確實具有強大的動人的魅力,容易著迷,一旦進去,就出不來了。正因為它的美,所以才有追求美的自覺。

真正學習格律是在2005年前後。其時我認識了劉章老師,見他也寫古體詩,於是很大膽地將自己的所謂作品拿去請求指教。劉老師在我的詩稿上圈圈點點,改的很多,最後批了五個字:君宜寫古風。我知道老人家是在說,你的格律根本就不入門。於是,我開始很用功很努力地學習格律,並且堅持了這麼些年。或有所得。

(一)因妙而學。黃裳說過,有幾件事是容易上癮的,抽菸,打麻將,寫詩。真的很準。尤其是接觸格律之後,感覺很奇妙。一是原來現代人也可以寫古典詩詞,用這種體裁表現生活,並且可以寫的很貼切,很雅緻,很有味道。二是原來詞都是需要拆開來解的,每個字都不一樣,都有特殊的含義在裡面。三是許多不好表達的需要意會不可言傳的,詩的表達會更接近。言外之意,可謂通靈。有時候看著許多句子感覺不是自己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二)因穩而工。一開始是膽子大,什麼都敢寫,什麼格式都不在乎。再後來就像老司機開車,膽子越來越小,不再“胡然而天,胡然而地”地隨性子亂來了,而是自覺地按照章法去寫,遵從內心的感受去寫,沉下來,扎進去,去解讀,去想象,去實踐。偶然的句子越來越少,努力求工,求正,求本。

(三)因味而美。每個人的氣息都不同,風格各異,但琢磨來琢磨去,感覺真正的好詩,共同點都一樣,就是有韻味,有味道。耐品,耐推敲,耐琢磨。風姿搖曳如挹風,典雅工穩如雨如,清新質樸如問花,都有各自的味道,絕不雷同。好的詩不因詩白而減味,也不會因堆砌典故而多味。

(四)因變而新。隨著老師教誨,同道幫助,詩友切磋,詩道漸寬。知道了師古不泥的道理,求神似而不只是形似。試著突破自我一點點,尤其是在網絡媒體論壇上看到了李子、金魚等體,很受啟發,雖然沒有去“實驗”,但在試著放寬、求變,包括對仗更寬泛,以口語、現代詞彙入詩,賦予詞語新的語境,表達新的含義。

(五)因思而深。雖然苦吟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其實這也是“才”不夠大的一種表現。創作是一件苦差事,學問有限,寫了十年詩之後,儲備用完了,詞彙的組合基本上輪了一遍,意象都用過了,又不想讓自己的詩失於濫熟,不想重複,於是這時就出現了瓶頸。或者寫不出來,或者改不動,古人云,“富於千篇,窘於一字”,袁枚也勸過我等:“詩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則心浮,多改,則機窒”。

詩是文學王冠上的明珠,是“在心尖上作道場”,體貼入微,毫釐可見,關乎本真,關乎內心,是拈花微笑的藝術感受,是用生命來滋養的,同時也在滋養著我們的生命。此生有詩,何其幸也,還是要用心去思考,去感悟。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二、詩的方向

到了瓶頸期,或者說時代發展到現在,古體詩遇到了新時代,該怎麼辦呢?我自己覺得有三個方向。一是問古,二是求變,三是向深。

(一)問古。多看書,向古人學,學什麼?學知識,學技法,學心得體會,學眼界哲理,學雄大氣象。古人的智慧是我們的法寶,師古不泥,泥不泥放一邊,師古是一定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我們不能充分理解、吸收、應用祖上留下的藝術瑰寶,不能發揚光大,是我們沒有盡到心,或者說,沒找到路。

(二)求變。變,就是變法,不拘於一格。變則活。齊白石衰年變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又說,“缶翁衰年別有才”,是說吳昌碩到老了之後特別大膽,敢於創新,於是生髮特別的面目,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當然,我們的變化發展是在繼承基礎之上的發展,“要想繼承好,就得吸收好。”新的時代,有他獨特的新的東西,新的面目,會影響你,同時也需要你來描繪他,這才能成為一個整體,相互映襯,缺一不可。

(三)向深。深,就是深入,深入生活,深入心靈,深入體驗,深入剖析。“詩貴真”。語不真無以為詩,人不真無以為真詩人。真心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熱愛那些愛你和你愛的人和事物。深度決定高度,正如人品決定詩品。要勇於敞開內心,讓陽光照進來,讓更多的光明照進來,也要勇於面對現實,用充沛的真氣把惡俗驅逐出去。同時,深度也是高度,靈魂在高處,但只有俯身向下,思想才能向上。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三、何為好詩

(一)格高。陳師道《珊瑚鉤詩話》:“學詩之道,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高昌:“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他又說:“好的作品都是有核的,格,就是作品的核”。文以載道,格為第一。詩詞是文學藝術王冠上的明珠,格一定要高。現代作家馮唐有個著名的“金線論”,線上的,稱之為藝術,線下的,皆不足論。論斷不至臧否,這種嚴格的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二)情真。劉祁:“夫詩者,本發其喜怒哀樂之情,如使人讀之無所感動,非詩也”(歸潛志)。白居易:“感人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 詩者,根性,苗言,華聲,實義。”所以說情是最主要的,而情必須講一個真字。不是真人,沒有真詩。

(三)意勝。劉攽:詩以意為主,文詞次之,或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世效古人平易句,而不得其意義,翻或鄙野可笑。(中山詩話)。杜牧《答莊元書》:凡文以意為主,以言為輔,以詞采章句為兵衛。未有主強盛而輔不飄逸者,兵衛不華赫而莊整者。……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辭句繞前捧後,是言俞多而理俞亂……是以意全勝者,辭俞樸而文俞高,意不勝者,辭俞華而文俞鄙。這就是說,一旦貼上文化的牌子,詩就變了味道了。同時,詩要做的有趣,一旦端起來寫詩,寫出來的就不是詩了。

(四)韻美。對漢字聲韻的運用,讓詩句讀起來產生抑揚頓挫的變化,及詩句之間聲音的和諧,構成中華詩詞獨特的音樂美。尤以近體詩、詞、曲為最。一是合乎格律,二是符合事體,三是遣詞造句,四是講究音韻,缺一不可。

(五)味淳。劉慶霖老師在點評韋樹定詩詞時說過三條線的理論,一條線是技術,即格律。這是詩詞的基本標識,少了它就不能稱為格律詩詞。第二條線是思想,即詩詞的立意。第三條線是藝術,即藝術思維和藝術地表現。思想加格律只是作文,思想加格律再加上藝術思維和藝術表達,才是作詩。《西清詩話》:“作詩用事,要如釋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此說,詩家之秘藏也。”要有味,必須得有“鹽”。

(六)境曠。詩乃秘事,但絕不封閉。我認為,凡事皆可入詩,大俗大雅,大雅大俗。並且容許多種風格,各有妙處。語要新,但不能刻意博人眼球;典要活,但不能隨處掉書袋。境界要開闊,意向要高遠。既要關照內心,又要關注生活。通過關照內心,體現這個時代。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四、我的詩詞觀

(一)三千年事,一脈相承。詩寫到現在至少三千年了,其勢可緩,但絕不中斷。詩的發展,一是歷史使然,二是規律使然,三是心靈使然。在經過曲折反覆之後,必將歸於本質,歸於本源,歸於傳統。思想感情的表達最方便、最合適的法門,那就是詩。對此要有文化的自信,也必將走向自強。

(二)知白守黑,是上乘法。詩詞,頂尖的藝術。最細微,也最宏大,最講究格式,也最富於變化。作為繼承者,應該為之驕傲,也應該深深地敬畏。知道根基在哪,充分尊重詩道,守法求精,承古知變。可以去打破格律之類,但必須在明白懂得的基礎上、前提下。

(三)宜深宜廣,引之導之。詩的分類。有廣義,有狹義。有面向社會的,有面向個人的。差別很大。所以要包容。容許有各種體、各種變化,容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只有兼收幷蓄,才能發展,才能強大,才能有活力。詩的門檻要低一點,膽子允許大一點。直觀看來,文學似乎一直走在經濟社會的後面,其實不然,文學一直走在前面。詩詞更應該走在前面。

(四)玲瓏剔透,心無掛礙。李敬澤有篇小文講紅樓,說:不到中年,不知道寶玉的好。寶玉這個少年人所含蘊的巨大的悲感,正是古典文學及中國傳統的集中體現。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意識到眼前的一切皆是鏡花水月,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紅樓夢寫的就是一種浩大的虛無之悲:“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清楚地告訴你了。再進一層,作者明知道這個悲,卻將之置於無比的熱鬧當中,繁華的場景,複雜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美麗的詩篇,巧妙的隱喻。終於,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寫詩,必須要明白古典文學及中國傳統的這個背景。只有看透了,才能明白詩的本義,才能寫好詩。因為知道人生本義,所以知道珍惜,知道同情,知道捨得。把人生放到歷史中去看,放到時代中去看,放到自然中去看,放到真正的自我中去看。反過來再看,其它都是細枝末節。真正的詩和詩人,與天地與社會與內心與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的隔閡。

自作詩一首為結語:

若無思想定無神,莫使虛華阻慧真。

道出平常容萬象,和天應地是詩人。

王海亮丨在心尖上作道場——古典詩詞傳承發展之我見

王海亮,河北人,子曰詩社、封龍詩社、半畝塘詩社成員,曾獲2015年《詩刊》陳子昂青年詩詞獎。

作者兼攝影 | 王海亮

編輯 | 章雪芳 審核 | 小樓聽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