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往事之拉幫套

舊社會有錢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這是當時政策允許的。窮苦人家哥兄弟多,有的家庭根本娶不起媳婦。再說大多數年輕的姑娘也不想下嫁到窮人家。年輕力壯的男人,血氣方剛,七情六慾的衝動和無大為後的觀念驅使,誰也不願意打一輩子光棍。當時社會上還有很多家庭,丈夫體弱多病或無能力養家,沒辦法,在丈夫的默許下,妻子再找個男人,幫忙養家,一個女人兩個男人一起生活。娶不起媳婦的青壯男人就充當了這個角色,象駕轅的馬拉車,一個馬拉不動,得配拉套的馬一樣,所以這個樣的男人被民間稱作拉幫套的。有的人家根據提前約定可以過繼給拉幫套一兒或一女,姓氏隨拉幫套的男人。晚上睡覺時有拉幫套人家的女人今天陪自己男人,明天就得陪拉幫套的男人。反正三個人都心甘情願,一家都過的挺和睦的。

關東往事之拉幫套

我記事時我們村的東頭有一戶蔣性人家,只有老頭和老太太兩個人一起生活,但老頭姓張,不姓蔣。蔣家的七個子女都成家分開另過,兩個老人都七十多歲了,但身子板很硬朗。老頭個子高大,七十多歲了幹莊稼活,還很麻利,老太太有點駝背,耳朵還有點聾。我帶著姓氏的錯亂詢問?聽大人們說:“這個張老頭就是拉幫套的,蔣家的男人年輕時抽大煙,把父輩留下的產業揮霍一空,他還體弱多病,無力養活妻兒老小,他就逼迫妻子招個拉幫套的,張老頭經人介紹來到他家,幫他養活一家老小,後來老太太又生了一兒一女,也不知道這倆孩子是張姓的還是蔣姓的,可能只有老太太自己知道孩子是誰的。”那時大人們常常這麼議論,我知道的是這兩個孩子都姓蔣。聽大人們說:老蔣頭六十歲就沒了,他活著時,由於他家住一間半房,臥室是南北炕,蔣老頭領幾個孩子在南炕,張老頭領幾個孩子在北炕。老太太南北炕輪流住。我姑姑和蔣家的小女兒很要好,她時常到我家來玩。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他孩子罵她是拉幫套家的孩子。這比罵她八輩祖宗,比打她還傷她的自尊心,她常常會哭得一塌糊塗。那個時代孩子們的心中,家裡招拉幫套的和女人不正經劃等號,是被人歧視的。其實拉幫套是舊社會窮苦人家被逼無奈的選擇。

關東往事之拉幫套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一夫一妻制,拉幫套成為歷史的過去。隨著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出現《小三》這個新名詞。這或許是破壞別人的家庭,爭得別人家的財產和情分的女版拉幫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