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當下,我國地鐵建設如火如荼,但總是有那麼幾條線,等了很久都沒建成,我們稱之為難產地鐵,跟隨中國e車網的腳步來看看我國有哪些難產地鐵。

北京地鐵

1、北京地鐵8號線三期

北京地鐵8號線(以下簡稱“8號線”)位於北京市域中北部,南起東城區南鑼鼓巷站,北至昌平區朱辛莊站。全長45.6km,設35座車站、2座車輛基地,線路標識色為深綠色。

8號線分三期進行,是北京從開建到全線貫通用時最長的一條地鐵線,用時不低於15年。

歷史情況及進展:

8號線一期工程(奧運支線)於2008年7月19日開通(其中奧體中心站於2008年10月9日開通),直接服務於北京奧運會;

2011年10月15日一期工程停運改造施工。12月31日,二期工程北段開通;12月30日二期工程南段(北土城-鼓樓大街)開通,安德里北街站2015年方啟用。

2018年底,三期工程南段、南延將開通;

預計2021年底,三期工程北段開通;北段居民直呼等不起!

2、北京平谷線

又名北京地鐵22號線,為京津冀首條區域快線,走向為從北京入河北三河市,再進入平谷,將東壩、三河市燕郊、齊心莊、馬坊、平谷用軌道串接起來。

目前已經全線停工,線路重新論證,短期內不開工不上馬,有可能改到中遠期,已經建成部分路段。

3、北京地鐵3號線

地鐵3號線原來和1號、2號線一樣是北京地鐵軌道的老大哥。1956年幾名蘇聯專家來到北京,指導繪製了最早的北京地鐵規劃圖,3號線在圖中首度現身,是一條聯絡東西的骨幹線。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曾經的北京地鐵3號線(青綠色)

北京在建設地鐵2號線時在東四十條站預留了3號線的始發站,但3號線從規劃到開建歷經60年,這個站臺至今未啟用。

推遲原因:

一種說法是,當年北京建完1、2號線後沒錢了,等有資金建設的時候,北京城發展格局已經不同往日,北京得先修其它地鐵,資金和時間上就不允許再開通3號線。

等到21世紀初,北京申奧成功,圍繞奧城地區,北京市花大力氣建設了超過6條地鐵線,其中,3號線西段被4號線奪走,而東段歸屬於機場快軌,聯絡東西的作用幾乎完全失去。

到了2010年,通州新城範圍擴大,發展到朝陽路乃至燕郊一帶,因此要幫助1號線修建一條分擔壓力的輔助線路6號線,6號線部分線路又佔了3號線的規劃

2010年6號線全線動工之後,3號線似乎很難再出現在北京地鐵當中了。

不過,它頑強地活下來了!

在2015年的北京地鐵規劃當中出現了地鐵3號線。定位仍是橫貫北京東西地鐵大動脈。復活的原因是北京人太多,地鐵不夠用,需要再建新線分流。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現在的北京地鐵3號線

2016年1月,3號線正式開工;預計2020年開始鋪軌、2021年通車,屆時,在新線行駛的將是設計最高時速80公里每小時、最大載客量達3560人的A型車,同時將採用全自動駕駛。

4、北京地鐵11號線

在舊有規劃中,北京地鐵11號線即為已建設完成的10號線2期巴溝村、公主墳、勁松段中的巴溝存、公主墳、宋家莊部分和西山線,起訖點分別為宋家莊和香山。

在新規劃中北京地鐵11號線被定位於東西向加密線,主要經過14號線及地鐵10號線南段中間的大片地鐵空白區,並聯絡麗澤商務區和北京西站兩大樞紐。由於11號線尚未上報相關部門批准,因此目前沒有確定的開工時間,使用的編組也沒有確定。

上海地鐵

1、上海地鐵5號線南延

自2002提出,2014年4月獲上海市發改委批准,同年6月開建,

預計2018年通車,上海5號線南延從規劃到建成歷時16年。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此外,上海5號線南延伸二期工程(南橋新城站至海灣站),尚無建設時間表。中國e車網沒有查找到任何動態進展。

2、上海地鐵原16號線(曾以22號出現,現為26號線)

上海地鐵建設的設計和建設中,有一樁神秘的變更: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上海原16號線和17號線

這兩條神秘的線路是:

原16號線:虹口足球場-未來島-上海動物園,分別是東西線路和南北線路

原17號線:寶山工業園區-虹橋火車站-(莘莊),是一條南北線路

但是,上海為了臨港新城的建設,給了現在的16號線番號,並於2013年建成通車;

為了支持青浦新城和大虹橋地區的建設,給了現在的17號線番號,並於2017年建成通車。

根據地鐵粉的考證,原16號線,後來曾以22號線重新出現,而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新出現26號線已經在線路走向上替代了原16號線。所以原16、22成為過去式。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26號線大致走向

從規劃到取消番號,到以22號命名重現,到被26號取代,如今原16號線沿線地區已經是建成區,在市區建地鐵,成本付出大、對地段的拉昇效果小,因此有分析指出,(原16號線)現26號線的開工建設也是有得等了。

另有說法,這條線路部分路段和多條線路平行重複,仍需優化調整。預計將持續難產。

廣州地鐵

1、廣州地鐵9號線

從2009年9月29日開始動工建設,一直到2013所有車站才開工;2017年一期工程全線隧道貫通,同年底開通試運營。這條長21公里的地鐵,所耗工期長達8年。

廣州9號線被戲稱為“久耗線”,難產原因是沿線地質條件複雜,地下溶洞特別多,為國內首次全線在石灰岩地質中敷設的地鐵除了地質結構複雜,9號線還穿越武廣高鐵,施工上必須做到零沉降,因此施工難度十分大,加上增調了兩個車站,使工期延後。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截至2018年7月,廣州地鐵9號線廣州北站地鐵站未能與廣州北站相連通需要前往廣州北站的乘客需從花城路站下車前往。也就是說仍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線貫通運營。

2、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

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全長16.1公里,共設13個車站。線路經過荔灣區的西村、彩虹橋生活區和白雲區的白雲湖、同德圍,串接白雲公園,對緩解同德圍交通壓力有重要意義。

8號線與5號線西村站的換乘點一直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從2012-2017,歷時整整五年才完成對最後一家釘子戶的拆遷工作。8號線北延預計2019年底開通。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在廣州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歷史上,8號線本身是經過多次拆解、組合的線路,而根據2017年底的官方消息,8號線北延未來也將拆解為2條線路。

深圳地鐵

1、深圳地鐵8號線

連接羅湖區和鹽田區的兼具通勤和旅遊職能的深圳地鐵8號線,其沿途大部分臨海,而且經過仙湖、弘法寺、梧桐山、大小梅沙、東部華僑城等深圳眾多著名旅遊景點。

深圳地鐵8號線於2009正式提出建設,期間經歷各種波折,從選擇方案到論證等各環節都顯示命運多舛。人流量與政策限制問題,左右其選擇磁懸浮還是傳統輪軌式地鐵(也有考慮過單軌)。

在磁懸浮和普通地鐵間糾結了N年加上線路是深圳東部至關重要的軌道交通骨幹線,東部軌交入網慢,發展滯後,8號線眾望所歸卻遲遲未落實,以致於最後形成輿論鼎沸之勢。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2015年12月底,深圳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終於開建,預計2019年12月28日投入試運營,開通後將與2 號線三期工程貫通運營,採用與 2 號線相同的系統制式,並且東延至小梅沙。

二期工程時間未定,開通後恢復8號線全線運營。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歷史上,從未有過一條地鐵線,像深圳8號線這樣從線路論證開始,就進入一個全民的公開的制式之爭,深圳是一座足夠開放的城市。

南京地鐵

1、南京地鐵8號線

與南京其它所有地鐵(軌交)線路不同的是,8號線的宿命從一出生開始,就牢牢地與老寧蕪鐵路捆綁在一起。

它是利用老寧蕪鐵路線位上的改造線,不是純粹的新建線。

始建於1933年的寧蕪鐵路,是一條古老的單線非電氣化鐵路。八十多年來為蘇皖兩省物流和客流運輸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南京城市化的發展,這條“郊區鐵路”從邊緣“走進”了主城核心區,截斷了十幾條主幹道,變成了割裂城市的“城中慢鐵”。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寧蕪鐵路穿越南京城

在2004年左右,寧蕪鐵路改線方案提出並明確:寧蕪鐵路複線與滬漢蓉鐵路併線引入南京南站,從主城外大繞改線。於是南京決定在原線位上改建成地鐵8號線。類似上海輕軌3號線,利用老滬杭鐵路內環線和淞滬鐵路高架改造而成。

不過寧蕪鐵路自2004年明確改線至今仍未完成,這也就直接造成了南京地鐵8號線的持續難產。

等不起又放不下,這些中國最難產的地鐵線路有新進展了!(上篇)

根據官方消息,南京地鐵8號線能在2030前開通應該還算不錯了。這又是一條超長的地鐵:設27站,62.3公里。此外,南京難產的地鐵還包括S2號線。

S2號線是規劃中的連接南京市和馬鞍山市的城際軌道交通線,是南京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的一條線路,南京段長4.6公里,馬鞍山段長32.2公里,是一條跨省地鐵,涉及到兩座城市協調對接問題,前期報批問題。馬鞍山人會比南京人更期待這條線,在他們眼中這條線可以被定義為不那麼好落地,難產。

PS:本系列分上下兩篇,敬請期待下篇!文末可留言補充你認為最難產的地鐵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