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假如有一天,你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生命可能只剩3個月,你會選擇怎樣度過?

會恐懼?還是會灑脫地直麵人生?

最近,有這樣一部紀錄片《生命裡》悄然上線,它關注的是一些臨終之人的故事。

當步入人生最後的一刻,人們會怎麼做?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我想要有尊嚴地活著”

上海一處居民區,有幢漂亮的紅色小樓。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這是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這裡所有的病房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安寧病房。

這裡收治的都是癌症晚期的患者。

他們生命所剩時間大多不超過3個月,彌留之際,進入這間特殊病房,保有尊嚴地告別塵世。

罹患乳腺癌的魯勝蘭自願來到這裡,她說,不想死在女兒家裡。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護士問她,很多人來到這裡會不適應,有可能一覺醒來隔壁的人就會離開,會不會有壓力?

她說,不緊張,沒有壓力。

身患胃癌的汪明昌老人喜歡音樂,過去每週末,他都會和妻子吃早茶。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住進來前,他明確地告訴醫生,不要進行任何積極性的搶救和治療。他說,不想沒有生活質量地活著。

面對死亡,有人擔心,因為對親人和未竟之事仍有牽掛;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有人坦然,淡定地提前挑好自己的遺像,掛在床頭。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在這裡,醫生和護士的首要職責不是救死扶傷,而是通過細緻的照料,儘可能減輕病人臨終前所受的痛苦,給予他們最後的尊嚴。

他們幫病床上的奶奶去看望她的老伴;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握著病人們的手,說著安撫的話;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盡所能幫助臨終之人完成他們的心願。

他們所做的,正是“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主要是給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包括心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全面照料,使臨終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生命質量得到提高。

生命的進程無法迴避。有人說,“最後的病房”聽起來冷酷,但是每一個來到這兒的人都感受到了溫暖。

“我們最缺的是生死教育”

1988年7月,天津醫學院崔以秦教授率先倡導建立起中國第一所臨終關懷研究中心。

但是,臨終關懷已在國內發展三十年的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忌諱談死亡。

看著患者的病房,有人說:“這個病房挺好的,裝修得很漂亮”;

另一個家屬卻說:“好有什麼用,到這樣的病房來都是等死的……”

小樓的外面,居民樓的窗戶上都掛著鏡子,護士說,他們覺得這邊“很晦氣”,鏡子反光,可以把晦氣“反回去”。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醫生說,我們最缺的是生死教育。人們只認為“優生”才是一個問題,但是有沒有想過,“優死”也是一個人的權利

魯勝蘭老人坦言,自己也曾想過自殺,但想到孩子們,就放棄了。

死亡,是生命走到盡頭的過程,但卻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在面對親人的離去時,很多人無法接受,卻也沒有掌握好的方法。

醫院裡曾經送來一位病重的老人,他全身都有大小便殘留,長了褥瘡,手腳指甲有些變黑甚至腐爛。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這竟然是一位大學英語教授。

他只有一位兒子,家人不僅缺乏專業醫學知識,也不太會照顧。到醫院後,醫護人員立即進行了全面的清洗療護。

老人不能說話,但在這裡能得到細心的臨終關懷和照顧,體面地離開。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因為難以說出再見,我們始終不敢面對真正的離別——

我們恨不得所有醫學科技都能派上用場;

我們總願相信活下去總比離開更要強;

我們希望即使離開,也要“完完整整”。

但是,這樣真的也是他們的意願嗎?

汪明昌希望死後一切從簡。老婆告訴他,“死了不是你說了算了。

得過六個癌症的沈阿姨,有一個最大的願望: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為種種原因,她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調研部常務副主任、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老年保健與臨終關懷專業委員會主任施永興說,中國臨終關懷仍處於初期階段,很難發展的主要原因缺乏死亡教育,大部分醫務人員對此接觸較少,以及財務負擔等。

他認為,應創新的不是技術性的,而是文化層面的。

面對死亡,人們感到無力,但是能自主地選擇人生最後的階段,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離開

有網友說,臨終關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社會課。

負責旁白的演員萬茜在微博寫下,“直麵人生最後的旅程,是勇氣上的考驗,也是方法上的思索。”

當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告別?

被稱為“抗癌鬥士”的哈爾濱女孩兒王越,曾經給過一個答案:

笑著說再見。

她生前罹患胃癌,有兩個月沒吃一口東西,全靠營養液維持生命。但她在生命進入倒計時後,她決定,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會。

如果生命只剩3個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我想在活著的時候,開一次追悼會,和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告別。”

“我會穿著我喜歡的衣服,擺滿鮮花,我會對來賓的衣著有要求,我的口號就是‘天堂人間,我的愛與你們同在’。”

她笑著和到場的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精彩的一生,說自己的一生沒有留下遺憾。

歷經一生,我們有朝氣蓬勃的時光,也終將直面病痛、老態龍鍾的一刻。

面對親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予最多的陪伴,讓他們能在最後的時光,勇敢地、樂觀地度過。

反思自己,我們也要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在最終的告別到來時,能笑著說出:我這一生沒有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