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想綜述及對中國發展的啓示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全球技術地圖

創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資訊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本文是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對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解讀和思考,並提出對我國發展的啟示。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核心觀點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耶魯大學的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羅默(Paul M. Romer),以表彰其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研究中的貢獻。此次獲獎的兩個主題共同指向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依賴要素轉向依靠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本建設;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增強,“汙染防治”提高到三大攻堅戰的位置,經濟不再片面追求GDP規模,注重環境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梳理兩位諾獎得主的主要經濟思想和理論貢獻,同時提出對中國經濟的啟示與建議。

經濟學圍繞“經濟為什麼會增長?”、“經濟為什麼會波動?”形成了經濟增長和週期理論。各流派的經濟學家提出各種理論解釋分析,尤其是對經濟增長的探索不斷推進,亞當·斯密的社會分工、馬爾薩斯的人口決定、馬克思的兩部門再生產理論、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等均解釋了經濟增長的動力,但現代增長理論的起點是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出現,索洛模型意味著現代增長理論的成熟。索洛模型提出人口增長率、儲蓄率和技術水平決定經濟增長,但是技術水平(全要素生產率TFP)是外生變量,該模型並未回答什麼決定技術水平,沒有解釋長期經濟增長的真正來源。與此同時,新古典增長理論始終無法解釋兩大現實問題:各國經濟的長期持續增長問題、不同國家人均收入存在的巨大差異問題。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羅默、盧卡斯等人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以“內生技術變化”為核心的全新經濟增長理論。羅默建立了內生技術變化的長期增長模型,認為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大部分的技術進步源於市場激勵而致的有意識的投資行為,即技術是內生的;創新能使知識成為商品,知識和人力資本具有規模收益遞增,從而能夠促進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羅默的內生增長理論具有較強的政策意義,核心主張是投資教育和提高研究開發的人力資本存量等促進技術進步的政策措施十分必要。

經濟學的核心是實現有限資源的最優配置,追求資源約束下的效用最大化。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約束之一是其所處的自然環境。諾德豪斯致力於研究的問題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如何影響自然環境,自然環境變化又將如何作用於人類社會,人類要怎樣才能實現與自然的良性互動,具體表現為碳排放、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主張建立全球碳稅機制和用“淨經濟福利指標”衡量經濟產出,奠定了“綠色GDP”核算的理論基礎。

當前我國正轉型高質量發展,兩位諾獎得主的經濟思想對我國發展具有重要啟示和政策意義:1、加強科技研發和教育投入,向基礎科研傾斜,降低高科技企業的增值稅稅率,探索人力資本和知識密集型行業人員工資的增值稅抵扣,落實並繼續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的措施,提高創新能力和人力資本。2、改革科技管理體制,賦予研究人員更大的自由度,預算管理上放寬薪酬發放的限制,賦予科研人員科研產權以激發積極性。3、加強產權保護,穩定科研人員和企業家信心以利於長期投資。4、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間的知識、科技交流與合作。5、通過大幅降低關稅、減稅清費、放開行業管制、打破壟斷等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開放,引起外資和民間資本,促進市場競爭、知識外溢、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6、完善環境保護相關的制度安排與政策執行,適時開徵碳排放稅,作為地方稅,提高資源稅稅率,將高汙染、高耗能行業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並提高消費稅稅率。7、提高環保政策制定的專業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懶政和惰政,尤其要避免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誤傷。

正文

一、羅默與諾德豪斯生平簡介

羅默(Paul Romer)是內生增長理論的創建者,提出“憲章城市”理論,集學者、創業者、世行官員身份於一身。羅默於1983年獲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羅徹斯特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和紐約大學任教。1986年,羅默在《收益遞增經濟增長模型》中提出了內生經濟增長模型,認為人力資本、知識投資和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源泉,是內生增長理論的創建者。羅默在城市化研究方面提出“憲章城市”理論,認為制度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發展中國家可以香港為藍本,闢出一塊試驗區,借用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將該實驗區交給發達國家託管,並計劃在洪都拉斯將該理論付諸實踐,但因被質疑為“殖民主義”的新形式而未能實現。羅默還是成功的創業者,2001年創立以“知識付費”為主要模式的Aplia,Aplia彙集各類科目與權威教科書相對接的網上預習、複習、網上測驗等功能。羅默曾專任總裁,後將Aplia出售給Cengage Learning。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羅默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

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是環境經濟學的開拓者,奠定“綠色GDP”核算的理論基礎,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研究美國經濟週期,提出“機會主義週期理論”,因與薩繆爾森合著教科書《經濟學》為公眾所熟知。諾德豪斯於1967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薩繆爾森和索洛等經濟學大師,其間接觸的“外部性”理論成為其後續經濟學成就的重要思想來源,此後他一直在耶魯大學任教,現為耶魯大學的“斯特林經濟學教授”。諾德豪斯運用“負外部性”研究環境與經濟的關係,並將家政服務、社會義工等活動納入GDP核算,奠定“綠色GDP”核算的理論基礎。諾德豪斯相對其他經濟學家,重視政治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研究美國經濟週期,提出“機會主義週期理論”,認為政黨政治與經濟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布魯金斯經濟活動小組的成員和高級顧問,於1977-1979年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並曾在國家科學院的多個委員會任職。其研究領域覆蓋宏觀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資源經濟學,並因與薩繆爾森合作著名教科書《經濟學》而被公眾所熟知。

二、主要經濟思想與理論貢獻

羅默與諾德豪斯研究的主題共同指向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一)羅默“內生增長理論”:知識、技術和創新是經濟增長動力

亞當·斯密的社會分工、馬爾薩斯的人口決定、馬克思的兩部門再生產理論、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等均解釋了經濟增長的動力,但現代增長理論的起點是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出現,索洛模型意味著現代增長理論的成熟。索洛模型提出人口增長率、儲蓄率和技術水平決定經濟增長,但是技術水平(全要素生產率TFP)是外生變量,該模型並未回答什麼決定技術水平,即未能夠解釋長期經濟增長的真正來源。與此同時,新古典增長理論始終無法解釋兩個現實問題。第一,各國經濟的長期持續增長問題。經濟增長率的長期數據表明人均產出的增長是遞增而非遞減的,而新古典增長理論建立在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的前提,資本的邊際產品增長率是趨於下降的,而技術是外生變量得不到解釋。

第二,不同國家人均收入存在的巨大差異問題。按照新古典增長理論從長期的發展看,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是可以與發達國家趨同的。但根據以往資料,隨著經濟的發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有不斷拉大的趨勢。經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末期經濟增長理論的黃金時期,1970年代初期以來,有關增長理論的文章突然從西方各主要學術期刊上基本消失了。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羅默(1986)、盧卡斯(1988)等人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摒棄了新古典增長理論的核心假設,提出了以“內生技術變化”為核心的全新的經濟增長理論,探討了長期增長的可能前景,經濟增長理論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第一個內生增長模型:技術內生,知識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

1983年羅默在芝加哥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動態競爭分析中的外部性和收益遞增》,被視為新增長理論的代表作。該文提出了經濟學中最古老的問題之一:在以收益遞減和稀缺為特徵的物質世界中是什麼維持經濟的增長?

1986年羅默在此基礎上發表了著名的論文

《收益遞增和長期增長》,文章構建了一個具有內生技術變化的長期增長模型。該模型假定完全競爭並採用收益遞增和技術外部性來解釋經濟增長。羅默認為特殊的知識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知識和人力資本不僅能使自身形成遞增收益,而且能使資本和勞動等要素也產生遞增收益,從而整個經濟的規模收益遞增,保證了經濟的長期增長。

該模型的經濟意義和政策含義在於:(1)知識能夠提高投資收益率,解釋了收益率隨著時間變化以及各國經濟增長率不一致的原因。(2)與資本一樣,知識是一種生產要素,國家必須以對待機器投資的同樣方式對待知識投資。(3)由於過去的資本對知識積累是有益的,因而存在著投資促進知識、知識促進投資的良性循環。這意味著,投資的持續增加能夠長期地提高一個國家的增長率,這一點突破了傳統理論的觀點,同時說明規模經濟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國總可以比小國增長得快,從而推翻了新古典絕對趨同的結論。

該模型的缺陷:完全競爭的假設條件限制了模型的解釋力和實用性,無法較好地描述知識和技術商品所具有的非競爭性和部分排他性的特殊屬性。因此,羅默開始在壟斷競爭的假設下研究經濟增長問題。

2、第二個內生增長模型:四要素三部門模型,投資教育和提高研發的人力資本存量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引致經濟增長

1990年羅默在《內生技術進步》中又提出了他的第二內生增長模型,即四要素三部門模型。該模型有三個基本前提或假定:第一,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核心;第二,大部分的技術進步源於市場激勵而致的有意識的投資行為,即技術是內生的。第三,創新能使知識成為商品。羅默特別強調知識商品的特殊性:使用上的非競爭性(nonrival)和佔有上的部分排他性(partially excludable)。由此產生了兩個重要結果:(1)使用上非競爭性的商品可以無限地累積增長;(2)不完全的排他性和不完全的獨佔性使知識可以產生溢出(spillover)效應,經濟具有長期的收益遞增性。

該模型的經濟可分為三個部門:研發部門、中間品生產部門和最終品生產部門,研發部門把知識產品賣給中間品部門用於生產機械等,中間品部門將產品賣給最終品部門,研發部門因知識的部分排他性(有期限的知識產權保護期)獲得利潤。有四種投入要素:有形資本、非熟練勞動力、人力資本和技術水平。人力資本指熟練勞動力,用受教育的時間來表示,人力資本水平在所有經濟中短期是固定的,技術水平隱含在先前的創新產品之中。知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人力資本,它具有競爭性;二是技術水平,它是非競爭性的,可實現無限的增長。模型假定人口是固定的,人力資本用於最終品生產和新知識的生產。

該模型的經濟含義和政策結論是:(1)增長率隨著研究的人力資本的增加而增加,與勞動力規模以及生產中間產品的工藝無關。大力投資於教育和研究開發有利於經濟增長,而直接支持中間品的投資政策無效;(2)

人力資本的規模是至關重要的,居民的文化程度對產出的收益遞增必不可少。一個國家必須盡力擴大人力資本存量才能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經濟落後國家人力資本低,研究投入的人力資本少,增長緩慢,經濟將長期處於“低收入的陷阱”。(3)由於知識的溢出效應和專利的壟斷性,政府的干預是必要的。政府可通過向研究者、中間產品的購買者、最終產品的生產者提供補貼的政策,實施有期限的知識產權保護,以提高經濟增長率和社會福利水平。(4)開放有利於增加知識和技術的生產與積累。

3、羅默的政策主張:投資教育和研發,促進技術進步

羅默的政策主張核心觀點是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投資教育和提高研究開發的人力資本存量等促進技術進步的政策措施十分必要。

羅默既不贊成新古典市場調節的政策建議,也不同意凱恩斯主義的主張。他認為,

政策不應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濟週期的治理上,而應著力促進發展新技術的各種政策,忙於進行“微調”和尋求操縱“軟著陸”的方法是不對的。政府應較少地投資基礎設施,使基礎設施投資私人化是正確的選擇。政府應補貼以大學為基地的科學和技術的開發,或建立法律框架以鼓勵風險資本和資本的自由流動等。對於科技政策,羅默認為大學的作用在於探索基本的概念,著眼國家的安全和需要,追求長遠利益。大學不應以商業和經濟為目的,應給大學提供良好的環境,不能把大學裡的研究推向私人部門。

(二)諾德豪斯:開拓環境經濟學,研究碳排放、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

經濟學的核心是實現有限資源的最優配置,追求資源約束下的效用最大化。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外部約束之一是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某地能源或礦產的發現帶來繁榮,資源的耗竭又引發衰落,不同地區之間通過自由貿易交換資源,或發動戰爭掠奪資源。在討論人與自然的關係時,經濟學家更關注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稀缺性,

典型代表如羅馬俱樂部《增長的極限》,而往往忽視自然環境承載力的有限性,低估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產生的不良後果

近年來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幾十年一遇的災害時有發生,其中一個重要誘因便是全球變暖,背後則是人類活動帶來的大量碳排放。諾德豪斯致力於研究的問題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如何影響自然環境,自然環境變化又將如何作用於人類社會,人類要怎樣才能實現與自然的良性互動,具體表現為碳排放、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

1、氣候-經濟綜合評估模型:經濟活動與氣候變化的交互影響

諾德豪斯對該領域的研究始於1970年代,當時科學家越來越關注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全球變暖問題及其可能引發的後果。該領域屬於交叉學科,自然科學可以查明全球變暖的前因後果,但缺乏對經濟活動與政策制定的理解;經濟學擅長於後者,但對前者無能為力。諾德豪斯集自然科學與經濟學之所長,在索洛增長模型中納入碳排放帶來的全球變暖的負外部性,開創性地構建了一個關於全球經濟-氣候系統的簡單、動態且量化的模型框架,即

綜合評估模型(IAMs),以研究經濟活動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雙向反饋循環。該模型框架能夠模擬經濟和氣候在不同的自然、市場與政策假設下如何共同演化,進而在不同的全球場景和政策干預中做出最優選擇

諾德豪斯的綜合評估模型(IAMs)包含三大相互作用的模塊:

碳循環模塊分析了全球的CO2排放如何影響大氣中CO2的濃度,刻畫了CO2排放如何在三個碳庫(大氣、海洋表面和生物圈、深海)之間循環。該模塊構建了大氣中CO2濃度的時間曲線。

氣候模塊分析了CO2及其他溫室氣體的大氣濃度如何影響進出地球的能量流之間的平衡,刻畫了全球能量收支隨時間的變化。該模塊構建了氣候變化關鍵指標(全球氣溫)的時間曲線。

經濟增長模塊分析了經濟主體如何運用資本、勞動和能源進行生產活動,描述了不同的氣候政策(碳稅或碳配額)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和CO2排放。該模塊構建了GDP、社會福利和全球CO2排放的時間曲線,以及氣候變化造成破壞的時間曲線。

上述三大模塊共同組成了一個簡單、動態交互的世界模型,有兩大版本:區域綜合氣候-經濟(RICE)模型以及動態綜合氣候-經濟(DICE)模型。諾德豪斯的綜合評估模型(IAMs)能夠模擬出保持現狀或者採用不同政策干預產生的結果,有助於將市場經濟引向平衡社會成本與收益的合理碳排放水平。

2、諾德豪斯的政策主張:碳稅和綠色GDP核算

諾德豪斯建議,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最高效方式是建立全球碳稅機制。環境汙染具有較強的負外部性,一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進大氣層,引發全球變暖,最終造成他國受損。環境汙染的總成本並不完全由汙染者自身承擔,從而導致汙染高於均衡水平,社會福利減少。政府需要通過徵收庇古稅來糾正負外部性,使用碳稅或碳交易等政策干預抑制溫室氣體排放。諾德豪斯的量化模型為計算最優的碳稅安排提供了條件。

考慮到外部性問題,諾德豪斯和託賓提出了

“淨經濟福利指標”(net economic welfare),主張把城市中的汙染、國防開支和交通堵塞等經濟行為產生的社會成本從GDP中扣除;同時加入以往通常被忽略的經濟活動,例如家政服務、社會義工等,奠定了“綠色GDP”核算的理論基礎。

3、機會主義週期理論:政黨政治對經濟週期的影響

諾德豪斯是一位研究興趣廣泛且高產高質的經濟學家,除了上述環境經濟學方面的卓越貢獻以外,他在宏觀經濟學領域也有突出表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75年發表的《政治經濟週期》,被引次數高達4786。諾德豪斯在該文中提出了“機會主義週期理論”,認為政黨政治會對經濟週期產生顯著影響。

在以往的經濟週期理論當中,政府通常扮演超然無私的社會計劃者的角色,其主要職責是進行逆週期調控以平抑經濟波動。但是事實上組成政府的政黨和官員都是理性自利的經濟個體,其機會主義行為是經濟週期波動的重要來源之一。對於執政黨和在任官員來說,最重要的是下屆連任。而選民具有兩大特點:一是根據通脹和失業等經濟表現選擇是否支持,二是較為短視,近期的經濟表現對其投票決策影響更大。因此執政黨和在任官員會採取機會主義行為,在選舉之前通過財政擴張等方式刺激經濟來吸引選票,在選舉之後再進行政策緊縮彌補赤字抑制通脹。

定期選舉和政黨操縱導致經濟出現週期性的擴張和收縮,從而使經濟呈現出顯著的政治週期。

三、對中國發展的啟示

羅默提出的經濟增長動力源於知識技術的生產,諾德豪斯提出的環境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對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諸多啟示。

1、加強科技研發和教育投入,降低高科技企業的增值稅稅率,探索人力資本和知識密集型行業人員工資的增值稅抵扣,落實並繼續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的措施,提高創新能力和人力資本。近年來我國科研投入增速較快,研發支出/GDP達到2.1%,但與美國的2.7%仍有差距,更低於韓國和日本,總投入為美國的1/2,每百萬人口擁有的研發人員僅為美國的1/4。在研發支出構成中,我國側重應用研究,基礎研究與美國比低11.8個百分點。因此,第一,繼續加大研發和教育投入,調整支出結構,向基礎科研傾斜,提高經費使用效率。第二,降低高科技研發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第三,針對人力資本和知識密集型企業難以取得足夠增值稅抵扣的情況,探索員工工資的增值稅抵扣。第四,目前研發支出加計扣除比例已經提高到75%,需全面落實並加大力度逐步提高至100%。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改革科技管理體制,賦予研究人員更大的自由度,預算管理上放寬薪酬發放的限制,國外經驗表明人員費是基礎科學研究經費支出的主要部分,賦予科研人員科研產權以激發積極性。強化多來源的成果評價機制,區分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基礎科學研究的評價體系。基礎科學成果由學術共同體評價,聘請國際科研人員,主要考核其對學科發展的意義;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由第三方應用部門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評價。加強基礎研發,降低政府機構研發的比重,提高高等院校研發經費的比重。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夯實基礎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投入,放開教育行業管制,改革教育理念,充分給予學術討論的自由,生產思想與人才。與美國比,我國學前教育較好,但高等教育嚴重滯後。

3、加強產權保護,穩定科研人員和企業家信心以利於長期投資。知識技術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產權保護的缺失將導致技術創新放緩,研發投入不足。要實現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除了支持高校等科研機構的基礎性研究以外,還要建立適當的產權保護制度,充分保障技術創新的未來收益,激勵科研人員和企業家積極投入應用性研究,實現長期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4、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間知識、科技的交流與合作。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開放經濟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從而促使經濟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經驗也表明,開放的國家經濟發展速度顯著快於封閉的國家。

5、通過大幅降低關稅、減稅清費、放開行業管制、打破壟斷等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開放,引入外資和民間資本,促進市場競爭、知識外溢、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當程度上要歸功於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所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當前中國的生產效率相比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進一步開放帶來的競爭和技術引進將助力中國實現經濟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6、完善環境保護相關的制度安排與政策執行,適時開徵碳排放稅,提高資源稅稅率、改革消費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汙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堅戰之中。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加強環保,可以適時開徵碳排放稅,作為地方稅,提高資源稅稅率,將高汙染、高耗能行業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並提高消費稅稅率。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7、提高環保政策制定的專業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懶政和惰政,尤其要避免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誤傷。環境汙染的外部性存在代際和區域之間的不平衡,經濟和環境之間存在複雜的動態交互作用,因此環保政策的制定需要科學的分析框架和專業的智力支持。制定環保政策時要考慮經濟個體的激勵約束,通過激勵相容達到最優效果。要通過完善而長期的制度安排抑制汙染排放,而不是採取運動式的行政手段一刀切關停相關企業。

四、代表性文章

羅默主要的學術論文:

"Growth Cycles", with George Evans and Seppo Honkapohj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8).

"Preferences, Promises, and the Politics of Entitlement"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hild Care, Education, Medical Care, and Long-Term Care in America, Victor R. Fuchs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New Goods, Old Theory, and the Welfare Costs of Trade Restriction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No. 43 (1994), pp. 5–38.

"Looting: The Economic Underworld of Bankruptcy for Profit" with George Akerlof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 William C. Brainard and George L. Perry (eds.), 1993, pp. 1–74).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with Luis Rivera-Batiz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VI, May 1991, pp. 531–55).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ober 1990).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ober 1986).

"Cake Eating, Chattering and Jumps: Existence Results for Variational Problems" (Econometrica 54, July 1986, pp. 897–908).

諾德豪斯主要的學術論文:

“Resources as a Constraint on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64, No. 2, 1974.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April 1975.

“Economic Growth and Climate: The Case of Carbon Dioxid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77.

“How Fast Should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72, 2, May 1982.

“A Sketch of the Economic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1.

“To Slow or Not to Slow: The Economic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The Economic Journal, July 1991, vol. 101, pp. 920-937.

“Rolling the 'DICE': An Optimal Transition Path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es,”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vol. 15, 1993, pp. 27-50.

“A Regional Dynamic General-Equilibrium Model of Alternative Climate-Change Strategies,” with Zili Ya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6, No. 4, September 1996, pp. 741-765.

https://ideas.repec.org/e/pro45.html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illiamdnordhaus/cv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作者丨任澤平

來源丨澤平宏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