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綠色航空器 垂直起降 適航性

字數:3038 閱讀時間:6 分鐘

電動航空技術創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彰顯出蓬勃生機及巨大的市場前景,是自噴氣時代以來航空業最重大的技術創新,將對世界航空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也可能給中國通用航空帶來難以想象的變革。電動航空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中國業界還是具有很強的技術與市場的嗅覺,已經在積極推動電動航空在國內的發展,比如去年舉行的國際電動航空論壇,今年將再次舉辦。為了給大家介紹更多關於國際與國內電動航空的發展情況,提前探秘該新興領域的市場與技術前景,我們有幸接觸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曙光,她將與大家分享對電動航空最新的觀點與看法。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訪談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Q

通航業內人士都看到,北航在通航方面的研究與參與頗多,作為北航的教授,您對目前中國通航的發展形勢是怎麼看的?

張曙光:通用航空既指通用航空運行,也指通用航空運行的航空器製造。目前中國通用航空的作業量和航空器製造總量都很有限。對於中、美兩個國土面積相當,GDP也可比擬的國家,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多,而中國相對於美國,在冊通用航空器數量約1/1000,通航作業時間約3/100,通航飛行員數量約0.6%,差距很大。提供的通用航空器主要有Y-12、小鷹500、運-5等產品,數量和規模也比較小。總體發展速度遠低於行業曾經的預期和熱度。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關於此問題,很多專家都有深度分析和討論。我的基本看法是:一,前景很樂觀。中國地域、人口、經濟增長的優勢,提供了通航發展的重要基本要素。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知道意見》是重大決策部署,中國民航局、各地政府等都積極響應。二,在逐漸解除各種行政性制約的過程中,通航市場本身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通航市場規模小和運營成本高是相互制約的困境。要打破這個困境,需要發展的時間,也需要創新性的經營模式。三,人才是本質性的制約因素。既需要運營人才,尤其飛行員,也需要製造業的人才。現在通航飛行員基數太小,更不用說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對於製造業來說,目前的趨勢是全球合作,這本身是好事,但是不難發現,併購的國外企業要繼續發展好,其實很有挑戰。所以,這個過程難以一蹴而就,需要點耐心。四,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將飛行安全置於首位,否則不能持續發展。特別想強調,安全不是要保守,而是要主動建立控制風險的理念和體系,也需要有所投入。以近期的一些安全事件為例,深層次發掘,都是有機會避免的。對於製造業,就是要重視適航問題,建立相當的適航能力。

Q

電動航空是航空業新興的一種技術,也是航空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那麼這個趨勢的到來將給中國通航產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張曙光:電動航空器依靠電動機取代燃氣發動機驅動,運行中可以零排放,而且避免了發動機噪聲,乘坐舒適性可明顯提升。目前主要有太陽能、蓄電池和燃料電池驅動等三種純電動方式。除了綠色環保的特點外,電動航空器還有以下特點:1. 在設計上,以往燃氣航空發動機推進的飛機設計,有“一代航空發動機,一代飛機”之說,也就是飛機的設計首先依據可得到的發動機而確定一些基本特徵。電動航空器靈活很多,可以根據用途優化確定佈局形式(常規和非常規)以及起飛重量等基本特徵參數;2. 省去了複雜的燃氣航空發動機及其系統的連接,結構設計和維修都明顯簡化;3. 電力方面的費用比燃油費用,一般可明顯降低運行費用。此外,電動航空器作為新興的航空器技術,往往和新型的電子技術、智能技術結合,增添了這一類航空器的時代感和魅力。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當然,作為新興的技術,存在許多挑戰,例如目前蓄電池和燃料電池能量密度比較低,而太陽能飛機則必須提供足夠大的尺寸,且電動力有新的安全問題需要關注。此外,電動力推進系統關鍵部件成本高,對天氣和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待加強和驗證。

據我所接觸的情況,目前美國、德國以及歐洲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電動航空器技術。瀋陽銳翔RX1E是國內第一個取得型號合格證的有人駕駛電動飛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很有標誌性。

由於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很多資本非常關注這一新技術航空器,而國外的在研型號,也積極瞄準中國。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Q

雖然電動航空剛剛顯露端倪,但咱們中國業界非常敏銳地捕捉到這個趨勢信息,從去年開始就舉辦國際電動航空論壇,今年已經第二屆了,而且幾乎把全球在從事電動航空的“咖”級人物都請來了,引起了國內和國際很大的關注,您怎麼看這個論壇的舉辦帶來的影響和歷史意義?

張曙光:在中國舉辦國際電動航空論壇,既有巧合,也有中國目前通用航空業的態勢所蘊含的必然。毫無疑問,論壇的召開,對促進中國電動航空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據我所知,去年的論壇召開後,催生出標誌性的中外合作項目。

Q

我們看到您也收到主辦方邀請作為演講嘉賓,那麼您這次在電動航空論壇上希望跟大家分享什麼樣的話題?

張曙光:我現在花不少精力研究適航問題,這次主要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適航性。

Q

我們看到這次論壇來了非常多國際典型的電動航空企業代表,那麼咱們國內電動航空發展現狀如何?電動航空器的適航取證方面情況如何?

張曙光:如前,銳翔RX1E是國內第一個取得型號合格證的有人駕駛電動飛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很有標誌性。當然,很多小型無人機也使用電動力,但一般主要討論幾百公斤以上較大起飛重量的飛機或旋翼機。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Q

與傳統航空發動機相比,採用電動發動機,它有什麼優勢?這些優勢將會給航空業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張曙光:優劣勢見問題2。在很長的時間內,還是以燃氣發動機航空器為主,特別對於大型飛機。電動航空器逐漸由小裝載開始發展,最終取代燃氣發動機或許是電動航空發展的“終極”目標。

Q

有人說傳統航空發動機,我國與歐美有較大的差距,但是在電動航空領域,我國跟他們都處於同一水平,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您覺得這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哪裡?我國需要做些什麼才能抓住這樣的機會?

張曙光:好像已經有很多人不喜歡“彎道超車”這個說法。電動航空器僅僅用電驅動取代燃氣驅動,其它在飛機研製所有的要素中,例如系統工程、佈局和優化設計、材料和加工、安全性可靠性、供應鏈管理等等方面,電動航空器和傳統燃氣發動機驅動航空器完全一樣。

我們要做的,是珍惜潛在市場環境帶來的機遇,積極佈局謀劃,紮實做好工作,尊重人才,創出電動航空的新天地。

Q

北航目前在電動航空領域有涉足什麼方面的研究?

張曙光:我所在的團隊,從發展“綠色航空器”的角度出發,2012年起開始研究基於電推進的新型航空器技術,研發了若干的縮比技術驗證機和地面試驗系統,獲得了一些關鍵性概念和積累。正因為如此,2015年11月首次在北航召開了小型電動航空國際論壇,那次論壇Willi Tacke先生參加了,對於舉行現在的大型國際論壇應該具有激勵作用。目前北航團隊新一輪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發展“綠色航空器”,中國通航市場的潛在機會即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