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眨眼、嘴角抽動無法睡個安穩覺 6年時間女子眼睛變小嘴變歪

頻繁眨眼、嘴角抽動無法睡個安穩覺 6年時間女子眼睛變小嘴變歪

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術中應用電生理監測進行微血管減壓手術成功治癒二十餘名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患者

頻繁眨眼、嘴角不自主的持續抽動……這樣的症狀折磨了劉女士近六年的時間。期間,她嘗試了多種方法進行治療:口服藥物、肉毒素注射、針灸等等,但都不能讓她徹底擺脫困擾。近日,劉女士在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五病房接受了術中電生理監測下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手術,終於徹底治好了她多年的心病,也讓她舒舒服服的睡了六年來的第一個安穩覺。

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主任蔣傳路介紹,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在黑龍江省內率先開展術中應用電生理監測技術進行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手術五個月以來,已經成功治癒了二十餘名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頻繁眨眼、嘴角抽動無法睡個安穩覺 6年時間女子眼睛變小嘴變歪

趙哲峰副教授為患者緊張手術中

頻繁眨眼、嘴角抽動 竟是患上面肌痙攣

家住齊齊哈爾市的劉女士,今年50歲。6年前,劉女士發現自己的右側眼皮經常會不自主的跳動,雖然控制不住的眨眼讓她心煩意亂,但好在每次持續時間不長,幾分鐘後就會緩解。最初,劉女士以為自己是工作壓力大,上火了,便吃些口服藥,因為沒有見效,便又開始嘗試貼膏藥、針灸和理療,誰知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還加重了。不僅右眼不自主的跳動越來越頻繁,右側嘴角也開始跟著抽動,甚至睡覺時,還常常會因為無法控制的眼皮跳動而醒過來。時間一長,劉女士的右眼變小、右側嘴角也變歪了。這樣的日子讓劉女士痛苦不堪,到當地醫院檢查後,竟是患上了面肌痙攣。

經人介紹,劉女士來到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經過神經外科主任蔣傳路和五病房主任胡韶山的會診,決定為患者實施目前治療該病最有效的手術方式,即術中應用電生理監測進行微血管減壓手術,幫助患者擺脫困擾。術中,五病房王曉峰副主任負責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趙哲峰副主任為患者進行面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緊張手術,手術圓滿成功,患者術後第二天所有症狀完全消失。

面肌痙攣為何青睞中老年人

趙哲峰副主任介紹,面肌痙攣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常常表現為一側眼皮和嘴角不自主、持續性的抽動,主要原因就是顱內血管壓迫面神經出腦幹的根部引起的面部抽搐發作。該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疲勞、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都會加重面肌痙攣的症狀。

談到面肌痙攣的發病原因,趙哲峰副主任表示,“隨著年齡增大,顱內血管發生硬化移位,有些血管就容易和麵神經接觸並造成壓迫,引起面神經出現脫髓鞘改變,造成神經纖維之間電流‘短路’,引發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在東北地區,面肌痙攣的患者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主要是由於東北地區動脈硬化的患者很多,出現動脈硬化後,血管容易變形移位導致壓迫。這也是面肌痙攣為什麼會中年以後出現的原因。”

術中應用電生理監測進行微血管減壓手術 有效率高達90%以上

蔣傳路教授強調,目前對於面肌痙攣並沒有特效的藥物,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微血管減壓手術,該手術原理就是通過微創手術,將壓迫在面神經根部的責任血管遊離,從而徹底解決面部抽搐的症狀。該手術成功的關鍵就是責任血管的判定,特別是有些患者責任血管比較複雜,即使經驗豐富的腦外科醫生也會出現責任血管判斷錯誤甚至遺漏的情況,導致術後患者症狀緩解不理想甚至復發。

因此,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在黑龍江省內率先引進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通過該技術可以輔助手術醫生在術中確定責任血管,特別是壓迫血管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有效率能達到90%以上,明顯降低了手術併發症,縮短了手術時間,為患者節省了醫療費用。

此外,胡韶山教授提醒,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患者切勿針灸治療。這主要是因為針灸是通過機械刺激作用於肌肉,對癱瘓的神經肌肉起興奮作用,而面肌痙攣的患者本身神經肌肉是處於高興奮狀態,針灸治療只會適得其反。


文|李華虹 徐麗娟

圖片為科室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