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宴席叫做“升学宴”

有一种宴席叫做“升学宴”

有一种宴席叫做“升学宴”

侄女今年参加高考,被一所二本的学校录取了。家里准备给她办升学宴,我想这应该是大嫂的主意。大哥一家和我一样,都生活在无锡,但办酒还是要回老家办,毕竟大伯大妈在老家,而且我们的根基也在老家,所以几天前我们在外讨生活的弟兄们都回家喝喜酒了。

升学宴,古来有之。在古代,凡是中举人家肯定都会打摆酒宴以示庆祝。不过那时可能不叫升学宴,有可能叫中举宴、状元酒之类。

如今的升学宴具有特定意义,特指由高中升大学所办的酒宴。

为什么上大学要办酒宴庆祝呢?我想原因大抵是这样,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考上大学了好像人就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人生就会从此不同。对于家庭来说,家里有学生考上大学,也颇以此为一种荣耀,所以要办升学宴来庆祝一番。

实际上,在高校扩招以后,考个大学也不是什么难事,如今的大学生更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站在大街上扔一个纸团,砸中的年轻人当中,十有八九都拿有大学文凭。

但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特别是在农村人中,能考上大学仍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值得办一次酒席来和亲戚邻里分享这种喜悦的。

初中升高中呢?不用办酒,哪怕是考到当地最好的高中,也不用办酒。虽然考上好的高中,也应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升高中在人们印象并没有引起质变,三年之后还有高考等着要跨越,高考就像是龙门,越过这道龙门才能够成龙成凤,才有资格去办酒庆祝。

我第一次参加升学宴,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还没有流行升学宴这个名词,我们只是说某某家孩子考上大学了,我们要在某一天去喝喜酒。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升学宴,是我家隔壁邻居家的大哥哥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当时考上的是安徽农业师范大学,那时能考上大学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咱们生产队只有他一个大学生,就算在整个村子里,大学生也是屈指可数,真正地值得办一场酒席去庆祝一番。

话说也巧,这位大哥哥的儿子今年也考上大学了,恰巧是我侄女办升学宴的第二天,所以我也得赶过去。这么说来,我已经在这家吃了父子两代人的升学宴,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到他们家第三代人的升学酒了,或许那时我已不在,又或许那时根本不再办升学酒了。

吃完了他家的升学宴,当天我就赶回无锡了。实际上,村上还有好几家要办升学酒的,人可以不去,但是情还是要到的,只好让在家的大伯把礼金带过去,都是同村的,互相都有往来,失了礼就不好了。

看到现在,是不是有人要问三少你当年不是也考上大学了嘛,有没有办升学宴啊?

我是奇葩加另类,虽然我当时考的学校还过得去,但是当父亲征询我的意见要不要办升学酒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否定了。在我看来,除了生死嫁娶可以办酒酬客外,其他皆可以不办。

我记得当年小汽车还没流行开来的时候,有人家买了一辆小汽车还办一次酒席,这无疑就是炫耀了,而且是炫耀炫到家的那种,对于此种我个人是看不惯的,也没有参加过。

当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往相比,人们也有更多的闲钱来办升学酒了。办一次升学酒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也无可厚非,毕竟平时人们都各忙各的,很少能聚到一起。

那以后我儿子要是考上大学,我要不要为他办升学酒呢?虽然现在谈此为时尚早,但按照我的个性,今日便已有了答案,肯定是不会办的,除非他自己对此有强烈的要求。当然,也有可能到那时候大家都不再办了,上大学已经习以为常,就像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一样,没有再办的必要了。

最后,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通过去参加升学宴,基本上能判断出这家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力。怎么判断?很简单,从升学宴的规模中你就能窥其一斑。这里就不细说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真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