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應該怎麼救市?

叶檀:应该怎么救市?

2018年10月22日,股民在江西九江市潯陽區一家證券交易場所關注股市行情。(視覺中國/圖)

救市,暫時突破規則,是為了活下去,應該儘快恢復規則。而且,規則是與時俱進的,一旦實施執行,規則必須保持自己的尊嚴。

救市幾年來一回,這次唱主角的是央行、券商和各地政府。

短期主要目的是拯救流動性。不管是股權質押風險,還是滬深兩市交易量下行,本質是流動性凍結。

從中國經濟的未來出發,股市必須健康發展,不能走回頭路。說關閉股市之類的氣話,毫無意義。

有問題解決問題,滅火,首先要撲滅股權質押這根嗞嗞作響的風險導火索。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19日,有近1/4的上市公司存在高比例質押風險——3554家上市公司中,大股東質押數佔持股數比例超過70%的上市公司高達855家。

《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逾四萬億規模的股權質押融資規模和數千億平倉規模,需要極大的救援。

從水源地引水,更要引入春風,以免市場結冰。

10月22日,證券業協會公告,11家證券公司達成意向出資210億,設立母資管計劃。引導資金支持各家券商,吸引銀行、保險、國企和政府的資金,形成1000億規模的資管計劃。

深圳、北京和上海的國資,都開始著手救市。深圳市宣佈拿出500億發放委託貸款給上市公司,用於救助企業流動性,150億已經到賬深圳中小擔保公司,100億到深圳高新投。

北京海淀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援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等。

這是注水行動。

每一次大跌後,股市接近休克,救市,股市反彈,再跌,再救市。跌得太狠了,批准大量資金進入,以前的保險資金,現在也放鬆了。

救市的基礎,是證券法和公司法,但救市是突擊行動,或多或少都有突破遊戲規則的地方。幾次救市之下,法律法規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監管機構、政府和券商成了救命稻草。

不能總是指望國資、地方政府,這不是常態。

上一輪救市中,21家券商聯合增持股票,聽從命令一致行動,幾乎直接觸犯了證券法中的某些條款。

證券法第77條明確規定,禁止任何人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反壟斷法第13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還有股民關心的惡意做空和操縱市場。惡意做空是一個道德上的定義。現行證券法第77條定的操縱市場,簡單來說就是在跨市場交易中用合謀或者串通,以及自我交易方法對價格進行控制。

這種定義彈性很大,監管機構對證券交易中合謀、串通的行為舉證很困難,對主觀惡意判斷也很難。以美國為例,很多操縱市場行為的案件,最後都是以和解告終,司法舉證太難、成本太高。

這是中國證券法修改的方向,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必須有一個清楚的界定。

現在已經開了一些綠色通道,等到股市恢復正常後,這些綠色通道關還是不關?

10月21日下午,中基協發佈一則通知,《關於對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紓解股權質押問題的私募基金提供備案“綠色通道”相關安排的通知》,對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紓解股權質押問題的私募基金提供備案“綠色通道”。

協會對相關的新增產品備案申請、產品重大事項變更申請都可以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並提供具體操作指南。

綠色通道打開,違背傳統遊戲規則,關上,對救市不力,兩難。

不能每次救市,都指望央行、證監會和銀保監會三大部門負責人一起發表講話,一起制定政策。

目前情況下,中小散戶最希望的是,大資金一次性購買大量股票,讓股市短期暴漲。這不現實,救市是個漫長、精細的系統工程,就像一臺複雜的外科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