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应该怎么救市?

叶檀:应该怎么救市?

2018年10月22日,股民在江西九江市浔阳区一家证券交易场所关注股市行情。(视觉中国/图)

救市,暂时突破规则,是为了活下去,应该尽快恢复规则。而且,规则是与时俱进的,一旦实施执行,规则必须保持自己的尊严。

救市几年来一回,这次唱主角的是央行、券商和各地政府。

短期主要目的是拯救流动性。不管是股权质押风险,还是沪深两市交易量下行,本质是流动性冻结。

从中国经济的未来出发,股市必须健康发展,不能走回头路。说关闭股市之类的气话,毫无意义。

有问题解决问题,灭火,首先要扑灭股权质押这根嗞嗞作响的风险导火索。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0月19日,有近1/4的上市公司存在高比例质押风险——3554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高达855家。

《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逾四万亿规模的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和数千亿平仓规模,需要极大的救援。

从水源地引水,更要引入春风,以免市场结冰。

10月22日,证券业协会公告,11家证券公司达成意向出资210亿,设立母资管计划。引导资金支持各家券商,吸引银行、保险、国企和政府的资金,形成1000亿规模的资管计划。

深圳、北京和上海的国资,都开始着手救市。深圳市宣布拿出500亿发放委托贷款给上市公司,用于救助企业流动性,150亿已经到账深圳中小担保公司,100亿到深圳高新投。

北京海淀区属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支援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已完成募资,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等。

这是注水行动。

每一次大跌后,股市接近休克,救市,股市反弹,再跌,再救市。跌得太狠了,批准大量资金进入,以前的保险资金,现在也放松了。

救市的基础,是证券法和公司法,但救市是突击行动,或多或少都有突破游戏规则的地方。几次救市之下,法律法规的存在感越来越低,监管机构、政府和券商成了救命稻草。

不能总是指望国资、地方政府,这不是常态。

上一轮救市中,21家券商联合增持股票,听从命令一致行动,几乎直接触犯了证券法中的某些条款。

证券法第77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反垄断法第1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还有股民关心的恶意做空和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是一个道德上的定义。现行证券法第77条定的操纵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在跨市场交易中用合谋或者串通,以及自我交易方法对价格进行控制。

这种定义弹性很大,监管机构对证券交易中合谋、串通的行为举证很困难,对主观恶意判断也很难。以美国为例,很多操纵市场行为的案件,最后都是以和解告终,司法举证太难、成本太高。

这是中国证券法修改的方向,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必须有一个清楚的界定。

现在已经开了一些绿色通道,等到股市恢复正常后,这些绿色通道关还是不关?

10月21日下午,中基协发布一则通知,《关于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问题的私募基金提供备案“绿色通道”相关安排的通知》,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问题的私募基金提供备案“绿色通道”。

协会对相关的新增产品备案申请、产品重大事项变更申请都可以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提供具体操作指南。

绿色通道打开,违背传统游戏规则,关上,对救市不力,两难。

不能每次救市,都指望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三大部门负责人一起发表讲话,一起制定政策。

目前情况下,中小散户最希望的是,大资金一次性购买大量股票,让股市短期暴涨。这不现实,救市是个漫长、精细的系统工程,就像一台复杂的外科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