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罵人一定是惡?很多人被事物表象所蒙蔽,善惡不分……


打人罵人一定是惡?很多人被事物表象所矇蔽,善惡不分……


《弟子規》裡說“見人善,即思齊”。即我們看到善的事情,要主動去學習,甚至於主動去幫忙。什麼是善,也需要我們去判斷。諸位朋友,什麼才算是善?(答:利益他人。)這個答案很好。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善的準則,你才好判斷。假如不會判斷真善還是假善,往往會產生自以為行善,而其實是造孽的行為來。枉費苦心,一點好處也沒有。

人生就像一盤棋,如何能讓這一盤棋走得好,就要靠這一本《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這本書日本天皇把它視為治國寶典,對於善的判斷講解得非常透徹。把《了凡四訓》這本書的道理好好研讀,對你和你的家庭絕對有莫大的幫助。其中就提到,打人、罵人是不是善,是不是?(答:不一定。)對!所以我們要從根本去看。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端有曲,太多了。

提到真假,很多讀書人去問中峰和尚:“打人罵人是惡?”中峰和尚就說:“不見得。”接著又問他:“那對人很恭敬、很有禮貌是善?”中峰和尚說:“那也不一定。”這些讀書人被中峰和尚的話搞糊塗了,還好,他們還懂得謙虛請教中峰和尚,中峰和尚就說:“假如他打人、罵人是要喚醒那個人,一巴掌要把他打醒,存心是善的,利益他人,所以也是善。”諸位朋友,你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確定他能醒,假如不能就不要打,那會結怨。所以學問還是要學得靈活,伺機而動,不然可能我們學了一兩個月,還會有很多障礙,會埋怨說孔夫子說的話不準,蔡老師說的話也不準。

我曾經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剛好他遇到很多事,非常不順,情緒很不好。因為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用心地行善,結果命運還是出現了很多的瓶頸。那一天我跟他談話的過程中,他怨天尤人,抱怨了也有個把小時。等他都講完了,我怎麼樣?就他很多的問題重重地回敬他。其實當我們行善的時候還有求,這個心已經不純了,所得的福分也相當有限。然後進一步引導他,這些結果也都是他以前犯錯誤的因,現在它只是慢慢呈現出來而已。結果,我可能也跟他講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他一句話也沒說,低著頭。

後來他回去,隔天一大早就給我打電話。接起來之後,這個朋友就說,他活了三十多年,昨天接到了一個最好的生日禮物。我在電話那頭覺得非常愧疚。昨天人家生日,我還狠狠地罵了他一頓,很過意不去。當我的朋友感謝我的時候,我確確實實對他生起很高的敬意,不簡單!面對這麼嚴厲的批評,他可以當下好好反省自己。相信有這個態度,人生遇到什麼苦難都不怕,從逆轉順絕對可以辦得到。所以我這個朋友後來很多的考試都順利過關,現在也在學校裡面教書,也教得非常好。而且他還把在補習班裡面讀書的很多經驗,都去跟後面好幾屆的朋友、一些學弟學妹們做經驗交流。正因為他對眾人都是付出,所以福報來得特別快。你要確定這一巴掌打下去他會醒,我是知道他很信任我,他確定我絕對不會害他,也絕對是為他著想。假如打下去他不能醒,可能就會結冤仇,所以往往需要我們常常去拿捏這個分寸。

再者,讀書人也提到對人很有禮貌、很恭敬是善,中峰和尚就說:“假如他的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都為了自己的私慾,那對人的禮敬也是虛偽的,所以也不是善。”從中峰和尚的教誨,我們可以瞭解真善跟假善從哪裡判斷?從他的存心。一念自私自利,縱使再有禮貌也是惡;一念利益眾人,縱使是打人罵人也是善的,都要從他的存心去判斷。

第二個我們可以從“是”跟“非”去判斷。在孔子時代,孔子有兩個學生,一個叫子貢,一個叫子路。子貢因為是大商人,所以常常到其他的國家去做生意。魯國剛好有一個法律規定,就是隻要你在其他的國家,發現我們魯國人被賣到那裡當奴隸,這個時候你可以花錢把我們的同胞贖回來,國家再把同樣的贖金還給你。這個規定好不好?相當好,帶動人民愛護自己的同胞兄弟。子貢剛好就贖了人回來,後來官府要給他錢,因為他太有錢了,他就說不要了,就沒拿。結果這個消息傳出去,聽到的人就說:“子貢好清高!你看連錢都不收。”

但是同樣這件事傳到了孔夫子的耳裡,孔夫子就跟子貢說:“你這樣做不恰當。”怎麼孔夫子跟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樣?孔夫子就分析給子貢聽,我們魯國人,窮人佔大部分,有錢人佔極少數。假如你今天贖人不拿錢,那其他很窮的人到了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他就想到,人家子貢都不拿錢,那我贖回去拿錢好像就比他矮一截了,可是我不拿錢,我可能生活都堪憂,所以他贖人的時候就會有顧慮、有遲疑。假如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因為遲疑沒有贖人,那一個人的背後可能又是一個家庭,他可能有小孩、有妻子,所以一個人沒贖回來,我們就有過失!所以孔夫子就跟子貢說:“你這麼做會產生流弊。”這個流弊就是往後會有不好的影響,可能就有人因為這樣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

另一位學生子路有一天走在路上,剛好遇到一個人掉進了水裡面快要淹死了。子路非常正義,馬上就跳到水裡把他救起來。這個人差點就滅頂了,所以非常感謝子路,很高興地把他的牛牽給子路,說:“這個牛送給你。”子路也很歡喜,就把牛牽走了。所以一般人覺得子貢不受贖金是對,子路做了好事還牽著牛走,好像比較差一點。但是孔子看到子路,就跟子路說:“你這樣做是對的,往後一定有更多的人看到別人危急都會奮不顧身地去救人,因為他們都會體會到善有善報。”所以聖人都會從大的方向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在一個點上而已。所以是善還是非善,我們還要考慮到往後產生的影響。所以當場好像是好的,但是往後的害處很多,這種事也不能做;當場做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不認同,可是往後會利益相當多的人,這種事要做。這是從流弊問題來考慮善。

有偏有正。明朝時期有一個人叫呂文懿公,那時候當了宰相,後來辭官回鄉,在整個國家的名聲也是非常好,受到人民的尊重。剛好在他回鄉的路途中,遇到一個喝醉酒的人躺在路中間,他的隨從就馬上要去把這個喝醉酒的人趕到路旁去。呂文懿公因為存心仁厚,就說:“我們繞道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見識。”結果後來沒過多久,聽到了一個訊息,就是這個擋在宰相回家路上的醉漢被判了死刑。當呂文懿公聽到這個消息,他就想到當初把路讓給醉漢是錯的。因為這個人明明知道宰相來了,他連宰相都敢擋,膽子大不大?大!之後宰相還繞路走,那看到人他會怎麼講?你看連宰相都要讓我三分。那他就會肆無忌憚,愈來愈囂張,所以之後才犯下死罪。所以呂文懿公才警覺到,假如當初把他送進官府給他處罰處罰,可能他會有所警戒,今天就不至於會犯下這麼大的錯。他存心仁厚是正,但是因為姑息了這個醉漢,結果反而不好,這種情況叫正中偏。

另外又有一個地方遇到乾旱,整個地區都缺米糧,很多的人就開始搶那些員外的食物。有個員外去報告官府,結果官府也沒管。這個員外很怕他的米糧被搶光了,所以馬上把他家裡的僕人組織起來,拿著棍子開始去處罰這些搶劫的人。結果這些搶劫的人就有所畏懼,後來就沒有再作亂。所以當初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米糧,之後卻讓這些亂民不敢造次,這個就叫偏中正。他心裡確實不是為了社會大眾,但是後來卻影響了社會大眾,所以善也有正有偏。

善也有半有滿。,一個女士捐了兩文錢,結果住持親自幫她迴向。後來她入宮富貴,拿了幾千兩來,結果住持只派了他的徒弟幫她迴向。因為這兩文錢是全心全意,這是滿善;後面只是把她富貴當中的一點拿來捐,而且心已經不如第一次那樣恭恭敬敬,所以這是半善。我也曾經看過一個報道,一對農民老夫婦把他們一生的積蓄統統捐出來,買了一臺救護車投入救人的行列當中。所以這一對老夫婦也是做到了滿善,全心全意。

善也有大有小。衛仲達有一次剛好在睡覺的時候,被陰司帶到閻羅王那裡去,結果這個閻羅王就說:“來,把他的善惡記錄搬出來,稱一稱,看哪裡重,哪裡輕。”結果當把衛仲達的惡都拿出來的時候,幾乎可以把一間房子都佔滿;而那個善只有像一根筷子一樣小小的。衛仲達一看很驚訝,就跟閻羅王說:“我才不到四十歲,怎麼會有這麼多惡?”閻羅王就跟他講:“只要你起心動念是惡是不善,陰間都會記錄下來。”所以縱使沒做,只要你的念頭裡面常常有惡念,也會一一記錄。相信衛仲達一聽完,往後對自己的念頭會多加謹慎。

結果把它放上去一稱,那一個小小的善錄反而比這麼多的惡錄還要重。所以衛仲達自己更加驚訝,就說:“那一串到底是什麼?”後來就把它打開來看,原來那時候朝廷大興土木,那人民就要怎麼樣?就很辛苦,一定會勞民傷財,會把很多家庭都搞得妻離子散。因為丈夫常常不在家,家庭也會很難維持。結果衛仲達聽完以後就說了:“我建議的這件事,皇上並沒有接納,怎麼也算是善?”接著閻羅王就跟他說:“你這一念是為了千千萬萬的人民著想,所以這個善非常地大。”所以善的大小最重要的在我們的心念。當我們瞭解到如何去判斷善,那才能夠“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選自《弟子規四十講》(精華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