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沒有哪個都市傳說能像費城實驗接近完美。
它集合了穿越時空、瞬間轉移、愛因斯坦的統一理論、軍事機密等眾多最神秘的科幻元素。
除開實驗的本身,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一個因為洩密發生的離奇命案。
傑薩普,一個熱衷於科幻寫作的業餘天文學家。
他曾在密歇根大學攻讀天文學,但未獲得博士學位就畢業了。
之後,他便對不明飛行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出版了多本著作。
1959年4月20日,59歲的他被發現在自己車內的駕駛座上奄奄一息。
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他的心跳和呼吸等生命體徵逐漸消失並死亡。
很快警方認為是自殺,死因是高濃度的一氧化碳中毒。
因為他車內玻璃上夾著一個管子,管子還連著汽車排氣口,車內各處密封。
一旦他自己發動了汽車,就會因排出的氣體窒息而死。
然而,一些人卻一口咬定傑薩普可能被美國海軍謀殺的.....
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研究局收到了一個神秘的包裹。
這個包裹沒有任何署名,只是寫著簡短的一句“復活節快樂”。
拆開之後,裡面裝著的正是由傑薩普著作的平裝書《UFO案件》。
詭異的是,扉頁空白的位置,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註釋。
裡面的書寫邏輯相當混亂,語法錯誤百出,前言不搭後語。
乍一看,這極可能是來自某位對政府不滿的人的惡作劇。
作為政府部門,每天都得收到形形色色的匿名信件,大都被無視了。
可偏偏就是這本書,就引起了當時海軍研究部門的高度重視。
他們立馬成立專項小組分析,最終發現上面無非是關於外星人天馬行空的想象。
正當大夥覺得自己被猴耍了之時,傑薩斯卻聞訊趕來了。
他拿出了自己不久收到兩封的信件,其均署名為阿蘭。
關鍵是,它們的寫作風格與手法,與包裹內的書籍極為相似。
經過字跡比對,他們可以確定兩者確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只是傑薩斯的信件中,還額外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
信中聲稱在1943年的10月28日,美國海軍研究局做了一項秘密實驗。
他們找到了一艘正在費城船塢的維修的驅逐艦埃爾德里奇號。
那天傍晚時分,遠處看去這艘驅逐艦上還有若干名船員。
不知怎的,驅逐艦就開始籠罩在一層朦朧的綠光之中。
逐漸地,船和船上的人員從甲板上開始消失。
還沒等岸邊的人反應,連人帶船就全然消失在空氣之中了。
詭異的是,它又出現在479公里以外的諾福克碼頭突然出現。
船員們又興高采烈地下了船,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船壓根沒動,卻從一個地方轉移到了另一地方。
這也就意味著,就如變戲法一樣的空間轉移術成功了。
只是,在這次空間轉移中,引起了船員強烈的副作用。
他們生理或心理均出現了或大或小的問題。
海軍怕影響戰爭,就關閉了該實驗,並銷燬了所有實驗相關資料。
這些船員也被迫退役,有些後來就直接消失了。
與如今神乎其神的描述不同,費城實驗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其實很少內容。
只是簡略說了實驗大致的過程,更沒有提到任何相關的技術等。
頂多就是不知所以然的遠處緯度轉移技術。
這位署名阿蘭的人則聲稱自己曾經是船員,也是當時的目擊者之一。
但海軍按照他提供的信息進行查找,卻沒有找到他本人。
在那個年代人類還籠罩在二戰的陰影中,大量的戰爭檔案被封禁。
陰謀論、神秘學、外星生物學等等伺機而起,充斥著整個社會。
當如此勁爆的消息傳出後,立馬引起了人們的沸騰。
傑薩普,當然也不會放過出名的機會,著手將實驗寫成一本書。
還沒等他完成大作,這個能夠穿越時空的費城實驗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指揮者是誰?理論基礎是什麼?如何成功實現實驗的?意義是何處?
關於這一系列問題的猜想鋪天蓋地砸來。
不斷有很多具體的細節加入其中,並衍生出了不同版本。
最廣為流傳的是,當時費城實驗的總指揮是天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但由於他堅持拒絕讓船員親自實驗而被撤職。
之後馮諾依曼接任了總指揮,他迫於軍方的壓力才進行了這項實驗。
此外,該實驗是通過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來完成的,而且愛因斯坦本人也親自參加。
愛因斯坦理論認為,引力場和電磁場是有聯繫的,就像物質與能量可以通過一個公式(E=mc2)聯繫起來一樣。
儘管愛因斯坦還沒有研究出引力場與電磁場之間具體是什麼關係,但是費城實驗已經證明這兩種場之間有聯繫是肯定的。
整個實驗設計則採用了特斯拉的想法,在船體的兩頭,圍繞船體各繞上巨大厚重的線圈。
線圈的纏繞方向是有特定順序的,通電後,所產生的電磁場非常強,達到彎曲船體周圍的時空。
這些說法看上去像那麼一回事,但在歷史上找不到任何理論和實驗依據,更別說能夠實驗的可重複性了。
與此同時,實驗結果也被傳得神乎其神,甚至與外星人降臨扯上了關係。
比如在不可見場的作用下,有些船員被凍僵,要6個月才能解凍;
有些船員身體起火,被燒了18天;有的從此消失了,一半的人發瘋了等。
甚至有的說這些船員也擁有了超能力,像穿了哈利波特的隱形衣一樣能隨時隱身。
因此,不少人認為實驗還差點毀滅地球,並對隱瞞真相的軍方進行聲討。
來自電影版的《費城實驗之再生》
此時,眼看這事傳得越來越離譜,美國海軍研究局趕緊出來證明該實驗是假的。
為了應對詢問,他們還特地整理了事實的資料。
其中,光從時間來看,費城實驗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艘埃爾德里奇號驅逐艦在1943年10月28日那天壓根就不在費城。
甚至公佈了那天標有甲板日期翻拍的日誌來破除謠言。
當天局部的日誌
更荒誕的是,美國海軍研究所主導費城實驗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個海軍研究所真正的成立時間是1946年,連時間都對不上。
無論是軟性還是硬性技術,都無法達到和完成費城實驗的要求。
事已至此,這場充滿荒誕色彩的都市傳說理應結束了。
可這一官方的澄清聲明起到作用十分有限。
發生在1959年傑薩斯的自殺身亡讓一部分人覺得是一場陰謀。
但實際上,傑薩斯的自殺是有預兆的。
原來早先的寫作事業受挫就使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
他本想靠著費城實驗出人頭地,卻不曾想願望落空了。
之後,他也多次跟朋友透露說自己不想活了。
而那位寄信者阿蘭也為了躲避追殺而四處逃亡。
不斷有相關文章、書籍、報道等介紹和討論它。
直到1986年的8月22日,《科羅拉多百年紀念新聞》刊登了一篇專訪,才終於揭開了發生在30多年前的真相。
這位專訪的對象正是阿蘭,也就是當初寄出信件的人。
這篇自白文跟他當初在書裡的批註和信件一樣顛三倒四。
但是有一點倒是整得明明白白:這場騙局自始至終都是他編造的。
儘管他並沒有說自己是從何而來的靈感,但後來研究人員也找到了解釋。
原來在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在費城確實有從事所謂的“隱身”實驗。
但不是為了完全隱形,而是為了讓敵軍的磁性水雷檢測不到的軍艦。
它所採用的是一種叫做消磁的技術。即當磁化後的材料,受到了外來能量的影響,改變方向使磁性消失的技術。
比如絕大多數的銀行卡都是磁卡,其背面的磁條上均勻分佈著許多鐵磁性物質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就好比一根根小指南針。
當它們的方向雜亂無章時,磁條不表現出磁性。
但當它們的方向全都一致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磁性。
要是將磁條的表面分成許多個小格,單獨控制每一格的磁性,這個磁條上就帶有了信息。
我們的銀行卡出廠的時候,寫卡器的磁頭會發出變化的磁場,改變磁條上各個小格的磁場,從而向磁條上寫入了卡號等信息。
銀行則把你在銀行計算機系統中建立的賬戶與銀行卡上存儲的卡號聯繫起來。
這樣你就能使用這張銀行卡訪問自己的賬戶了。
當銀行卡靠近一個強磁場(比如磁鐵)時,其原本存儲的信息會被改寫,從而失去信息。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消磁”了。
而類似的原理,軍艦艇消磁的目的是為了減弱艦艇磁場強度並改善其分佈特性的技術措施。
用於提高艦艇的磁性防護能力,防禦水中磁性武器(如磁性感應水雷)的攻擊和被磁探測儀器發現,保障艦艇航行安全。
新造和修理後的艦船,以及使用一定期限的艦船都要進行消磁。
具體做法是,在船身從頭到尾裝上電纜,通電後便能抵消船身的磁場,使磁性水雷的傳感器不起作用。
這位曾在費城當過海員的艾倫,可能不經意聽說了要將船隻變得“不可見”,費城實驗這一傳說就此誕生了。
然而,他的坦白並沒有使這場荒誕的鬧劇結束。
關於費城實驗的故事版本不斷推陳出新,變得越來越離譜了。
1977年,熱衷於神秘現象的作家查爾斯·伯利茲出版《無影無蹤:來自百慕大三角的新信息》,專門用一大章介紹費城實驗。
1978年,喬治·伯格和尼爾·辛普森出版一本小說《空氣》的情節更是原封不動照搬了費城實驗的版本。
次年,伯利茲和威廉·穆爾出版《費城實驗:隱身項目》。這本書其實是根據《空氣》改編的。
但這本書卻聲稱這是真實故事,成了費城實驗的權威著作,迷惑了許多讀者。
之後,對費城實驗的種種介紹,也是將這一版本被當成真實案件。
最先炮製騙局的艾倫於1994年3月5日因病去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3月,埃爾德里奇號的老船員們首次重聚,都一致否認曾經參與過這類實驗。
他們大多數開玩笑說:埃爾德里奇號的確在費城是不可見的,因為它可是沒有到過費城。
可這也絲毫沒有影響費城實驗成為了世界未解之謎,至今仍有人為之著迷。
任誰也沒想到一場惡作劇,經過不斷加工後能演繹得如此“逼真”。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on 16 October 2018, at 08:49 (UTC).
Carroll, Robert Todd (2007-12-03).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The Skeptic's Dictionary. Retrieved 2008-02-05.
Dash, Mike (2000) [1997]. Borderlands. Woodstock, New York: Overlook Press. ISBN 978-0-87951-724-3. OCLC 41932447.
Adams, Cecil (1987-10-23). "Did the U.S. Navy teleport ships in 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The Straight Dope. Retrieved 2007-02-20.
Moseley, James W. & Karl T. Pflock (2002), Shockingly Close to the Truth!: Confessions of a Grave-Robbing Ufologist. Prometheus Books. ISBN 1-57392-991-3.
閱讀更多 SME科技故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