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一种尊重,叫衣着得体

女人,有一种尊重,叫衣着得体

一个衣着得体的人,必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也是一个懂得尊重的人。

一个人,在什么场合着什么装,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也关乎你对他人的尊重。

01

昨天约朋友吃饭,好好的一顿晚饭变成了她的吐槽宴。

朋友在某知名金融公司任HR一职,现在正是找工作的旺季,来到朋友公司面试的人络绎不绝。

朋友本以为自己阅人无数,早已练就了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身。

但万万没想到,却在泱泱“拖鞋大军”中败下阵来。

朋友嘶吼着说,“你知道面对着四、五个穿着拖鞋来面试的人,是一种什么感受么?我以为自己误入了澡堂,而我就是那个搓澡的大娘!”

我安慰她,“那是古驰这两年的最新款,连超模刘雯都在穿。”

朋友说,“公司需要的是杀伐决断的商场精英,不是刚从秀场下来的时尚大模。看见他们坐在椅子上,脚趾勾着拖鞋一晃一晃的样子,我觉得他们在嘲笑我,嘲笑我的工作。”

女人,有一种尊重,叫衣着得体

后来,朋友对这几个面试者说了一句话:“你们是来面试的,你不尊重机会,机会自然也不会尊重你。”

02

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放在衣着上来说,就是穿着得体的人,更容易被赋予其它美好的特质。

女人,有一种尊重,叫衣着得体

听起来有些“先敬罗裳后敬人”的意思,但不得不承认,在人际关系中,“美”起着巨大的引荐作用。

叶嘉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在《朗读者》节目上,董卿尊敬地称呼她为叶先生。

已入耄耋之年的叶嘉莹在讲课时,一定会打扮好仪容,全程站立授课。

著名诗人席慕蓉曾说:“年轻时,在台湾听叶老师讲课时,觉得老师就是个发光体。只要叶先生站在那里,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诗。”

即使在战乱之际,叶先生在讲课之时,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

每次在上课前,叶嘉莹都会将头发仔仔细细地梳成鬟燕尾式,将旗袍熨得平平整整。

因为那一方三尺讲台,是她的舞台,更是她育人的战场。

女人,有一种尊重,叫衣着得体

她重视自己教授的诗文,尊重她所教授的学生。所以她不能容忍自己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怠慢。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叶先生言传身教,用恰如其分的衣着来讲述着诗文的美。

让她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那一份尊重与热爱。

《弟子规》中曾这样写道:“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说的是一个人在出门前,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系好,袜子、鞋都要穿戴平整。

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个人的自律。

一个衣着得体的人,必是一个在严于律己的人,也是一个懂得尊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