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刚驾崩,小皇帝就被四辅臣杀死,堪称史上最失败托孤

中国历史上不乏托孤之事,主要是老皇帝死后,主弱臣强,老皇帝怕新继位的皇帝驾驭不住他们,便将太子托付给朝中亲信而有威望的大臣辅佐。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就是刘备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从一而终,鞠躬尽瘁,堪称史上最成功的托孤。既有成功的托孤,也有失败的托孤。

千古一帝刚驾崩,小皇帝就被四辅臣杀死,堪称史上最失败托孤


南北朝时,刘裕起自微末,凭借军功慢慢挣出一个前程,从一介寒族到一代帝王,其间经历坎坷。其实这时很多士族已经有名无实了,他们坐吃山空,享受高官厚禄却尸位素餐,又自矜身份不愿从事卑微低贱的武事,再加上皇族为了打压士族,多起用寒族,才使寒族慢慢掌握军权,最终颠覆一切。

刘裕即位后,开始削弱藩王的势力,权归朝廷,也一扫此前皇权疲弱之态,因刘裕本人以军功起家,他对军事权力看得很重,将军队实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官员外出征讨,须得由皇帝颁发调令,战事结束后将调令还归皇帝,有点像是虎符的形式。

千古一帝刚驾崩,小皇帝就被四辅臣杀死,堪称史上最失败托孤


而刘裕本人也励精图治,十分节俭,尽量做到为百姓考虑。在他治下,百姓也确实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日子。刘裕原本还想征讨北方,但因病重不得不搁置。临终前,他将太子刘义符托付给四位辅政大臣。

刘义符登基之后,一心吃喝玩乐,将国家大事置之不理,以至于刘宋军队甚至无法抵挡北魏的屡次进攻,百姓人心惶惶。南朝、北朝对峙的格局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不能在刘义符的手上灭亡。于是,这四位大臣秘密联络太后,收缴了刘义符的玉玺,并以太后的名义废掉了刘义符,改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此时刘义符不过19岁。

千古一帝刚驾崩,小皇帝就被四辅臣杀死,堪称史上最失败托孤


刘义符作为皇帝,虽是青春少年时,玩心正重,但是毕竟身为一国之君,理当有这样的自觉,幼年过于娇养,长大以后便失之放纵。而辅政大臣正是为了不辜负先帝而辜负了先帝,他们没有采纳刘裕的选择,在考察了新皇帝两年后对其绝望,采取政变,保刘义隆登基,以保全刘宋江山,刘义隆就是后来的宋文帝,在他治下,百姓生活安定,群臣各司其职,因其年号为“元嘉”,人们称其为“元嘉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