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美國大片《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醫務兵作為一個兵種,其主要職責是維護士兵健康,醫治疾病和救治創傷。通過體檢,醫療部門要挑選身體狀況良好的人員進入美軍服役,同時使軍人們保持良好的體格。如果發現任何早期生理缺陷,醫療兵都會通過治療使武裝力量人員的健康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不論在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士兵每一天每一小時的活動,都要涉及醫療部門。醫務人員的職責之一就是負責讓士兵生活在有益於健康的環境中,他們可以建議各級指揮官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健康,預防和控制疾病。在和平時期,他們在固定醫院履行職責,主要在所屬的軍防區內部從事醫療工作。在戰爭時期,流動醫療單位在靠近戰場的地區處理後撤的傷員,隨後送往急救站和流動醫院進行治療,然後將傷員運到後方總醫院。

醫療部門維持著相當數量的配備有齊全裝備、人員的綜合性醫院和各軍防區裡較小的醫院,機動靈活的醫療營也分配給了各個不同的陸軍師。醫療設備和物資的獲得、存儲、配發由醫療局負責,由各醫療補給倉庫分發。醫療補給倉庫負責研發和測試新設備,為病人醫療護理提供協助,包括急救箱、醫療包、救護車以及野外的流動外科手術設施等。用於預防某種疾病的疫苗和其他實驗產品由位於華盛頓的陸軍醫學院實驗室準備。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在靠近意大利聖彼德羅(San Pietro),這名軍人被炮彈片打傷後,正在接受第91步兵師醫療部門的急救和輸血。

同樣位於華盛頓的陸軍醫學圖書館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圖書館,保存有超過100萬冊的書籍和手稿。醫療局長也是美國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因此紅十字會在戰時也可以按醫療局長的建議給醫療部隊提供幫助。醫療局提供醫療人員、流動醫院和醫療補給,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可以給民事機構提供幫助,此外該局也利用下轄的正規陸軍醫療人員和1400名預備役軍官給後備隊提供完整的醫療服務。二戰的爆發和軍事行動的持續升級,徹底改變了包括醫療部隊在內的陸軍其他部門,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前幾個月,美軍醫療部隊的實力已經增長到了擁有131586名官兵,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當時整個陸軍的擴增速度。在戰爭中,醫療部隊進一步擴大。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M1鋼盔上的中立標識—— 4個白底上的紅十字。二戰中, 醫療鋼盔第一次出現是在1943 年中期的北非。在北非“火炬行動”和隨後的軍事行動中,軍方注意到實行醫療救護的人員經常遭受傷亡。經過對德國戰俘的訊問,表明戴在左胳膊的紅十字袖套並不顯眼,在激烈的戰鬥中,要讓敵人正確識別出救護人員非常困難,這個調查促使醫療局辦公室下達了在北非和地中海戰場深入研究的指令。後來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醫療人員(1943-1944年)在鋼盔偽裝網下面配備了第二個標識以便更加鮮明地表明其醫療人員的身份,同時一些救護人員開始在左右兩臂都佩戴紅十字袖套。到最後醫務人員直接在鋼盔上塗上紅十字標識,這種做法在意大利戰場逐漸出現,最後在諾曼底登陸後的歐洲戰區擴大為一種普遍做法。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在登陸日,數千名第82空降師傘兵在諾曼底空降,第508傘兵團也在距皮科維爾(Picauville) 1000碼的地方空降。這是在皮科維爾空降的一名醫療兵的M 2 傘兵鋼盔,具有第508醫療隊的特徵塗裝,大紅十字標識塗在鋼盔的兩邊。

對於即將到來的登陸日(1944年6月6日),即使在鋼盔上畫有清晰的紅十字標記,醫療部門似乎仍然擔心敵人的反應,隨著登陸部隊進一步深入內陸,這種擔心才有所平息。經過2個月的戰鬥後,軍方仔細分析了在諾曼底包括醫療人員的槍傷情況,大部分指揮官結論是:除了極個別情況,德國人遵守了《日內瓦公約》。按照德國戰俘的說法,狙擊事件是由於在戰場上難以看到和識別出運動人員身上的紅十字標誌而造成的結果,而且一些醫療部門注意到:醫療人員較高的小型武器傷亡比例是因為沒有正確地佩戴紅十字袖套,往往是將袖套錯誤地佩戴在了右側!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醫務包


採用揹帶攜帶的帆布醫療包,內裝各種急救用品,包括敷料、繃帶、剪刀、止血帶、安全別針等。根據任務的不同裝的物品也不一樣,有軍官醫務包、軍士醫務包、士兵醫務包、軍官及士兵牙醫包、傘兵醫務包、獸醫軍官醫務包、獸醫軍士及士兵醫務包。這種醫務包可以單獨或成對攜帶,可以採用斜揹帶、特殊的吊帶或在手槍腰帶上攜帶。這種醫務包通常帶有一個假底,通常摺疊在內部,使用時可以展開以擴大容積使其具有雙倍容量。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醫療揹包


這種大型揹包可以用皮帶捆在背板上運送,用於在崎嶇的地形中進行醫療物資補給;還有另一種類型的揹包,內部帶有各種專用口袋。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棕色紙盒內裝有用於燒傷救治的藥膏:2管硼痠軟膏和1把小木抹刀。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可重複使用的玻璃注射器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儲存5只裝有0.5格令嗎啡酒石酸鹽的一次性注射液盒。一個皮下注射針管也在急救包(見第207頁)內攜帶,並且採用一個軟金屬管來盛裝已經消毒的針頭。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軍官醫療器械包。這種器械包用於在急救站對負傷人員進行初步處理,包括:金屬器械盒、柳葉刀、外科手術刀、動脈夾、止血鉗、縫合針線。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雙燃燒室汽油爐(裝備標號:99555)。用於醫療部門的科爾曼523型

火爐,配發時帶有一個防風板和可以作為消毒盤的攜行箱。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皮下注射針頭消毒器(裝備編號:99515)。這個小的燃燒器是軍官和軍士醫療包裝備中的一部分,當注射器被放棄使用後,這種設備被裝在醫療袋中的一次性注射器取代。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1944年冬季,醫療部隊士兵正在用可摺疊戰場運輸托架將一名負傷的士兵運至急救站。

無須懷疑,第一梯隊的醫療單位在涉及後送傷員時,最為有用的設備之一就是擔架。在運送病人或傷員時,一副擔架通常要由2人或4人運送。所有無法行走的患者,不論其有無援助,都要由擔架運送。通過擔架撤離都附有一個不同形式的表格,以便於將其運送到醫療站點後可以得到儘可能迅速的治療。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半剛性帆布擔架(裝備編號:99360)。這種特別的擔架於1944年被採用,用於山地部隊,擔架實際是一件寬帆布並由木板加強。擔架邊上的一排帶子可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同時擔架還帶有保護面部的兜帽。擔架運輸方法類似我們東方抬轎子,一棍結實的木杆套在擔架兩頭長帶子連接的金屬環中,兩棍木杆就組成了完整的運送結構。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這套設備用於耳朵和咽喉的檢查,縫合傷口和更換繃帶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裝有18件止血鉗的3號器械卷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用於外科手術的野外消毒設備,包括:1個科爾曼汽油燃燒爐,1個摺疊底座和採用鍍鋅鋼製造的消毒托盤。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驗屍盒(裝備編號:93090)。這個盒子當中包含所有驗屍需要的器械。

在人類早期軍事行動中,性病預防成了世界各國軍隊普遍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二戰自然也不例外。

在二戰中派往海外的美國士兵非常孤獨,閒暇時,士兵可以想念家鄉,也可以去看望他的女性伴侶。同時枯燥的戰地生活也誘使士兵嫖娼,是滋生性病的溫床。因為性病(VD),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陸軍每天不能供調用的軍人為18000名。到了1944年,這個數量有所降低,每天因為性病而不能供調用的軍人為606名。這個數量之所以會降低,部分原因是因為軍方認識到了不潔性衛生對於軍人的危險性,同時在性病治療方面也發展了一批醫療裝備。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生產於1943年的一件步兵牌(doughboy)避孕套裝,完全符號陸軍規定。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一盒5份的性病預防藥包,每份包括一管預防藥膏和使用說明。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上圖:戰時各種品牌避孕用品

本文摘自《二戰陸軍單兵裝備:美國》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