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写作瓶颈期出现的反思

似乎是遇到了瓶颈期,在一个多月后的这周里,我不知道每天该写些什么,毕竟我的读者也没多少,能坚持下来,一方面是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完善。

每天写一篇东西,似乎也成了习惯,只是很多事情一旦成了习惯,就开始显露其局限性。就拿写作来说吧,我在平台上发表的东西,大多都是关于社会的,想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阐述或是揭露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进而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读者,能引起共鸣。可这就有了局限,一旦没有热点时事发生,便没了写作素材,写上句想下句的方式,确实写不出有质量的文章,于是,有不少文章,只有寥寥无几的阅读量,更别说是读者评论了。

很多有经验的人说,在平台写作,需要有垂直度,就是只关注某个领域。我很多次都在反思,自己所写的东西,大多都是关注社会的,是否符合这个条件。但社会这个领域,范围太广,广到好像没有边。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所有的发生,都在社会中。这样看来,我的垂直度好像并没有那么明显,这可能就是吸引不到读者的原因吧。

但我也确实不愿意像很多人一样,去照搬别人的东西,每当我在平台上看到相似的文章,都会觉得恶心,而我也惊讶于平台的审查力度,竟然可以让这样的作者横行,放纵必然导致渣滓的出现。

也有不少次,文章被平台拒绝发表,原因是不符合规章制度。原来这也需要个度,比如揭露社会现象,就不能把话说得太清晰,不能指名道姓,必须隐晦地说。我想,这大概也是国人的眼睛被蒙蔽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你在网上看到的文章,大多都是无脑的,没什么思想的,要么就是把事情描述一遍,要么就是发点无关紧要的图片,能引起读者思考的东西,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平台其实就是媒体,他们不需要有思想的东西,只需要肤浅的文字,和“令人吃惊”的标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迷茫,会不知所写,会感到文思枯竭。也许我不适合去写能满足平台需要的东西,但我还是想写,但接下来会写什么,还没想好。如果有读者看到这篇类似于反思的文章,也希望可以给我提提建议,要不我写出的东西,可能就更没人看了。

瓶颈期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在瓶颈期之后,便是更广阔的天地。

我对写作瓶颈期出现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