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廣西靖西市是著名的“繡球之鄉”,繡球也是壯族很具代表性的文化產物,已成為靖西乃至全區的文化名片,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近年來,靖西繡球先後登上了央視《尋找劉三姐》、2017年央視春晚桂林分會場等大舞臺。同時,“名人定製”、“私人定製”更是大大提升了靖西繡球的知名度。每年隨著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的臨近,全區很多客商都把繡球作為“三月三”送禮商品首選。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舊州古城大門

舊州古城,古名那籤,位於靖西市城南9公里處。這裡歷史悠久,山水如畫,具有濃郁的壯族風情,素有“壯族活的博物館”之稱。壯族民間製作繡球歷史悠久,而舊州繡球因其結構獨特,選料講究,且全部手工製作,小巧玲瓏,色彩鮮豔,堪稱廣西繡球之上品。

十月金秋,趁十·一國慶黃金週之際,作為家鄉人我從遙遠的居住城市千里超超回老家探親度假,閒暇之餘也就免不了去尋訪古地,而舊州古城當為必遊之地了。其時古城並不大,以前也只算是古村落一般的感覺,只需兩三個鐘頭也就走完了整個地方,如果說只是觀賞山水秀色及特色民宿,恐怕它是比不上全國那些著名的千年名鎮的,充其量也只算個悠閒度假之地而已了。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舊州文昌塔景色

但大家有所不知,舊州古城這個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現如今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民間製作的繡球,已名揚世界了,故所以每逢節假日這小小的古城街衢上人聲鼎沸,甚為熱鬧。當然,古城座落於以山水秀色揚名的中越邊陲重鎮靖西,傍山依水,其自然景觀還是挺誘人的,歷史上從宋朝起為靖西古縣城即古稱謂為“歸順州”呢,如此說來這彈丸之地其歷史文化還是挺厚重的哦。確實,古代的壯族土司(即土皇帝)之墓就葬在古城東南面,至今保存完好,成為了當地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之處。

好了,此次舊州之行,我還是最鍾情於繡球的,故所以一走進古城就直奔“繡球一條街”了,走在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撲面而來的繡球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準確地說看到在一座座古民居門前坐著手工縫製繡球的女子,更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種美麗是傳統而樸實的,但給人留下的是一種歷史沉澱下來的民間工藝之美在她們身上顯現。看她們面前的木桌上,盡是鮮豔的布條、綢帶和絲線。一旁自制的木架上,紅絲帶下繫著一個個紅、黃、藍、綠相間的繡球,或大或小,流光溢彩,使斑駁古舊的老街也因此亮麗起來。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舊州街道上民居門前的女子在製作繡球

繡球系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旅遊工藝品之一,原為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關於繡球,在靖西有個美麗的傳說——

故事講的是很久很久以前阿弟和阿秀的愛情故事,極富浪漫與傳奇。話說他們彼此相愛,可是想娶阿秀的惡少設計讓阿弟進了天牢,被判了死刑。可憐的阿秀得知消息後,哭瞎了雙眼。但是她卻還在為阿弟縫製繡球。因為眼睛看不見,一不小心就被針扎到了手。阿秀的鮮血就滴在了她為愛縫製的繡球上。之後阿秀和家人託了關係,帶著繡球去天牢裡見阿弟。當她將繡球戴在阿弟脖子上時,紅光一閃,兩人竟然降落在另一處美麗的山腳下,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繡球也就成為男女堅貞愛情的象徵,慢慢地就有拋繡球等活動。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壯鄉“三月三”歌節的拋繡球活動場面

如此在以後的每年“三月三”歌節,壯族的青年男女便相聚在一起,男女分開兩隊站立,互相對歌。他們用歌曲表達愛意,試探彼此。如果姑娘看中了哪個小夥子,就可以將手中的繡球拋過去。小夥子得練就一身眼明手快的本領,準確地接住拋球。如果小夥子不喜歡,那就直接拋回來。但如果喜歡姑娘,就在繡球上繫上自己隨身的小物件,如首飾、錢袋,再拋回來。這樣,大家就明白彼此心意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原為壯族男女愛情信物的繡球,已演變成饋贈親友、傳遞感情的吉祥物。如今,在舊州,從七八歲的小女孩到六七十歲的老太太,都會穿針引線做繡球,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繡球生意。舊州繡球按刺繡方式可分為兩種:一般的繡球是單線刺繡,在花瓣面料上繡出的各色圖案是平面式的,線條、色彩如畫一般美,刺繡方法與過程較為簡便;而採用複線刺繡的“堆繡繡球”,圖形則更為精美、複雜,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極富立體感,如鮮活之物慾噴薄而出,堪稱繡球中的極品。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黃肖琴老人傳授繡球製作手藝

徜徉在舊州街上,我們還邂逅了獲得“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的73歲老人黃肖琴,她可是成為首批獲得榮譽稱號的壯族老人。她在與繡球相伴的日子裡,不僅進行了繡球花樣的創新,還讓繡球走出了國門,名揚世界。那迎接港澳迴歸的超大型繡球、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大繡球等,都是出自她之手。她還是堆繡繡球的唯一傳承人,尚有“中華巧女”之稱。

“我小時候看別人製作繡球,自己就學著做。”黃肖琴說,舊州街上的男女老少都會刺繡,而她也是通過偷看別人製作繡球,然後自己慢慢學會的。

“當時不讓做繡球,誰做繡球就會被說是‘風流種’,所以青年男女製作定情的繡球都是偷偷摸摸的。”在還沒成為商品之前,繡球是當地男女的傳情之物,舊州街上的姑娘們閒暇時會進行繡制。8歲那年,黃肖琴看到鄰居姐姐的繡球,心生喜歡便開始模仿著做。用黃肖琴的話來說就是不用教自己都能琢磨出來,可見黃肖琴極有製作繡球的天分。

隨後,社會風氣逐漸明朗,黃肖琴和夥伴們農閒聊天時都會拿出繡球來繡。有一次,黃肖琴帶著繡球到百色玩,有人看到了便想跟她買。於是,黃肖琴看到了商機。回家後,她便開始了繡球的製作和銷售之路。加上村裡有人開始幫助村民銷售繡球,黃肖琴憑著精湛的手藝和過人的才能,開始推銷自家的繡球,從此繡球走上了商品化之路。

和老人的對話讓我深感家鄉的民俗文化積澱之深厚,併為家鄉的鉅變而自豪。

家鄉文化印記:走進壯鄉紅繡球之地——廣西靖西舊州古城

圖為舊州古城裡的繡球售賣攤點

如今,製作繡球已成為了家鄉當地的一種文化產業,並很好地傳承了下來。在地方政府的有關政策扶持下,圍繞這種壯族的傳統工藝與製作,靖西市現已湧現了多家文化傳播公司,把繡球製作發揚廣大,使繡球成為產品真正走進了國際市場,併成為了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一個戰略性目標而努力奮鬥。

不知不覺間已日近黃昏,我們只能依依不捨地告別舊州。回首之間,只見舊州正如一顆明珠閃耀在祖國南邊陲的山山水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