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將東北的這個民族分爲兩部,他們的語言被稱爲「滿文活化石」

“西遷”將東北的這個民族分為兩部,他們的語言被稱為“滿文活化石”

錫伯族西遷改寫和創造了錫伯族的歷史,對錫伯族的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據史料記載,公元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一支由東北錫伯族軍人和他們的家庭組成的3275人隊伍,奉旨從盛京(今瀋陽)出發,靠著極為原始的交通工具,完成了從東到西,西遷新疆伊犁屯墾戍邊的行程。

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他們到達伊犁。現在新疆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族人是他們的子孫。

據《遼寧日報》報道,“西遷”是錫伯族史上的最大事件,這個世居東北的民族從此被拆成兩部。生活在東北的錫伯族人,早已不使用錫伯語,但在遙遠的西北邊陲察布查爾,3000多名從東北遷徙而來的錫伯族人卻將本民族的語言文字較為完整地保存和發展下來。現在有2萬錫伯族人每天都說著這種古老的語言,保留著貝倫舞和射箭傳統,這裡也成為我國唯一完整保留錫伯語的地方。由於錫伯族語言文字與滿文相通,在滿族已丟失了自己語言與文字的今天,錫伯語也成為滿文的活化石,進而顯得更為珍貴。

但是,像世界各地民族文化面臨的問題一樣,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民族文化特色也在不斷消退。比如錫伯族的語言,除察布查爾之外,已基本失傳。

錫伯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錫伯族總人口為190 481人。主要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東北三省的錫伯族,多分佈在遼河平原和松嫩平原,其中,遼寧有12.6萬;新疆的錫伯族主要集中於伊犁河谷地區,其中察布查爾是錫伯族最大的聚居區。

新疆部分錫伯族人仍然在使用的滿文(1947年定名錫伯文)已經成為瀕危文字,其語言——錫伯語(滿語口語)也已處於消失的邊緣。這一語言文字一旦消失,就意味著一個曾經被一個朝代(清朝)使用的語言文字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對中華文化多樣性和完整性必將是一種遺憾。

遼寧民族出版社的《走近中國少數民族叢書》詳細介紹了錫伯族這個崇文尚武的民族,以下內容節選自該書。

在錫伯族人中至今仍然保留著一些原始信仰,供奉“喜利媽媽”,是原始宗教信仰在民間的遺存之一。“喜利媽媽”是保佑子孫繁衍和家宅平安的女神,“喜利”在錫伯語中的意思就是“延續”。“喜利媽媽”在東北地區錫伯族中漢譯為“子孫媽媽”,意思是有了女祖宗,子子孫孫才能不斷地繁衍生息,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也包含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興旺之意。因而,過年時給“喜利媽媽”貼“福”字,或是貼上“供聖喜生聰明子,奉神永保壽男兒”等對聯。

在一根長約10 米的絲線上懸掛的每一件東西都有一番講究:拴一個羊髀骨,代表家族輩數;掛一張小弓箭,表示生了一個男孩,祝願他繼承先輩傳統,長大成為騎馬射箭的能手;掛一條彩色布條,表示生了一個女孩,希望她日後精通女紅,成為賢妻良母;掛一個小吊籃象徵娶了一個兒媳,盼望她傳宗接代早生貴子;掛小靴、小鞋,是祈求子孫眾多,香火鼎盛;掛木鍁,為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掛銅錢,寄希望於發財致富,家道興隆。

“錫伯”為本民族自稱,在漢文史籍中,有失韋、室韋、失比、西棘、西北、席北、席百、席比、席帛、錫、什伯、犀毗、實伯等多種譯音和寫法。“錫伯”的稱謂與漢字書寫在明末清初時確定下來,含義有不同的解釋:一說是鮮卑帶鉤的名稱,即所謂“黃金犀毗”;一說是瑞獸之名;一說是由地名演變而來;還有一說系鮮卑的音轉。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民族識別,統一族稱為“錫伯族”。

尊重老人是錫伯族古往今來的傳統美德。每個家族的家規中都把敬老列為最重要的一條。在路上,晚輩遇見長輩都要站立、行禮後方可通過。如遇老人進門,晚輩不可搶先進門,要等長輩進去後,才能隨後進去。老人們談話時,晚輩不可隨便插話。

弓箭在錫伯人的生活中佔有異乎尋常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古代從事漁獵,還是編入滿洲八旗從戎,都要靠精湛的箭法。彎弓射鵰,效命疆場,造就了英勇善射的錫伯族。新中國成立以來,錫伯族運動員多次參加國內、國外的重大射箭比賽,奪得金牌,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錫伯民族最大的一次歷史事件,當屬乾隆二十九年的西遷伊犁屯墾戍邊。清政府因西部防務空虛,從盛京地區15城抽調20歲至40歲,身強力壯、善於騎射之錫伯官兵千名,攜帶家眷,遠戍西陲。西遷錫伯官兵於乾隆二十九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在盛京錫伯家廟拜別親人,出彰武臺,經蒙古前往新疆伊犁。翻雪山、過荒漠、越天險、戰疾寒,飽經艱辛與磨難,完成了一次歷史上驚心動魄的英雄壯舉。或許是出於對故土的深切思念,或許是為了牢記肩負的使命,東西兩地的錫伯族有了自己獨特的節日——“四一八”西遷節,這也正表明了錫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