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那天》所蕴含的壮语人文变迁

《西德那天》所蕴含的壮语人文变迁

由崇左市天等县与靖西市以及德保、那坡两县联袂推出的《西德那天》壮语新闻联播栏目是广西首个跨市县的壮语新闻类栏目(个人认为改作《靖德那天》较好)。该栏目于2016年12月1日开播,每周制作3期,星期一、三、五首播,星期二、四、六重播。该节目覆盖了天等以及靖西、德保、那坡等三个边境县(市)62个乡镇175万少数民族人口。

《西德那天》壮语新闻联播栏目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一是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打破了邻近县之间信息传播的“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二是推进壮族文化大融合,壮语新闻联播,语言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语言交流互通,传承了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三是扩大了电视媒体传播影响力,突破了原有单一的县域传播平台的局限性,实现电视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开辟了一条边境地区壮语广播电视的发展之路。四是交流经验,优势互补,促进创新发展。

《西德那天》所蕴含的壮语人文变迁

虽然是一档普通的区域新闻联播节目,其突破地区的界限以通用土语为纽带,形成极具边境特色的壮语电视媒体传播平台就是一种创新,不仅有利于信息交流,同时也是对南部壮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境内的壮语南部方言,分别有邕南、左江、德靖、砚广、文马等五个土语区,从东向西分布,从广西沿海直到云南的东南边陲。在这五个土语当中,其中有左江、德靖、砚广等三个土语是最典型的壮语南部方言,而有别于另外两个南壮的土语――词汇和壮语北部方言比较统一的邕南土语、以及在壮语所有土语当中音系变异最大的文马土语。这三个土语在发音、词汇以及语法习惯上,相对于壮语其他方言土语来说,与台语西南组语言(泰语、老挝语、傣语、掸语、阿含语等)比较接近,渊源关系非常明显,而与越南北部的岱-侬语基本一致,实质上是同一种语言。三个土语当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和越南的岱族和侬族自称一致。

《西德那天》所蕴含的壮语人文变迁

德靖土语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和那坡三个市县。此外,崇左市天等县在地理位置上是这三市县和左江区域的连接节点,因而在方言上也中和了两边的土语特点,其西部地区也使用德靖土语。

德靖土语内部基本一致,德靖土语跟左江土语和砚广土语比较接近,彼此勉强能通话;跟邕南土语的隆安县和北部方言右江土语的平果、田东、田阳和百色等县(市)的差别稍大一些,彼此通话略有困难;跟北部方言其他土语差别较大,彼此难以通话。德靖土语所属三个县尤其是靖西和德保两个县不仅壮族人口比例高,壮语的使用频率也高,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均以使用壮语为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般使用壮、汉双语,而以使用壮语为主。而那坡县县城虽然大多讲桂柳话,可东南部特别是靠近靖西的乡镇都使用德靖土话。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西德那天》展现了传统方言优势和魅力的同时,也让我们透过德靖土语所处的南部壮语向西延展地带,仿佛触摸到古代壮族先辈从广西沿海到云南东南部的艰辛迁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