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籤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會迅速變硬。冰糖葫蘆除了傳統的山楂冰糖葫蘆外,根據製作原料的不同還有草莓冰糖葫蘆,香蕉冰糖葫蘆,桔子冰糖葫蘆,蜜棗冰糖葫蘆等。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連環畫又稱連環圖畫 、連環圖、小人書、小書、公仔書等。連環畫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在宋朝印刷術普及後最終成型。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這一形式題材廣泛,內容多樣,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通俗讀物。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在連環畫繁榮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娛樂生活相對簡單,連環畫寓教於樂的方式成為許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重要的讀物。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南方各地的工藝竹編勃勃興起。竹編技法和編織圖案得到完善,彙集起來已經由150餘種編織法。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紡車是採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旋轉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線或紗的設備。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手搖紡車據推測約出現在戰國時期,也稱軠車、緯車和繀車。常見由木架、錠子、繩輪和手柄4部分組成,另有一種錠子裝在繩輪上的手搖多錠紡車。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鐵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他們以鐵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鐵錘打造出各式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來養家餬口。一個鐵匠一般會帶一到兩個學徒。

江蘇記憶1982年,街拍生活中的人們

學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鐵匠大出五六倍的大鐵錘,幫助鐵匠把用來製作工具的被爐火燒熟了的鐵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狀,在最後工具成形階段就沒有學徒的活了。【江蘇生活,1982年。攝影:菲利普·科茲洛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